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張家界——《阿凡達》潘多拉星的取景地,處處是天工鬼斧的神奇


文中照片均為“黑白的觸動”作者所攝,版權所有,未經允許,嚴禁盜用!



前言

俗話說“看山張家界,看水九寨溝”。小時候去過九寨溝,五光十色的水確實很好看,那么跟九寨溝并列的張家界,應該也會讓人驚艷吧,九月下旬去張家界的路上,我如此期待。

讓我期待的,還有高懸在天梯上的天門洞和出現在《阿凡達》中的懸浮山,在視頻和電影中,極限運動員翼裝滑翔,俯瞰峰林,穿越石洞,驚險壯美;未來飛船和異域巨人在懸浮石柱間穿梭戰斗,巍峨神秘......

(下圖來自網絡)


當我身臨其境的時候,張家界遠遠超過了我的期待:除了翼裝飛行,九十九道急彎彎彎相扣的通天大道穿云而上,凌空千米高懸崖壁的玻璃棧道與云為伴,云中漂移和云上漫步,是普通人也能體驗的驚險;地球上少見的萬千石柱不僅提供了異星文明的靈感,還孕育了古老神秘的湘西文化(如趕尸、巫蠱等)和至今未解的自然奇觀(如天門翻水、鬼谷顯影等)......


具體有哪些精彩的見聞,我們這就走進張家界看看。



天門山

九寨溝不是一湖水,張家界也不是一座山,而是位于湖南西北的一座地級市,這里以前叫“大庸市”,但因為1982年在此建立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名聲太大,后來就改成“張家界”,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因旅游而建立的城市。

之所以叫“張家界”,一說是明朝時永定衛大庸所指揮使張萬聰的第六代孫張再弘被賜團官,設衙署于此,這一帶成為張氏世襲領地,被稱為“張家界”。另一種說法是,西漢留侯張良曾在此隱居,終老后葬在水繞四門,因而很久以前這里就叫張家界了。

張家界的山景遍布市區和郊外,屬于盤踞在湖北、湖南、重慶、貴州交界地帶的武陵山脈,眾多的景區中有兩處最為有名,一處是位于武陵源區的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上文的“水繞四門”就在這里,另一處是天門洞開奇觀所在——永定區的天門山。

張家界之旅,就從天門山開始吧。


天門山古稱“云夢山”,是最早被載入史冊的名山。我以為“云夢”是古人浪漫的想象,上山的過程中才發現云夢就是眼前的景觀。

上山有兩種方式,乘大巴或坐索道,不論哪種方式,都有騰云駕霧、如夢似幻的體驗。

乘大巴所走的是通天大道,又叫“九曲天路”,此路總長不過10公里,卻暗藏99處驚險急彎,海拔從200米迅速提升至1300米,此消彼長的急彎之間峻急陡升,猶如一條盤臥在山間叢林的巨蟒。


能在這條天路上攀援而上的司機都是專業過硬、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乘客眼中,窗外的絕壁千仞和空谷幽深在迅速左右變換,似在懸崖邊芭蕾,但車就黏在狹窄的公路上,千鈞一發卻萬無一失,別提有多刺激了。


當漸漸習慣急擺、信任司機,就可以一邊享受過彎的爽快,一邊欣賞山谷的美景,時而穿云踏霧,時而青翠環繞,一側是絕壁云海,一側是翠谷幽深,讓人蕩氣回腸。


如果乘坐索道上山,雖少了些驚心動魄,卻也另有一番天纜神游的美景。

天門山索道全長7455米,高差近1.3公里,可一步登頂,遍覽從山腳到山巔的不同風景。 


大部分游客會乘坐天門洞快線索道先到達天門洞,之后乘坐穿山自動扶梯上山頂。纜車行至半山腰時,云海包圍了整個視野,周遭一切都不可見。


再往上行,達到云海之上,茫茫白霧中才顯出山的輪廓。


從索道站出來后是一處觀景臺,雖未到山頂,卻已過云際,翻騰的云海淹沒了大部分山體,只露出參差不齊、形態各異的峰頂,宛如一座座海上仙山。


其中一座酷似一只仙龜,游向一望無際的云海遠方。


觀景臺東側不遠處就是天門山的鎮山奇景——天門洞。 


天門山的名字就來源于天門洞,此洞高懸于海拔1300米的峭壁上,南北對穿,宛若一道通天的門戶,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穿山溶洞。有詩贊曰:

