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當初不合種相思

在中國歷史、或更確切說,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兩對特點非常相似的姐妹花,她們的家庭出身、成長經歷、人生歸宿,乃至于她們的姓氏名號等等皆無從考證,但她們如詩如畫的殊色秀容和綽約風采,的確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不僅在當時為人傾倒,在隨后的歲月里,更是被歷代文人反復吟唱謳歌。她們模糊而神秘的身世經歷,成為歷代文人津津樂道、爭論不休的話題,她們與男主人公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被演繹成浪漫的化身,充滿了文學色彩,令人遐想無限、浮想聯翩。這兩對神秘的姐妹,一對是西晉王獻之時代的桃葉桃根,一對是本文的女主人公紅萼綠萼。
 
 
一、姜夔的合肥情人是叫紅萼綠萼嗎?
姜夔的合肥情人到底姓甚名誰,家庭背景如何,包括兩人的身世歸宿等等,即便是研究姜夔的資深專家夏承燾先生,恐怕也很難說清楚。至少在筆者所掌握的資料中,姜夔并沒有在他的詩文中直白他這對年輕漂亮的女友名叫紅萼綠萼,紅萼綠萼應該只是后世文人給這對情人安上的兩個符號。為什么叫做紅萼綠萼而不是紅葉綠葉,很有可能是因為紅萼綠萼在姜夔詞中多次出現的緣故。如《一萼紅》:
 
丙午人日,予客長沙別駕之觀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負古垣,有盧橘幽篁,一徑深曲。穿徑而南,官梅數十株,如椒、如菽,或紅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蒼苔細石間,野興橫生,亟命駕登定王臺,亂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與。興盡悲來,醉吟成調。
古城陰,有官梅幾許,紅萼未宜簪。池面冰膠,墻腰雪老,云意還又沉沉。翠藤共閑穿徑竹,漸笑語驚起臥沙禽。野老林泉,故王臺榭,呼喚登臨。
南去北來何事,蕩湘云楚水,目極傷心。朱戶黏雞,金盤簇燕,空嘆時序侵尋。記曾共西樓雅集,想垂柳還裊萬絲金。待得歸鞍到時,只怕春深。
 
又如《長亭怨慢》:
予頗喜自制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后協以律,故前后闋多不同。桓大司馬云,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語予深愛之。
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綠深門戶。遠浦縈回,暮帆零亂向何許。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見,只見亂山無數。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算空有并刀,難剪離愁千縷。

   前一首中,紅萼本指紅梅花萼才剛初放,尚不能插到發髻上。第二首詞中的紅萼或說紅梅,分明就是情人的代指了。

關于綠萼的出處,只查到姜夔的一首《卜算子•綠萼更橫枝》:
 
綠萼更橫枝,多少梅花樣。
惆悵西村一塢春,開遍無人賞。
細草藉金輿,歲歲長吟想。
枝上么禽一兩聲,猶似宮娥唱。
 
姜夔有一對合肥姐妹情人是真,至于是叫紅萼綠萼還是紅葉綠葉,似乎關系不大。
二、憑什么說姜夔的合肥情人是一對姐妹?
研究姜夔的后人假設姜夔的情人之一為紅萼,而紅萼的妹妹姑且就稱之綠萼了。怎么斷定姜夔的情人是一對姐妹呢?還是姜夔的詩詞給出了答案。姜夔的一首《琵琶仙》這樣寫道:
 
《吳都賦》云:“戶藏煙浦,家具畫船。”唯吳興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過也。己酉歲,予與蕭時父載酒南郭,感遇成歌。
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春漸遠,汀洲自綠,更添了幾聲啼鴂。十里揚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說。
又還是宮燭分煙,奈愁里匆匆換時節。都把一襟芳思,與空階榆莢。千萬縷藏鴉細柳,為玉尊起舞回雪。想見西出陽關,故人初別。
 
姜夔與友人在湖州春游,迎面而來的畫船上,有一對姐妹竟似他朝夕相思的合肥情人。“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一晃而過的鏡頭,容顏眉目還真的有幾分相似呢。第二首《解連環》云:
 
