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就是指包括心臟、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相關的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數仍然居于各種死因首位。
心血管疾病大多在早期或中期就存在血管病理改變和臟器功能障礙,可臨床表現卻不明顯,不易引起重視,直到血栓、惡性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可為時已晚。因此,隱匿性心血管病變患者風險要比有癥狀的心血管病患者大得多。
1隱匿性冠心病
冠心病的早期和中期大多是沒有征兆的。常規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檢查發現,2/3慢性冠心病在心肌缺血發作時并沒有胸痛、胸悶、氣急等癥狀,只在平板運動試驗、放射性核素、CT、MRI或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時才會發現心肌缺血或冠狀動脈狹窄。
絕大多數患者并沒有做這些檢查的意識,猝死的概率便增加了許多。還有一種情況,部分腦卒中、外周血管血栓癥、糖尿病患者,因受年齡、痛閾降低、耐受性改變等影響,對心肌缺血反應遲鈍,不易感覺到因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等因素增加心肌耗氧而誘發心絞痛。
2隱匿性惡性心律失常
隱匿性惡性心律失常是發生心臟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其在不知不覺中突然發生,且搶救成活率很低。這種嚴重的心律失常往往經歷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室顫、心臟停搏的過程。此外, Burugada綜合征、長QT綜合癥、早期復極綜合征等也可能發生無聲的惡性心律失常。
3隱匿性高血壓
隱匿性高血壓的發病人群較廣泛,其發病率一般在 7.7%~24%之間。很多高血壓患者已經逐漸耐受持續高壓狀態,并未發覺身體有任何不適癥狀,或偶有輕度頭痛頭暈而已。很多患者直到心腦腎等靶器官嚴重受損時才會出現癥狀。
有研究表明,三分之二高血壓患者伴有腎臟損害;在所有腎臟病變中,三分之一歸因于高血壓。悄無聲息的高血壓之所以可怕是因為患者不能及時治療,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可能發生腦出血、腦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意外。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心內科徐東進主任最后提醒大家,隱匿性心血管病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平時一定不要大意,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