絕壁千峰萬仞哉,
迂回棧道上云臺。
天門霧鎖晴還雨,
洞宇彌煙撥不開。

天門洞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對開千尋素壁之上,終年白云紫霧,氤氳蒸騰,氣勢磅礴,巍峨高絕,扶搖通天,氣象萬千,天門吐霧和天門霞光都是舉世罕見的奇觀。

天門山是臺地邊緣的地下溶洞,在向斜構造力的擠壓、坍塌和溶蝕之下,由南北兩側巖石崩落而成,據說形成于三國東吳永安六年(264年),那時天門山叫“嵩梁山”,山壁中開,南北洞澈,玄朗如門,吳景帝認為是吉祥之兆,便更名為“天門山”,還專門為此設天門郡。


天門洞開的1700多年以來,出現過不少難以用科學解釋的現象,天門山有六大古謎,其中三個就與天門洞有關。

天門洞開是一大謎,其形成原因至今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另一大謎是“天門翻水”:天門洞的左側絕壁平時即使在雨后也不會掛水,有時卻在干旱的季節里忽然涌出一股洪水,從萬丈絕壁怒瀉而下,地動山搖,非常壯觀。第三大謎是“天門洞轉向”,七、八十年前,站在張家界市區河邊南碼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天門洞,如今在同樣的地方卻再也看不到了,只能在4公里外的大庸橋公園才能看到,難道天門洞在由北向西悄然轉動?


站在廣場上舉目而望,天門洞似乎觸手可及,實際上要到達洞口,還需要攀爬999級的臺階(也可以乘坐登天門扶梯),名曰“上天梯”。

上天梯是連接通天大道和天門洞的階梯,999級臺階寓意至高無上和天長地久,坡度五緩四陡,寓示人生之路起伏跌宕才可成器,天梯兩側有“有余”、“琴瑟”、“長生”、“青云”、“如意”五個平臺,分別代表財、喜、福、祿、壽。天門洞常常云霧蒸騰,上天梯便常如懸浮云霧之中,仰望不知終處,此景為“天門十景”之一的“懸梯浮嵐”。


天氣晴好時,天門洞空曠明朗,洞前后的山峰都很低,洞內外只有悠悠白云和融融藍天,適合飛行,所以1999年時,來自世界各地的特級飛行員駕駛飛機穿越天門洞,為奇觀留下了壯舉。此后又有不少極限運動玩家到此挑戰極限,如2007年法國冒險家阿蘭·羅伯特在此無保護徒手攀爬登頂,2011年美國冒險家杰布·科里斯翼裝飛行成功穿越天門洞......

諸多壯舉讓天門洞更加傳奇。


爬上天門洞后,乘坐穿山自動扶梯可達山頂。


天門山頂相對平坦,分為東西兩線,東線為碧野瑤臺,全長3.7公里,是天門山自然生態的核心保護區,經過驚險刺激的千米懸崖棧道和百米玻璃棧道,可盡賞秀美的奇石異木,凌空俯瞰天門洞;西線為覓仙奇境,全長2.8公里,這里可以飽覽群峰萬壑的壯美,也可俯瞰城區全貌,還有一些展示隱逸文化和仙山文化的場館,景觀豐富宏大。別看走完全程要近6公里,一路上美景奇觀目不暇接,倒也不覺得累。


沿著環山的木棧道往西,首先來到了珙桐園。

珙桐被稱為植物界的大熊貓——古老又珍稀,是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的孑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珙桐花形似展翅欲飛的白鴿,又稱“中國鴿子花”,為我國所特有。以前,科學家只能在歐洲的化石中找到珙桐,1869年,法國傳教士戴維在四川穆平發現活著的珙桐,引起了當時科學界的強烈反響。


天門山上除了珙桐,還有紅豆杉、鵝掌楸等一批孑遺植物和大庸鵝耳櫪、天門山紫苑等特有植物,它們共同構成了天門山森林公園的物種多樣性。


森林中不時可以看到覓食的小松鼠,神經大條,游客跟前就大搖大擺大吃了起來。


從珙桐園一路北上來到了云夢仙頂,這是天門山的最高峰,海拔1518.6米。傳說中天門山是介于仙凡兩界的神山,云夢仙頂就是離仙界最近的地方。這里有一座觀景閣,登閣視野開闊,晨觀日出紅山,夕觀日落熔金,晴朗時可遠眺武陵源奇峰,可俯瞰澧水河如玉帶蜿蜒穿過張家界城區。