玉鞭重倚,卻沉吟未上,又縈離思。為大喬能撥春風,小喬妙移箏,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攜羽扇,那日隔簾,半面曾記。
西窗夜涼雨霽,嘆幽歡未足,何事輕棄。問后約空指薔薇,算如此溪山,甚時重至。水驛燈昏,又見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來皓月,照伊自睡。
從這兩首詞中,研究姜夔的后世文人不僅推斷出姜夔的情人是一對楚楚動人的姐妹花,還推斷出姐妹倆皆有音樂才能,姐姐擅彈琵琶,(“能撥春風”。)妹妹擅彈箏,(“妙移箏”。)與同樣精通音律的姜夔可謂知音。也就是憑這兩首詞作,后人猜測紅萼綠萼的身份極有可能是勾欄賣笑的歌女或藝伎。當然,姐妹倆絕非水性揚花的風塵女子,從姜夔終其一生用情之苦之專之深來看,即便姐妹倆是一對賣藝為生的歌女,也定然是那種清純可人、天真爛漫、矜持自守、我見猶憐的歌女。在文人歌妓交往成風,泛愛現象普遍的宋代,姜夔對初戀情人的愛情如此專一,的確難能可貴。這也正是他和柳永、周邦彥等人不一樣的地方。
《解連環》作于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秋后姜夔離開合肥時。37歲的姜夔這年兩赴合肥,均未尋覓到姐妹倆的蹤跡,只留下一篇又一篇浸透了相思之淚的不朽詩篇。也是從這一年起,姜夔的詩詞中再無重游合肥的記載。
三,梅和柳為什么頻頻出現在姜夔懷念情人的詩詞中?
在姜夔所有懷念合肥情人的詩詞中,柳與梅反復出現,以至于后世研究姜夔詩詞的文人,竟把暗含合肥情事的梅柳意象當作判斷是否為合肥情詩的重要標志。眾所公認的合肥情詞中,如《小重山令》、《江梅引》、《鬲溪梅令》、《暗香》、《疏影》、《一萼紅》等,均含有“梅”的意象;而《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點絳唇》(月谷人歸)、《杏花天影》、《琵琶仙》、《浣溪紗》、《淡黃柳》、《長亭怨慢》等,則含有“柳”的意象。借詠景詠物來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在中國戀情詩詞中并不罕見,但如姜夔這般用情之深沉專注,似乎也不算多。后人的解釋是,姜夔大約在20至30歲之間旅居合肥時,在赤闌橋邊結識了一對青春活潑、色藝雙絕的姐妹,赤闌橋畔楊柳依依,裊裊婀娜,充滿了浪漫情調。姜夔在《凄涼犯》自序中曾說:“合肥巷陌皆種柳,秋風夕起騷騷然”。一首《淡黃柳》寫道:
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惟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惟有池塘自碧。
 
《送范仲訥往合肥三首》之二也說:
 
我家曾住赤欄橋,鄰里相過不寂寥。
君若到時秋已半,西風門巷柳蕭蕭。 


隨風輕揚的楊柳宛如合肥姐妹倆輕盈婀娜的腰肢,令姜夔無時能忘。與情人依依分手之時則為梅開時節。據姜夔研究專家、著名詞學家夏承燾考證:“白石客合肥,嘗屢來屢往,其最后之別在光宗紹熙二年辛亥,辛亥一年亦嘗數次往返,兩次離別皆在梅花時候。”(參見《姜白石詞編年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姜夔寫梅的代表作是他在范成大家的應景之作《疏影》、《暗香》。南宋末詞人張炎在其所著《詞源》中極盡贊美之辭:“詞之賦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
光宗紹熙二年(1191)范成大告老還鄉,姜夔應其所邀,前往吳縣(今蘇州)范村拜訪。時值冬天,賞梅游覽后,姜夔乘興創作出《暗香》、《疏影》兩曲。范成大捧詞贊不絕口。

