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陜西好青年 | 返鄉創業女大學生謝珊:我就是想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編者按】

在中國有名的茶鄉巴山懷中的陜西省漢中市西鄉縣,有一位被當地茶農稱為“茶姑”的年輕姑娘,從西鄉縣楊河鎮供橋村一個普通的農家,帶著美好的夢想考入安徽農業大學制茶專業,經過四年刻苦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后,先后被福建、浙江一帶經營茶葉的公司看中,并邀請其加盟公司共謀發展。

正在這位“茶姑”于他鄉干的風生水起之時,國家的扶貧工作開始了,在一次與父親的電話通話中,聽到了父親談到家鄉種茶人的艱辛,她整整一夜耿耿難眠,在失眠的那個晚上,家鄉的茶山和春光一一從她眼前掠過,小時候勤工儉學于山上采茶的情景,使她淚水長流,當年報考專業時,老師的“為了家鄉未來發展”的話語一遍遍在她耳邊回響,思忖數日之后,他與愛人商量,決定放棄南方的事業,回到家鄉的茶山上,幫助父老鄉親提高種茶收益,使哪些守著茶園還掙扎在貧困線的茶農擺脫貧困,走上以茶脫貧致富之路。

經過三年的苦苦努力,她實現了自己的愿望,不但領著鄉親科學管理茶園,還辦起了茶葉加工廠,利用當地有名的中藥村香椽研發出了新的茶品,不但得到行業專家的好評,且獲得國家專利,受到消費者的垂青,使茶農的收益不但提高。

2022年正月十三日,美麗的春光剛剛蒞臨巴山之時,在《西鄉月報》主編毛艷的邀約下,西安資深媒體人、作家李虎山前往西鄉縣白龍塘鎮劉家院村對“茶姑”謝珊進行了專題采訪,從中,讀者可以領悟到一個年輕姑娘對家鄉山水和種茶人的情感以及對鄉村振興所付出的努力。我們在想,如果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多一些像謝珊一樣的年輕人,放棄城市生活,回歸厚實的黃土地,那樣,國家推行的鄉村振興的步伐必然會快一些。

沿著初心
追蹤理想
毛艷:謝經理,李老師聽我說了你回鄉創業的事跡后,非常感興趣,專程從西安到西鄉來了解你放棄城市生活,回到家鄉帶領茶農創辦茶葉加工廠的事,請你談談這些年你都經歷了什么,為什么會放棄城市生活和好的工作環境,想到回鄉創業呢?我想問你,當初為什么選擇學茶業專業,是否與咱們西鄉盛產茶葉有關?是否與父輩們生活有關?你的家庭背景是一種什么情況?
謝珊:謝謝毛主編的推薦,也感謝李老師冒著嚴寒,翻赿秦嶺,從關中到陜南來,為了我的事,跑這么遠的路,實在是感激不盡。
李虎山:毛主編去年給我說起你,她說你是西鄉一個難得的人才,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放棄南方已有成就的事業,回到家鄉,幫助農民改良茶場,克服困難創辦茶葉加工廠,使茶農收入提高,我聽后非常感動,想聽聽你故事。在西安,我接觸許多年輕人,大學畢業后,對人生、工作、生活的選擇很迷茫。
謝珊:是的,都有關系,當年上大學選擇專業時,的確與我們西鄉盛產茶有關系。我們家在楊河鎮拱橋村巴山腳下,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小時家里特別困難,在我上小學二年級時,父親就出門去南方打工,母親一個人在家照顧我、弟弟和奶奶,田地里的農活全靠母親一個人做,母親年輕時腰部受過傷,她雖然竭盡全力想為家里增加收入,但終究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記得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一家生活開支全靠父親在外務工那點微薄收入度日。那時候,我最怕的就是學校要求交資料費,每到此時,母親就得出去借錢。所以,上小學初中時,我非常珍惜每學期勤工儉學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自己可以通過和同學一起去茶園采茶、幫人插秧苗賺點錢,我的想法是,我有了錢,就能減輕家里負擔,就能讓母親少出去向別人借錢。
毛艷:你小的時候接觸過茶葉嗎?對種茶人了解嗎?