在云夢仙頂觀景閣遠眺天門山寺:


從云夢仙頂坐電梯直下、穿隧洞,來到了西線的凌霄臺。


傳說中凌霄臺是神仙下到天門山的第一站,此處孤懸于萬仞絕壁頂端,視野遼闊,晴好時可俯瞰張家界城區全貌,有時則可看到云海翻騰,山巒疊嶂,凌霄暢遠,令人胸襟大開。


凌霄臺東側是吊索神峪。相傳,鬼谷子曾隱居于天門山,他將所修的“大庸硬氣功”傳給了天門山附近的老百姓,老百姓便可以在陡峭的山壁上手攀鐵索,輕松上下山,時至今日,吊索逐漸磨損殆盡,只剩下陡壁深灣,稱為“吊索神峪”。


凌霄臺外側的絕壁上有一段高空棧道,倚懸崖,靠云海,又險又美。


棧道盡頭連著玻璃棧道,雖然距離不長,驚險程度卻有增無減。


木棧道上如果恐高,可以沿著崖壁一側緩緩前行,但玻璃棧道只要低頭就可以看到腳下的深谷,對于恐高的人來說,真的是個不小的挑戰,我去的時候就碰到一位游客躲在角落不敢邁步。


玻璃棧道之后是鬼谷棧道,全長1.6公里,因修建在鬼谷洞上方的山體上而得名。棧道凌空懸掛在峭壁之上,一路絕壁天塹如斧劈刀斬,腳下峰巒起伏,幽深莫測,沿線云海翻騰,恍若仙境,美不勝收。


棧道路過一處巨大的縱向裂隙,垂直縱深達數百米,猶如神兵天將用巨斧力劈而成,裂隙兩側壁立千仞,壓頂欲摧,此處稱為“鬼谷天塹”,相傳鬼谷子曾在此練習飛檐走壁的神功。


再往前,來到了“野拂藏寶”處,此為天門山六大古謎之一。

據傳,李自成抗清失敗后,與大將李過一同逃到湖南石門夾山寺隱居,李自成圓寂后,李過帶人用木船載著無數財寶逆澧水秘密潛入張家界,將財寶隱匿在天門山。后來李過在天門山出家為僧,法號“野拂”。此后無數人在此搜尋寶藏,都空手而歸,寶藏何處至今是不解之謎。


鬼谷棧道的盡頭是懸索橋,過了橋,也將近西線的終點,這里有座天門山寺,野拂李過曾在此禪隱,著名歌星李娜也曾在此禪隱,古往今來的名人雅士給這座寺廟增添了無盡的神秘感。


天門山寺始建于唐代,屬禪宗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系,禪宗祖師青原行思大師傳南岳南臺石頭希遷大師,后又由希遷大師衍生出曹洞宗傳至天門山寺。寺廟背依赤峰,左右眾山環抱,形成天然龍椅之勢,風水堪稱一絕,如今是湘西的佛教中心。

寺外有一組“天門問禪”雕塑,塑造了著名書法家賀晶沙先生向天門山寺方丈懷梵禪師問禪的場景。

晶沙先生問何為禪,禪師說“喝茶”。晶沙先生問何為戒定慧,禪師說“喝茶”。晶沙先生請禪師解“喝茶”,禪師說:一切有為之法皆為虛幻,一切語言文字都有所執,執空執有,非佛祖真實本意,非空非有方為佛說,不作答乃為法之實相,故與君只言“禪茶”。


天門山寺后再往東,就來到了東線景區,首先看到是“木石之戀”。

這是一處樹抱石景觀,形似一對相濡以沫的戀人。相傳天門山曾居住著一位天資聰穎的秀才,因屢試不第頓感挫敗,他的妻子為了激勵丈夫,尋來櫸樹種子種在石上,風雨數載,樹竟和石頭相互融合,渾然一體。最終秀才允喏應考,中舉歸來。因“硬石種櫸”和“應試中舉”諧音,故木石奇緣暗含祥瑞之兆。