                                      暗香  疏影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上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做工伎肄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暗香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疏影)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翠尊,翠綠的酒杯;紅萼,紅梅,又是合肥情人的代稱;千樹,宋代西湖孤山梅花成林。對酒澆愁,窗外無言的紅梅令我憶起那久久縈懷的往事,你我攜手同游,但見千樹萬枝的梅花倒影在西湖的寒光碧色中,現在又是梅花吹落的時候,我和你幾時才能相見呢?
“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客居他鄉,又是梅花盛開時節,時近傍晚,在籬笆的角落處,依稀是姜夔的合肥情人倚靠在籬笆上,默默無語、脈脈含情,風情萬千,思念無限。……
四、為什么說合肥情人成就了姜夔的文學地位?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人,(今江西波陽。)其生卒年月有爭議,一般認為他生于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左右,67歲卒于嘉定十四年(1221)。研究宋詞的學者們根據版本、品評、研究、歷代詞選、當代詞選等多項指標給宋代詞人排名,列前10位的依次為辛棄疾、蘇軾、周邦彥、姜夔、秦觀、柳永、歐陽修、吳文英、李清照、晏幾道。宋代文壇群星閃耀,并不為今人熟悉的姜夔竟列第四,著實令人刮目相看。
 今人對姜夔的熟悉程度遠不及李清照、歐陽修等,不識“夔”字者也大有人在。但實際上姜夔在世時已有很高的知名度,“東南人士無不傾慕于夔,夔之名殆滿于天下”。(見明張羽《白石道人傳》。):“尤蕭范陸四詩翁,此后誰當第一功?新拜南湖為上將,更推白石作先鋒”。(楊萬里詩。“尤蕭范陸”,即尤袤、蕭德藻、范成大、陸游;楊萬里因其詩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各,稱“中興四大家”。)
是誰成就了姜夔在中國文學史上如此顯赫的地位?
首先應承認姜夔的文學天賦和苦修,另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就是他的合肥情人。姜夔總計留給后人的詩詞,詩約180多首,詞 84首,按夏承燾先生的說法,84首詞作中可以認定的懷情之作,約占三分之一略多,這些作品飽含著姜夔的相思之苦,用情最深,皆屬傳世名篇。(只有藝術的感染力才能永垂不朽。)
心理學家認為,熱戀中的男女情緒亢奮,精力是平常人的三倍,因熱戀迸發出的激情和才情遠非常人可比。多情善感是詩人必備的氣質。文學與戀愛始終是互為表里的。戀愛的激情一旦融入作家或詩人的血液,就會迸發出無盡的才情,創作出不朽的名篇。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小仲馬的《茶花女》是如此,姜夔則是南宋詩人群中最典型的例子。正如杜偉偉、姜劍云在《姜夔集》前言中所說:
 就姜夔一生文學事業的當數其帶有梅花意象的懷人詞、戀情詞。二十年對合肥情人的憶戀為中國文學寶庫留下了熠熠生輝的財富,同時見證了姜夔執著不渝的愛情。”
“然而如何路不同,曾同行寒夜雪中。”“然而如從未相逢,來年回頭夢更空。”(張學友《最痛》歌詞。)若沒有這段刻骨銘心的痛苦思念,后世誰知有姜夔!(喜歡合肥這座城市,是因為城里有著屬于自己的回憶,有自己鐘愛的情人。戀愛著的人們,說什么也要去合肥城南的赤闌橋邊遛跶遛跶。)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上面這首《鷓鴣天•元夕有所夢》作于1197年元宵之夜,當時姜夔已43歲,根據夏承燾先生的考證,如果姜夔與這對合肥姐妹花相遇是在20左右,則這段令姜夔寢食難安、無時能忘的相思之苦,已經折磨了詩人20多年。
可以想象,20出頭的姜夔在合肥赤闌橋畔初識結紅萼綠萼時,姐妹倆最多不過十七八歲。如果姐妹倆真的是一對勾欄歌女,姜夔很有可能是在那種場合與之相識的。三人皆處在精力旺盛、天真多夢、稚氣未脫的青春歲月,共同的音樂愛好和異性相吸的天性使三位年輕人走到一起,三人一起泛舟湖上,切磋詞曲,引吭高歌,談情說愛,進而心中漸生愛慕,乃至山盟海誓。當時的姜夔功不成名不就,根本不具備談婚論嫁的資格。估計是為姐妹倆花完了不多的積蓄之后,即依依難舍地揮淚而去。
姜夔14歲時死了父親,依靠在漢陽已出嫁的姐姐維持生計。期盼滿腹才情的弟弟將來有大出息的姐姐,當然是絕不肯讓弟弟娶一對勾欄賣唱女的。父親去世后,姜夔的生活來源日漸拮據,縱然他在文壇上才氣漸顯,也并沒能給他換回幾袋大米,仍然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流浪游俠生活。看上他才氣的大詩人蕭德藻見他已老大不小,四處漂泊,遂好心地把純樸善良的侄女白送似的嫁給了他。這樣他再到合肥與紅萼綠萼見面時,心底里就不可能再像從前了無牽掛了。他必須考慮:把合肥情人娶到家里后,三者的關系怎么相處?自己有能力養活這三個女人嗎?
家在何處?一個連自己也要倚仗別人接濟度日的清客,首先必須面對油鹽醬醋的殘酷現實。合肥情人并沒有一個“田池射獵之樂,擬于人君”的卓王孫似的爸爸,(否則姐妹倆也不至于流浪于勾欄瓦肆賣唱為生了。)所以,除了千里迢迢來合肥暫解相思之渴,更多時候仍處在“一種相思、兩處情愁”、抬頭望明月,低頭淚婆娑”的尷尬情境。青春易逝,既不能長相廝守,人家便不能干等你一輩子,(況且鐘情和覬覦這對美眉的人絕不會少。)苦等了十多年后,一對合肥姐妹終于從姜夔視線里消失了。也許是嫁人,也許是有意回避,反正是沒有正式通知他。滿腹情愁的姜夔幾次遠行合肥,在從前三人相聚的地方四處打探。赤闌橋邊,楊柳叢中,湖船蕩漾的粼粼波光里,只留下他瘦削僵直的身影、模糊無助的淚眼、沉甸甸的思念和不朽的詩篇……(交通信息不便,平添出幾多類似姜夔與合肥情人的情感波折及侯方域與李香君似的情愛悲劇,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這些曲折經歷的基礎已蕩然無存。)