謝珊:接觸過,畢竟生長在產茶區嘛。我記得,第一次采茶時,我只有10歲左右,當我的手觸摸到茶葉時,幼小的心靈就感受到震撼,那是我上小學三年級的事。那天我準備幫別人家采茶,清晨準備出發時,我信誓旦旦地對母親說,媽,你放心,我今天至少要采3斤。母親微笑著對我說,不要把話說的太早了,你采后就知道了采茶有多難。我不相信母親的話,對她說不就是將茶樹上的葉子摘下來嗎,我不信一天連3斤都采不到。母親親昵幫我梳理著頭發說,我的乖女兒,采茶不是打豬草,人家有嚴格要求的,你去了就知道了,好好聽人家給你講的要求,媽等著你的好消息。我興奮的帶著母親給我準備的干糧就出發了。

到了距家不遠的徐家溝茶園時,我特別興奮,看著頭上的藍天白云和眼前明媚春光下滿樹的嫩芽,感覺自己肯定不止采3斤了,至少應該是五六斤。也許是因為初次采茶沒有經驗,遠遠看著有很多嫩芽可以采,但下手后那些嫩芽似乎又都不見了,采這棵樹時眼睛就已經瞅向了另一棵樹,總覺得茶青在跟自己捉迷藏,于是就東采采西采采,從早上到下午,我基本上跑遍了整片茶園,中午那會兒又特別熱,后來干糧也吃完了,自己還被曬得口干舌燥,但自己還是沒忘記自己的小目標,一直堅持到太陽落山,茶園里已經有些看不太清楚了,才跟著其他采茶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一起把茶青送到茶廠去。

我清楚記得,那天采茶的工費是一元一斤,而我整整采了天,一過秤,還不足三兩。茶廠老板覺得我累了一天挺可憐的,給我了三毛錢?;厝ズ笪铱拗嬖V了母親的收獲,母親安慰我說,還不錯,最起碼把干糧錢賺回去了??捱^之后,白天采茶的情景又在我腦子里浮現。追憶看著那些采茶人疲憊的臉,看著自己手中的三毛錢,我的心里五味雜陳,原以為采茶是一件很輕松快樂的事,卻曾想如此艱難,當時我就萌生一種想法,等自己長大后,一定要研制一種采茶機器,想辦法讓大家輕輕松松都能將茶葉采下來。當時只是一時稚氣,卻為我之后的高考志愿埋下了伏筆。


為了家鄉 遠赴異鄉

李虎山:是呀,每個人的理想也許都和年少時的經歷有關,你可真是應了古人話,少年自負凌云筆,沒有想到一次難忘采茶,確定了你的人生目標。
毛艷:為了那次難忘的記憶,就決定一定要學習與茶葉有關的知識了?
謝珊:我高中是在西鄉一中就讀的,那是我們西鄉最好的學校。2005年我參加高考,那時還是估分填志愿,報志愿時,我選擇了幾個當時比較熱門的專業,同時也關注到比較冷門的茶學專業,自己拿不定主意,就找到班主任方老師,方老師就建議我選擇茶學專業,他說:“你看,咱們的家鄉盛產茶葉,未來你若學有所成,也能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帶回家鄉,為家鄉做點貢獻,那不是就是人生的大事嘛?!崩蠋煹囊痪湓?,使我想起了自己第一次采茶的經歷,就當即決定選擇茶學專業,并且選擇了茶學專業最好的“安徽農業大學”。
李虎山:在大學學了哪些與茶有關的知識,遇到哪些困難呢?
謝珊:安徽農業大學的茶學專業,涵蓋了茶樹育種、栽培、茶園管理、茶葉加工與貿易、茶葉深加工與利用以及茶藝、茶史、茶文化等多方面內容,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專業課程,但我個人對制茶學更感興趣,大三制茶學課程實習時,我被分到了浙江更香茶葉公司,當時我們每天都是入毛峰生產車間三班輪倒,進行實際操作。為了學到更多的制茶知識,我常常利用下班時間跑去名優茶車間跟師傅們學習龍井的手工制法和機械制法,還有當地名茶“武陽春雨”(與漢中仙毫加工工藝類似)的加工工藝,后來因為我實習期間的表現好,企業負責人金總就直接邀請我畢業后去更香茶業工作,我也因此獲得了大三暑假去“廣西橫縣更香茉莉花茶加工基地”實習機會,從而積累了一些茉莉花茶加工經驗,這些經驗對我非常重要,回到家鄉,我為什么第一個想到要創辦茶葉加工廠,就是想用在外邊學到的先進制茶技術,為家鄉的茶農服務。