漫步東線時云霧散去不少,腳下的山水和遠方的城鎮清晰的 映入眼簾。下圖展示的是“石門鎖翠”景觀,遠方的大坪鎮猶如世外桃源,附近的天門水庫和李家裕水庫碧綠清幽,如鑲嵌在山谷間的兩塊碧玉,靜靜守望著天門。傳說此為天界關闔天門時使用的兩件玉鎖,遺落人間后化為兩池碧波。


石門鎖翠不遠處是靈泉院,始建于唐代,得名于附近的靈泉,院中展示了天門山的仙山文化,上文已提及六大古謎中的四個,這里了解到了剩余兩個:

鬼谷顯影——探險家曾在鬼谷洞的石壁上偶然拍下了一張酷似古代老人頭像的照片,面容清癯,五官清晰,與世間廣為流傳的鬼谷子頭像相似,以后舊地重拍,卻一無所獲。

天門瑞獸——曾有人在天門山森林中看到獨角獸出沒,與中國古代瑞獸圖形酷似,身形如虎,通身赤紅,頭頂正中有弧形獨角。現如今的通天曲道上每個彎道均供奉一尊瑞獸,以保平安。


靈泉院東側山崖邊有座觀景臺叫“扣云關”,得名于清朝永定知縣俞良謀的詩句“我欲振衣巖頂去,翠嵐深處扣云關”。此處觀賞云海絕佳,云霧波濤翻滾,遠山群峰時隱時現,景象瑰麗,似真似幻。


在東線可以從高處俯瞰天門洞,居高臨下,依然覺得此洞壯美不可方物。


山上有美景,山下的表演也值得一看。晚上八點,入口處的劇場會上演實景演出《天門狐仙》,表現了湖南地區傳說“劉海砍樵”的故事。


(山腳的民居吊腳樓)


天門洞開的奇觀到此為止,接下來我們向北前往武陵源,去看看“阿凡達的潘多拉星球”——



袁家界

從天門山所在的永定區出發向北約40公里,來到了武陵源區,這一整個區就是一個大景區——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包括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天子山和楊家界,方圓369平方公里,有奇山異峰3000多座,要想每一處都轉到,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在這里挑最精華的景點展示給大家,首先出場的是袁家界。


袁家界位于森林公園北部,面積不大(12平方公里),海拔1074米,南北狹窄,東西綿長,宛如一帶,故有“四十八里袁家界”之說,實際上沒有那么長,步行繞一圈最多半個小時。

袁家界與黃石寨、鷂子寨隔幽溪拱衛鼎立,遙相呼應,南北與天子山、楊家界景區相連,東鄰金鞭溪,是核心景區中的核心。袁家界背依巖峰山巒,面臨幽谷群峰,自然風光獨樹一幟,有天下第一橋、迷魂臺、后花園等景點,每一處都是讓人嘆為觀止的勝景,但最吸引游客的還是被稱為“哈利路亞懸浮山”的乾坤柱,《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懸浮山的原型就是這里。



這座拔地而起的“擎天柱”以前叫“南天一柱”,是張家界三千奇峰中的一座,它海拔1074米,垂直高度約150米,頂部植被郁郁蔥蔥,垂直節理切割明顯,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于眾山之間,有頂天立地之勢,故又名“乾坤柱”。


2008年12月,好萊塢攝影師漢森在張家界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外景拍攝,大量風景圖片后來成為《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各種元素的原型,其中“南天一柱”圖片成為了“哈利路亞山”即懸浮山的原型。2010年1月25日,南天一柱正式被更名為“哈利路亞山”,這座奇特的山峰在海內外名氣更加響亮。


迷魂臺是袁家界上一處外伸至兀巖頂的觀景平臺,站在平臺上左右環顧,萬千景象盡收眼底,一座座石柱如桌椅、如樓閣,形態奇異、妙不堪言。雨后初晴時,輕云淡霧漂浮于群峰間,但見山移峰潛,好似瓊樓玉閣,時隱時現,讓人神魂癡迷,不知所處,迷魂臺名副其實。


后花園位于袁家界中坪與下坪交接處,在崖間翠竹叢林中穿行時突然被一面石壁擋住,正疑無路,卻見絕壁拐彎處洞開一處滿月狀白石園, 眼前突現數十座奇峰,參差聳立于墨綠深澗之中,宛如放大了無數倍的盆景園。