據說“紅袖添香夜讀書”和“小紅低唱我吹簫”兩句,是最令天下浪漫文人傾慕向往的境界。“紅袖添香”出自清代女詩人席佩蘭筆下“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等詩句,“小紅低唱我吹簫”則出自姜夔筆下《過垂虹》一詩,記述的是姜夔與他生命中的另一個紅粉知己小紅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光宗紹熙二年冬,姜夔在吳縣范成大故居游園賞梅,乘興創作了《暗香》、《疏影》二詞。范成大捧讀數遍,愛不釋手,當即催姜夔譜寫新曲,令家中最為清麗可人、歌唱才華第一的侍妾小紅“肄習之”。
姜夔的懷情詞作以委婉含蓄、清空騷雅著稱,大家在交口稱贊之余,卻不能斷定詞中到底寫的是誰?因為他十分珍視紅萼綠萼的清名,詩中更深藏著對朝廷和皇帝的失望。姜夔將真情埋得很深,眾人很難猜透,然而,范成大最鐘愛的歌伎小紅卻心有靈犀,把這兩首詞唱得感人肺腑,美若梵音,令姜夔尤其震驚。更令姜夔詫異的是小紅的模樣竟與紅萼有幾分相像,姜夔不由得多看了幾眼。小紅仰慕姜夔的才華和人品,也對他脈脈含情,頻送秋波。范成大看在眼里,當即將小紅慷慨地贈給了姜夔。于是,令后世無數文人無限向往,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意境最美的一段畫面,出現在姜夔攜小紅返鄉途中。
姜夔因新詞偶得佳人,哪敢在范成大家中久住?(怕他反悔?)冬天尚未結束,就辭別范翁匆匆上路了。(回吳興,今浙江湖州。)一路上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客船行至吳中垂虹橋時,雪越下越大,身材與小紅同樣單薄的姜夔竟也有點扛不住,凍得直打哆嗦。此時姜夔忽發靈感,他讓小紅低聲吟唱他新譜的曲子,他則倚艙吹起了洞簫。客船在細浪推涌的長湖中緩緩前行,漫天雪花飛舞,低廽輕揚,小紅清亮的歌聲和著姜夔悠揚的簫聲,在天地相接的白色世界里和著漫天雪花隨意飄揚。物我兩忘、全身心投入演唱和吹奏的小紅、姜夔暫時忘卻了寒冷,感覺到人生的無比快樂。神奇的音樂使一對志趣相投的知音愛人心頭平添暖意,將他們安全送達湖州。姜夔以一首絕句《過垂虹》記載了這次難忘的旅行: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一個如此幽默,富有生活情趣和同情心的人,翻遍他的詩詞,卻找不到一句像蘇東坡贊美妻子王弗、潤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三子如一,愛出于天”那樣的詩句。通篇詩詞中,只有一句“梅花閑伴老來身”,人們推論是涉及他老婆的詩句,意思是只有老來的時候才是伴侶。(正章寶鑒:嫁給不愛自己的詩人,是天下女人最大的悲哀。)
在姜夔的生命歷程中,紅萼綠萼是他心中永遠的痛。令他吃不香、睡難安、依依不舍、用情最重、反復歌詠、心無旁騖。有人寬容地為姜夔辯解說:失去的才是最寶貴的,所以姜夔寫合肥情人的詩多,寫妻子的詩自然少。“梅花閑伴老來身”,老來梅花為伴,伴他的是妻子,妻子也似梅花,也很美。此外姜夔寫孩子的詩詞也不多,這不代表他就不愛他的兒女們。“只有乘肩小女隨”,把女兒扛在肩膀上看燈,也很有情趣;“老魚吹浪”大概也是從孩子嘴里學來的話。姜夔對他的老婆,也許正如王朔所說的那樣,好比左手握右手,沒什么感覺,但要把哪只手擰下來,姜夔定然還會有扯心扯肝的痛。
 
