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說:“不要依賴任何人,在黑夜里你的影子都會離開你。”
雖然我們迷戀抱團取暖、熱熱鬧鬧的生活,但也必須明白人生的真相,那就是楊絳所說的人生實苦。所謂苦,叔本華給出了深刻而冷酷的解釋,人要么痛苦,要么無聊。如果有第三種狀態,那大約就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夾雜的零碎的若隱若現的快樂。這種快樂,如果來自于某種人際關系,來自于友情、親情、愛情或者任何一種人類情感,都難免暗中標好了價格,一份快樂必將夾雜著一份煩惱或者痛苦。
蔡康永說:“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過于熱情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系的方法。” 冷淡看上去是一種消極的態度,但何嘗不是一種避免受傷的自我保護。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話是人際交往的最高智慧。人和人之間的情感與聯系永遠是難以琢磨和把握的,任何技巧,換位思考,試圖理解別人或者被理解,都不可能最終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面對瞬息萬變的人類情緒,我們只能霧里開花,討好、迎合、努力不拒絕,做個別人心目中的好人,即便暫時達到了目的,成為一個好人緣的人,但最終會消耗掉寶貴的精神能量,因為沒有做真實的自己,所以得來的一切都是虛假的、無趣的,而且常常騎虎難下,只能一直虛偽下去,那樣的人生是可悲的。
與其我們沉浸于變幻莫測的人際關系煩惱的漩渦中,不如從這些漩渦里跳出來,做真實的自己,徹底鏟除這些煩惱的根源:不恰當的期待,不必要的猜疑,害怕失去,嫉妒以及仇恨。即便開始是痛苦的,失落的,會得罪一些不想得罪的人,會失去一些不想失去的機會,但這種過濾卻是人生的必修課,過濾掉虛無的情誼,才會看到真正的情感,放棄了不屬于自己的機會,才會找到專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做真實的自己,一切隨緣,不必太在意別人的喜怒哀樂,也沒有人真的在意你的喜怒哀樂。人活著的最高境界就是真正地認識自己,用心做自己能做的事,所以不要強求任何人,也不要強求自己,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最好的,只要是命運安排好的,那就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