天下第一橋是又一處奇觀,位列張家界“十大絕景”,它是居于兩山之間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橋,現已覆蓋上厚厚的植被綠衣。兩山原為一體,橋身是兩山相連的關鍵部分,但因中間石質較為薄弱,在風化、崩塌作用下,經日曬雨淋、流水洗刷、山洪沖擊,久而久之,終于形成這一氣勢磅礴、奇偉絕倫的天橋。

天下第一橋橋面寬兩米,厚四米,跨度二十多米,高度三百多米,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世界上落差最高的天然石橋,與夫妻巖并稱為“張家界雙絕”。


雨后初晴固然是欣賞袁家界峰林的最好時間,但畢竟少見,張家界大部分時間都是陰雨綿綿,云山霧罩,這樣的時候是看不到奇峰景觀的,所以登山要挑天晴的時候。好在門票4天內都有效,要把好天氣留給山上的景觀(袁家界、黃石寨、天子山等),我在張家界期間就兩次登上袁家界,第一次天陰沒看到什么,第二次才拍出這些照片。

(霧中袁家界)


(幸運的是第二天天氣好一些)



在森林公園內登上袁家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乘坐劈山而建的百龍天梯,這座電梯高達326米,榮獲“最高室外電梯”的世界吉尼斯紀錄,本身也是袁家界一景。


另一種方式是沿著金鞭溪,中途有一條登山小道可通達袁家界,雖然路途相對艱辛,但景色更加豐富。


金鞭溪發源于土地埡,終止于水繞四門(上文提到西漢張良的埋葬地),全長7.5公里,幾乎橫貫整個森林公園。它穿行在深壑幽谷之中,蜿蜒于林海蒼翠之間,溪水清澈,鳥語花香,巖峰千姿,構成了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


金鞭溪得名于溪水流經的金鞭巖(下圖右側高聳的巖峰),金鞭巖左側的巖石狀如神鷹,這組石峰組成了“神鷹護鞭”的景觀。金鞭巖屬棱角狀砂巖石柱,巖峰三面如刀切,壁面線條筆直,棱角分明,直沖霄漢,雄偉異常,如一根豎插大地的長鞭。相傳秦始皇持鞭趕山填海,遺金鞭于此而化為巖。


沿溪還有不少形象生動的石峰,如下面的雙龜探溪:


還有駱駝峰:伸頸昂頭,負重致遠。


嶙峋山石引人入勝,溪流本身也美不勝收。金鞭溪有一段叫“跳魚潭”,潭水清澈,溪石紅潤,魚群悠游,若逢桃花春汛或夏日漲水,游魚逐浪飄飛,落英繽紛,麗日斜照,銀光異彩,閃耀生輝。


溪邊有處長壽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頭,清涼甘甜,潺潺細流吐納天地秀麗,娓娓訴說大自然的神奇。


秀美的山水風光滿足了人們對于仙境的想象,《西游記》就曾在此取景。


孫悟空是小說中的猴王,而現實生活中的猴子猴孫們卻實實在在是這一片“花果山、水簾洞”的主人。




黃石寨

從四水繞門出發,沿著金鞭溪一路來到大氧吧廣場,就到了步行登上黃石寨的入口,不過那天天色已晚,我是第二天上午登上黃石寨的。


黃石寨的得名也與張良有關,相傳當年張良看破紅塵,辭官追隨赤松子隱匿江湖,在云游張家界時被官兵圍困,后在此處得師父黃石公搭救,于是此地得名黃石寨。


黃石寨為一方山臺地,海拔1092米,雄偉高曠,是張家界最大的凌空觀景臺,也是張家界美景最為集中的地方,素有“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家界”的美譽。


站在寨頂舉目四顧,周圍綠草叢生,懸崖峭壁上伸出許多空中觀景臺。陰雨天時,寨臺四周云霧彌漫,千峰攢聚;天氣晴朗時,薄霧飄飛,群峰或明或暗,變幻神奇。


黃石寨以奇石怪峰聞名,遠近高低都可見不同形狀的石峰,配合云海和翠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景觀,有霧海金龜、天書寶匣、天橋遺墩、猴帥點兵、摘星臺、黑樅垴等,下面挑幾個分享給大家。