人間離別易多時。見梅枝,忽相思。幾度小窗幽夢手同攜。今夜夢中無覓處,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濕紅恨墨淺封題。寶箏空、無雁飛。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暉。舊約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罷淮南春草賦,又萋萋。漂零客、淚滿衣。(《江梅引》)

綠楊巷陌秋風起,邊城一片離索。馬嘶漸遠,人歸甚處,戍樓吹角。情懷正惡,更衰草寒煙淡薄。似當時將軍部曲,迤邐度沙漠。
追念西湖上,小舫攜歌,晚花行樂。舊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紅落。漫寫羊裙,等新雁來時系著。怕匆匆,不肯寄與,誤后約。(《凄涼犯》)
默默誦讀姜夔的這些浸漫著愛情思念的詩句,感受詩人沉重的思戀情懷,仿佛聆聽到詩人的心跳和輕輕的嘆息。姜夔對合肥的紅萼和綠萼的愛是那樣執著專一,盡管一生奔波,四海漂泊,寄人籬下,居無定所,他卻未能一時放下他的思念,他的情愛如此熾熱卻又充滿克制,便是那無語東流的滾滾淝水,也承載不住詩人的思念無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南宋詞人姜夔因作品獲贈美人
暗香疏影
【宋代詞人列傳】—姜夔
一段簫聲,幾處暗香
宋詞筆記(2):江湖的悲哀
南宋詞人姜夔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北海市| 顺义区| 吴忠市| 榆林市| 德兴市| 南阳市| 宜兴市| 旺苍县| 尼木县| 思茅市| 建平县| 江川县| 新安县| 读书| 当阳市| 化隆| 亳州市| 田林县| 广宗县| 瑞昌市| 肇庆市| 乌鲁木齐县| 淮滨县| 子洲县| 晴隆县| 台中县| 柯坪县| 乌鲁木齐县| 沙雅县| 南华县| 元谋县| 三台县| 德昌县| 洪雅县| 资中县| 巨野县| 南雄市| 南部县| 莱西市| 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