放棄都市繁華
回歸家鄉創業

毛艷:大學畢業后,已經在杭州等地工作了,為什么又要選擇回到家鄉?

謝珊: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期間我申請了助學貸款,也利用課余時間多做了幾份兼職,雖然減輕了一些家庭負擔,在我讀大三時,弟弟也考上了大學,父母的經濟壓力就更大了。所以大三時我決定放棄考研的機會,想畢業后早點工作,掙錢供弟弟上學,減輕父母的負擔。當時也為自己做了自主創業的規劃,因此,我畢業后就直接進了浙江更香茶業工作。

在更香工作期間,跟著胡廠長和戴廠長他們積累了不少制茶、茶葉審評方面的經驗,后來在還清自己的助學貸款并積累了一部分資金后,2010年我向公司提出了辭職,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但第一次創業因為資金問題加之經驗不足,很快就夭折了,中途我也曾懷揣夢想回到家鄉,但發現當時的自己還不具備立足家鄉的能力,自己好不容易攢的第一筆資金,很快就消耗殆盡,現實所迫又外出工作了幾年,之后輾轉去過陜北,廣東等地,經營過茶樓,開過茶飲店,本打算定居廣東,但考慮到父母年事已高,再者家里和弟弟一再鼓勵我們返鄉,就與丈夫決定了回到家鄉。

其實,當時我是怯懦的,因為畢業后自己也折騰了兩次創業,都沒有什么明顯的成績,再者那時自己也已結婚生子,似乎當初那個意氣風發一心想要闖出一番天地的自己已經不存在了,同時,對于那時的自己來說,家鄉更比異鄉讓人覺得陌生,若選擇回鄉的話,一切都得從零開始,而更難的是不知道在家鄉那樣的小縣城,一切從何開始。那時我愛人卻是異常的勇敢,他對我說,大學期間,你不是一直都說,你之所以喜歡制茶學,就是想把自己所學的技術帶回家鄉去,讓茶農們賺到更多的錢嗎?雖然咱們經歷了幾次失敗,但同時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呀,這兩年咱們家鄉剛好又特別重視茶葉發展,你會制茶,我會銷售,現在回去剛剛好,我們可以實現我們的夢想,也方便照顧父母,最重要的是未來我們還需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也就是在他的鼓勵下,我豁然開朗,明確了回鄉后的發展方向。堅定了返鄉創業的決心。聽了愛人的建議,我當時還在想,男人和女人不一樣,男人戀家鄉的成分比女人高,女人可能身上背了個嫁字,容易隨遇而安。
李虎山:回來創業后,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大嗎?遇到那些困難,如何克服的?