下圖為定海神針,在黃石寨環山游道東部如幔似錦的翠谷中,一峰矗立,拔地數百米,峰頂灌木覆蓋如翠玉,峰壁灰白,陽光下熠熠生輝。陰雨時谷內云翻霧涌似大海狂濤,此峰如中流砥柱巋然屹立。其西南百米外有一峰似猴頭,像孫悟空欲取此定海神針,非常神奇。


下圖為雙門迎賓,三座山峰間辟出兩道大門,寬的叫“長壽門”,窄的叫“幸福門”,用美好的祝福迎接遠道而來的賓客。(圖中只拍到一門)


過南天門上行約百米,眼前又出現了如袁家界“哈利路亞山”一般的“擎天柱”。


這座高達200多米的孤峰叫“南天柱”,因立南天門下而得名。南天柱上部灌木點綴,中部巖身赤裸,下部樹木遮掩,峰體渾圓偉岸,一頭托住云天, 一頭扎入大地,真是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杰作。


寨頂東頭是摘星臺,置身臺上,頭上白云飄拂,峰頂變幻,腳下幽谷翠峰,風云滾動。據說夜晚皓月當空時,立于平臺上,滿天星斗似伸手可摘。


黃石寨最高處是六奇閣, 因張家界山奇、水奇、云奇、石奇、植物奇及珍禽異獸之奇而名,黃瓦蓋頂,飛檐翹角,畫梁彩棟,登閣憑眺,滿目佳景。


(植物奇)


五指峰:幾座山柱并立,酷似人的手指。


天橋遺墩:六座高達200多米的橢圓形石柱呈南北向一字排開,間距相當,柱頂皆為平臺,似一排橋墩,又像讓齊天大圣碰壁的如來佛五指山。


還有一些景區未命名的奇峰景觀,比如下圖的山峰像負重前行的駱駝,就給它起名叫“云漠駝鈴”吧。




天子山

黃石寨下來后我又登上了袁家界,因為這天天氣不錯,可以彌補前一天什么都沒看到的遺憾。從袁家界前往天子山需經過楊家界,這里的很多景點都與宋代楊家將有關,如“六郎灣”、“宗保灣”、“天波府”等,當地至今仍聚居著楊家將的后代,保存有《楊氏家譜》和明清時代楊家祖墓。


楊家界往北,來到了天子山,這是武陵源又一處不可錯過的景區。


天子山得名于明初土家族領袖向大坤,元末時他在此地揭竿起義,建邦立地,自號“向王天子”,明初,萬余明軍攻打向大坤,經過40多天浴血奮戰,向軍終因寡不敵眾,節節失利,僭稱32年“天子”的向大坤戰死于神堂灣懸崖下。此后,當地各族人民為緬懷向大坤,將他生前戰斗和生活過的地方,都以“天子”命名,天子山的眾多景點也是如此得名:天子峰、天子洞、天子院、天子堰、天子廟、天子洲等等。


天子山的東側有一座天子閣,這里視野開闊,景色優秀,閣中介紹了向天王的歷史,也展示了湘西生活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風俗信仰,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收獲了一些人文知識。

(天子閣上俯瞰山景)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他們有語言無文字,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貴州和重慶四省邊界的武陵山區,擁有豐富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土家族的習俗有過趕年、三棒鼓、哭嫁、梯瑪歌、茅古斯,還有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織錦和土家吊腳樓,篇幅所限,就不展開介紹了,這里簡單講講湘西三大巫術(趕尸、巫蠱和辰州符)中的趕尸。


趕尸又稱“移靈”,發源于古辰州(今懷化)沅陵、瀘溪、辰溪、溆浦四縣,是將客死異鄉的人的尸體帶回家鄉,讓他們入土為安。據傳湘西民間自古就有趕尸這一行業,從事這一行業的人要膽大、健壯還要長得丑,大概是為了嚇唬路人以免靠近吧。雖然很多恐怖電影都以趕尸為題材,但“湘西趕尸”并未得到科學證實,也許只是一種民間傳說吧。


天子閣不遠處有賀龍公園,賀龍元帥的故鄉就在張家界,他的墓地也位于這座公園。公園中有一座巨大的賀龍雕塑,表達了當地人民對這位偉人的懷念。


人文景觀只是天子山的一小部分,作為武陵源四大風景之一,天子山集奇、險、秀、幽于一體,奇山秀水千姿百態,云海霞日蔚為奇觀,被譽為“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自然風光原始淳樸,被稱贊“秀色天下絕,山高人未識”。


