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漸進性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為多因素,一般認為,遺傳因素約占40%,環境因素約占60%,所以高血壓是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我國采用WHO建議的統一血壓分類標準,正常成人安靜時血壓經常高于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高于90 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
一、高血壓的飲食和藥物治療原則
國際公認的高血壓病發病危險因素是超重,高鹽飲食及中度以上飲酒。所以首先,要改善生活行為,減輕體重,減少熱量,膳食平衡,適量運動。減少鈉鹽的攝入,北方地區每人每人食鹽攝入量為6g,南方地區控制在6g以下。
二、遵照降壓藥物的治療原則
1,自最小有效劑量開始,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如果降壓有效果但是血壓控制仍不理想,可視情況逐漸加量以獲得最佳的療效。
2,強烈推薦使用每日1次,24小時有效的長效降壓藥,以保證一天24小時內穩定的降壓,這樣有助于防止靶器官的損害,并能防止從夜間較低血壓到清晨血壓突然升高導致的猝死,腦卒中和心臟病發作。這類制劑還可以大大增加治療的依從性,便于患者堅持規律性 。
3,單一藥物療效不佳時,不宜過多增加單數藥物的劑量,而應及早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合治療,有助于提高降壓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應。
4,判斷某一種或者某幾種降壓藥是否有效以及是否需要更改治療方案時,應充分考慮該藥達到最大療效所需的時間。在藥物發揮最大效果前,過于頻繁的改變治療方案是不合理的。
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一旦確診后要進行終身治療,把血壓控制在理想范圍內,才能和健康人一樣享受生活。最要明確的是,血壓下降是降壓藥的效果,而不是高血壓病本身痊愈了。終身病要終身治。
只有下面三種情況的病人才可以停藥:
1,通過治療血壓控制得十分滿意,且治療時間較短(5年以內)者,停藥一年仍無復發則可以停藥。
2,高血壓升高幅度不大,收縮壓低于145,舒張壓低于85,且無冠心病,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可停藥。
3,已查明“病根”的癥狀性高血壓,如腎動脈狹窄,甲亢及β胰島細胞瘤的患者,當原發病治愈后可停用降壓藥。以上情況也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千萬不要急于求成,草率停藥。
三、高血壓病人最容易出現的錯誤行為:矯枉過正!
服用降壓藥,是為了把血壓維持在一個合適的水平上,千萬不能把血壓降到低至正常,原因:一是為了保證腦的血液供應量。二是為了防止腦血栓的形成。血壓的突然下降,腦循環的血流量會隨之減少,血壓雖然下降了,但是患者會因為腦缺血缺氧而眩暈的厲害。經研究證實,經常服用降壓藥的人,眩暈多半是降壓過度造成的。
出現這種情況,患者可以放低體位,或者躺下緩解,很快就可恢復。所以服用降壓藥千萬不能矯枉過正,應利用藥物把血壓維持在一個合適的水平。
高血壓,這樣運動降壓效果=吃降壓藥
新人關注“蛙鳴健康”微信,回復:頭條,領紅包
很多隱形高血壓人群剛開始并不知道自己是潛在的患者,往往都是無意中發現,然后才確診為高血壓,此時可能已經是30-35歲了,這時候運動還有效嗎?
運動為何降血壓?
規律運動首先能減輕體重,而肥胖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通過運動,可以使收縮壓降低4-9mmHg(蛙鳴健康-家庭圈血壓測量結果就有相關建議),這效果幾乎同某些降壓藥的效果差不多。若處于正常及理想血壓,運動可幫你維持健康狀態。
高血壓運動處方
只需每天抽點時間運動就會對血壓控制起到很好的作用。
快走或慢跑最實用
對于剛開始運動的人,推薦有氧運動。較長時間低強度的運動,像快走、慢跑、瑜伽、慢自行車、慢速游泳、舞蹈、團操等都是有氧運動;最為實用的是快走或慢跑,還有蛙鳴健康分享的歐美風靡的超慢跑。但慢悠悠的散步,運動量達不到控制血壓的要求,故還是以快走為主。
力量訓練
無氧運動主要是一些力量訓練,像舉重、杠鈴等。力量訓練時,血壓會暫時升高,升高的程度取決于負重的大小,但高血壓者不是要完全排斥。
柔韌太極舒緩壓力
像太極拳、瑜伽、普拉提等,可以提高肌肉和韌帶的柔韌性,降低運動的創傷危險,重要的是有助于舒緩心理壓力,對高血壓人群格外有益。
在規律運動的基礎上控制良好的高血壓患者,可以在專業指導下,逐步增加重量訓練。但記住,一定是在血壓控制穩定,同時有專業人士指導情況下進行,避免發生意外。
如何判斷合適的運動量
美國心臟病協會推薦的運動量為:總計不低于 150 分鐘/周,即兩個半小時的中等運動強度的運動;或總計 75 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中等和高強度相互結合都可以。一周內,盡可能保持每天有至少總計 30 分鐘的有氧運動。
可根據心率來衡量自己運動的強度,一般最大心率(220 - 年齡)的 75% - 80% 即可?;蛞宰约旱母惺?,即“運動過程中還能和人交談,但不吃力”。
量力而行,安全第一
1. 依據醫學建議制定計劃
高血壓伴有以下情況,需咨詢醫生意見:
體重超重或肥胖;
患有心肺的急慢性疾病;
走路時有胸部不適或頭暈等癥狀;
近親屬有 55 歲之前患心臟??;
服用其他藥物;
吸煙;
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不確定。
2. 避開兩個血壓高峰
運動時間上盡量避開兩個血壓高峰,一個是醒來后的頭幾個小時(清晨 6 - 9 點),另外是下午 4 - 6 點。尤其是早晨的一個高峰時段,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最高的時候,尤其需要避免。你可以在一天中多個時間點監測血壓情況,選擇自己合適的時間段運動。規律測量是控制血壓的前提。
3. 適度控制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要適當,每個運動強度維持數天或 1 - 2 周后再逐漸增加運動強度。整個運動過程呼吸要自然輕松,尤其是重量訓練不可以憋氣,憋氣會導致血壓驟升。
4. 監測血壓
運動前測量血壓,避免血壓過高情況下運動,運動后至少 1 小時再監測血壓變化。
5. 注意預防運動損傷
運動前要熱身,運動后要有放松運動,用正確的姿勢以免發生損傷。
6. 發生意外及時中止運動
運動過程中如果出現“胸痛或胸悶,頭暈或暈倒,胳膊或下頜痛、明顯的氣喘、心跳不齊、過度的疲勞?!钡惹闆r,須及時中止運動,并就近及時尋求醫生幫助。
可運動降壓人群
臨界高血壓病;
一級和二級高血壓?。?/p>
部分病情穩定的三期高血壓病患者。
不能用運動降壓的患者
三期不穩定的高血壓病患者;
出現嚴重并發癥的高血壓患者;
出現降壓藥不良反應未能控制的高血壓病患者;
運動中血壓過度增高的患者。
高血壓患者開始運動時不要貪多貪快,可選擇慢跑或者快走,養成習慣后,再逐漸增加運動方式或運動時間。只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堅持運動,才能保持血壓的穩定。如果停止運動兩周,體力就會開始下降;停止數月后,運動對血壓的控制效果也會隨之消失。所以,即使30歲,35歲發現高血壓,一樣運動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