上班坐著、吃飯坐著、看電視坐著、打游戲坐著,睜眼第一件事摸摸手機在哪兒,上班看手機、下班玩手機,年紀輕輕腰酸背疼、肩頸酸痛……“久坐”和“低頭”對身體的損害遠不止于此。到底坐多久算是久坐?哪些方法能將傷害減少?一起來看看吧!
多久算是久坐?一般認為,一周在清醒狀態下坐姿超過5天,每天大于8小時,或持續2小時沒有起身活動和改變坐姿,即可視為久坐。
那么,久坐有哪些危害?
久坐會使血液循環減弱,引起腦供血不足,日久甚至會使心臟機能減退,引起心肌萎縮,出現頭暈、心慌、心悸等不適癥狀。
由于血液循環減緩,容易發生瘀阻,導致血栓發生,尤其對于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久坐是誘發心肌梗塞和腦血栓的一個重要因素。
心肺相連,心臟供血不足,肺臟也會受牽連,心肺功能下降,易加重心臟疾病、肺系統疾病的病情。
“久坐則血滯于四肢肌肉”從而導致氣血不運行,肌肉松弛乏力。長時間久坐會導致頸肩腰背僵硬、酸脹疼痛、頸椎病、俯仰轉身困難。而長時間不良坐姿又會引起脊柱持續向前彎曲,形成駝背。
由于骨盆和骶骨關節長時間負重,影響腹部和下肢血液循環,也易誘發便秘、痔瘡、關節退化,還會導致下肢麻木及下肢靜脈曲張等癥狀。
久坐會引起腸胃蠕動減慢、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減少,出現食欲不振等癥狀,加重腹脹、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癥狀。
久坐會導致人體代謝水平減慢,易致肥胖、高血脂等,進而導致胰腺的反應變慢,甚至增加2型糖尿病的風險。
所謂“動則不衰”,如果您是“久坐族”,或是有“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的習慣,請及時糾正。
頭頸:肩膀放松,雙眼目視前方,視線與電腦頂端或顯示屏的上1/3處保持平行。
手臂:在使用鍵盤鼠標時,手、手腕、前臂最好呈一條直線,肘部自然彎曲,置于身體兩側。
背部:后背挺直,臀部應該能接觸到椅背,可在靠背下方放個小靠枕,讓下背部保持一種自然的“C字型”曲線。
腿部:腿部和腰部成直角,少蹺二郎腿,身體重心均勻地放在坐骨上,大腿大致平行于地面,膝蓋可稍低于臀部。
雙腳:雙腳平放在地面上,如果兩腳夠不到地面,可以放個鞋盒、幾本書墊在腳下,使踝關節自然呈直角。
同一姿勢不變,就相當于持續負重,腰部肌肉、筋膜及韌帶持續性牽拉,肌肉小血管受壓、供氧不足,會產生乳酸等導致疼痛的物質。
乳酸等物質會引發肌肉、筋膜及韌帶的炎癥、粘連,如此反復,引起組織變性,就會導致腰肌勞損。年輕人得腰肌勞損主要由于姿勢不良。
久坐久站的人群是該疾病的高發群體。久坐比久站還要折磨腰。打個比方,如果以人站直時腰部負重作為標準,坐位時的負重相當于站位的1.4倍;坐位前傾,相當于站位的1.85倍。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腰肌勞損?記住自我診斷五要點:
部位在腰的兩側或者腰低部;
久坐后加重;
往往彎腰后加重,伸懶腰或按摩后減輕;
沒有下肢神經放射痛、小腿麻木等情況。
如遇腰肌勞損發作,有三個止疼辦法:
一,多平躺休息。注意:是仰面平躺,不是側臥!仰躺時腰部負重最小。腰不好的人建議選硬板床或硬床墊。
二,盡量不活動,實在需要活動,建議佩戴腰托,以減輕腰椎負重。腰托一般持續佩戴時間不超過1個月,臥床時不要佩戴。
三,外用膏藥、熱敷和按摩都能改善腰肌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注意:按摩一定得具備專業資質的理療師才安全,切忌過度用力推拿。
此外,防止復發腰肌勞損復發,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三點:
一,多做功能鍛煉。一能緩解肌肉和韌帶緊張,二能訓練腰部力量。
二,腰肌勞損患者的疼痛常與天氣變化、受冷有關,要防止腰部受寒受風。
三,盡量避免提重物等容易加重腰痛的動作。
久坐的打工人,容易出現腰酸背疼,還有肩頸不適。長期久坐容易導致頸椎病,而低頭玩手機同樣是重要誘因。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21年公布的數據,我國手機網民達9.86億,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6.2個小時,大約每天4小時。也就是說,每天醒著的16個小時,我們大概有1/4的時間沉浸在手機里。
長時間玩手機,正慢慢改變你的顏值和身體。
手機過大(相對手掌的大小),玩手機時拇指需要長時間外展,整個手掌也會持續發力,時間長了易引起手腕勞損,誘發腱鞘炎,出現手指、手腕酸痛和痙攣等。
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容易導致視力模糊、干眼癥。
脖子有一個略向前傾的生理弧度,總低頭容易使頸椎變直,還會讓頸部前后的肌肉過度屈伸。
身體直立時,普通成年人的腦袋平均重量為5公斤;而玩手機時,低頭角度約為60度,頸椎間盤承受的壓力達27公斤,相當于一個7歲兒童的體重。
低頭玩手機時,脖子承受的壓力比平常要大,而脖子的肌肉是垂直生長的,低頭會縮短脖子肌肉,加速表皮細胞的衰老。
長時間躺著、趴著玩手機,這兩個姿勢會增加腰椎和肩膀負擔,誘發肩膀痛、椎間盤突出等。可以通過適當的穴位按摩來緩解不適癥狀:
落枕穴。落枕穴位于手背上,在中指和食指相對的掌骨之間,兩指骨盡頭起,向外一拇指寬處。用拇指的指尖由輕及重揉按 “落枕穴”,保持5-10分鐘,同時活動被按手的手指,以加強穴位的指壓感覺。左右手可交替按摩。按摩此穴位能明顯緩解落枕的疼痛,還能預防頸椎病、手臂疼痛、胃痛。
風池穴。風池穴在頭額后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五指張開,拇指放在風池穴,其它四指扶在枕部,頭微微往后仰,覺得風池穴有酸脹感后,先頭向左上方看,右手拇指保持不變,停5秒;反方向再做1次。按摩此穴能緩解頸部酸痛、眼睛疲勞、失眠等癥狀。
此外,還可以換個姿勢減輕危害,比如來試試“奧特曼手勢”。脖子放松,將手機舉起,放到與視線水平的位置上。然后左手支撐右手,以便更舒服地握住手機(如果習慣,雙手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