天子閣下有兩處觀景臺,分別可以看到“天女散花”和“御筆峰”景觀。

下圖是天女散花,遠處的石峰和植被完美結合,形似一女子手捧鮮花,四季花色各不同。


下圖是御筆峰,這里是張家界最令攝影家鐘情的地點之一。站在觀景臺向西南遠眺,山谷中數十座錯落有致的秀峰突起,遙沖藍天,靠右的石峰像倒插的御筆,靠左的石峰似擱筆的江山。相傳石筆是向王天子留下的,他當年興兵起義,提此筆批閱公函,御筆峰前的圓柱形石峰就是他的御書臺。


在張家界山間漫步時聽到當地游客說,這里的小學生在形容山時用的量詞不是“一座座”,而是“一根根”,一根一根的山,我想其他地方再也難找到這樣的奇觀了吧。

天子山上也有座南天門,其實是石英砂巖上因外力形成的一處穿洞,高約10米的拱形石門橫亙在登山道上,似鬼斧神工所鑿。


南天門后來到一處石橋,橋下水流呈階梯狀,跌宕多姿,清脆悅耳,晶瑩閃爍,盡顯水的墜落之美。


空中田園也是一處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這是一塊梯形良田,位于海拔1000余米的土家寨旁,下面是萬丈幽谷,遠處有高達數百米的懸崖,田園三方峰巒疊翠,林木參天,清風拂袖,云霧裹身,身在田園里,如上彩云間。


誰人識得天子面,歸來不看天下山。在坐索道下山途中,天子山依然呈現出壯美雄麗的勝觀。


天子山腳下是十里畫廊——一條長達5.8公里的狹長峽谷,峽谷兩側群峰高聳,造型百變,如一尊尊天然雕塑,走進峽谷如漫步畫廊。


畫廊兩側有“孔雀開屏”、“采藥老人”、“壽星迎賓”、“猛虎嘯天”等奇峰景觀,每一處都惟妙惟肖,讓人稱奇。


畫廊盡頭是三姐妹峰,三座山峰并排矗立,遠遠望去猶如三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穿著花羅裙立于山梁之上,若有所思,神形兼備。據說左邊的是大姐,身上背著一個孩子,中間的是二姐,懷里抱著一個孩子,右邊的是小妹,剛剛結婚,肚子里懷著一個孩子。


至此,武陵源的精華景區就全部介紹給大家了,傍晚在武陵源區還可以觀看《魅力湘西》演出,在“哭嫁”、“趕尸”、“女兒會”、“茅古斯”等的表演中進一步感受湘西魅力。




結語

定格美好的攝影師常說一句話:肖像攝影是個人感情的風光,風光攝影是天地靈動的肖像。

從個人感情來說,我認可九寨溝是最美的水,但不認為張家界是最美的山,美的標準不一樣,只要過了及格線,盡可以各美其美。

但張家界是我見過最奇的山,因為它告訴我山不止是“一座座”,還可以是“一根根”、“一臺臺”;山不止有連綿起伏,還可以孤峰兀立,聚孤成林;山不止能毓翠凌云,還可以洞開天門,臨淵飛橋......

張家界是中國名山大川里最奇特的肖像,甚或是這顆星球上最奇特的肖像,當詹姆斯·卡梅隆從中汲取外星靈感的時候,也是這么想的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大自然的迷宮,張家界
張家界
夏天,怎能不去一次張家界
張家界好玩的旅游景點匯總
神奇的張家界
超詳細的張家界攻略(附森林公園、天門山、玻璃橋路線推薦)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石市| 鄂尔多斯市| 张北县| 大港区| 临泉县| 辽阳市| 梁河县| 铜陵市| 平昌县| 左云县| 汕尾市| 中卫市| 恩施市| 阿勒泰市| 庆元县| 开江县| 新巴尔虎左旗| 涪陵区| 南涧| 普陀区| 会同县| 同德县| 明水县| 丹寨县| 花莲县| 永城市| 探索| 虹口区| 富裕县| 远安县| 白水县| 固安县| 四子王旗| 安远县| 三门峡市| 黔西县| 神木县| 且末县| 石林| 澜沧| 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