謝珊:2016年我跟愛人先后回到家鄉,我先帶著孩子回來,他穩定的收入可以作為家庭過渡時期的后援。但回到家鄉后我并沒有立即投身于茶葉事業,而是先在縣城找了份工作,以此來應對自己剛回到家鄉的諸多不適應,再是給自己一個重新認識家鄉的機會,畢竟在上學的哪些年,自己也從未對家鄉有過詳細的了解,而彼時的家鄉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時我的計劃是先開一家茶葉店,借用別人的茶廠制茶來銷售,等積累到資金和客源后,再建自己的茶廠,所以一旦有空閑的時候,我就在縣城里面尋找可以開店的地方,經過了大概半年的準備,于2017年9月,在梅苑路36號開辦了茶葉店,取名“西小仙茶生活館”,同時注冊了我們的第一個商標“西小仙”。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在我們開店后的第二年春天,縣里舉辦了“西鄉縣手工制茶大賽”,當時參加比賽的年輕人寥寥無幾,可能因為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人們又聽說我是安徽農大茶學專業畢業的,所以頗備受關注,就在決賽結束當天,時任白龍鎮武裝部長的程興華找到我對我說,白龍鎮劉院村一直缺一個茶廠,當地的茶農種了茶卻賣不出去,問我們有沒有意愿去劉院村建個茶廠助力產業脫貧的想法。我聽后對他說,可以先去了解一下。

第三天,程部長將我們帶到了劉院村。在山上轉了一圈,與幾個種茶的老人簡單座談了一下,我竟然被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所吸引,雖然當地的茶園因交通不便經營不善,但依我對產茶地域的了解,望四面青翠的高山我在想,這樣沒有一絲污染的環境,長出來的茶葉,一定會受到人們喜愛,尤其是它屬于望江山腹地,土壤礦物質含量極其豐富,多數茶園海拔較高,常年被云霧環繞。我當時就感嘆說,這是被人遺忘的一個寶藏茶區,如果在這里發展茶葉,一定會有前景。

毛艷:看了劉家院的山水,你就決定要在這里創業了?

謝珊:當時是心動,還沒有行動,感覺這地方似乎就是自己想要找的那個理想之地。經過幾次創業的失敗,多少有點怕,雖順當時在縣城開辦茶葉店,但畢竟我們剛剛返回家鄉,一切都得從頭開始,需要積累人脈,需要宣傳自己的品牌,需要去跟那些已經做了幾十年茶葉生意的同行們競爭,開店已是不易,如果再建廠,資金在哪里?可看了那方山水之后,又不想錯失哪樣的機會,當時還真的沒有想到要在哪里建廠?白龍塘鎮領導知道我的擔憂后,多次找我談,他們給我講政策,為我們爭取了政策上的扶持,最終爭取到15萬元的設備補貼,還幫我們爭取了大學生創業貸款,利用他們的資源幫我們進行品牌宣傳,之后我們就下定決心在白龍塘鎮劉院村建茶葉加工廠,2018年9月加工廠建成,2019年投入生產,一直到現在。


釀自我之苦
解眾人之困

李虎山:回到家鄉5年,有了哪些收獲和成就,改變了什么?
謝珊:自2016年從南方回到家鄉整整5年了,回顧這5年的經歷,我用一個詞概括,那就是“苦后回甘,如茶這般?!?年來,因建茶廠投入較大,我們的債務壓力很重,加之兩個小孩無人帶,一路走來真的很辛苦。最大的收獲便是我們在劉院村的茶農身上一次又一次看到了希望。
在我們沒有建廠前,劉院村的鮮茶葉,都是被小商販運到其他區域去出售,商販出的價格很低廉,不論好壞常常都是“一口價”,由于交通不便,茶農面對商販壓級壓價也沒有辦法,像任人宰割的羔羊。我們的加工廠投入使用后,我的第一個想法就,要改變這種狀況,要讓茶農受益,我給大家制定了統一收購標準,鮮葉按等級分類。在日常工作中,無論到哪里,我見縫插針,給茶農們講解采摘要素,有時深入田間地頭、農舍,就是在路途中,也給大家講如何采摘好的茶葉。經過我不斷講解,大家突然發現,原來是自己在采摘時沒有采用科學方法,我的講解是許多人覺得種茶還是可以賺到錢的。好在茶農都特別配合,采摘水平逐步提高。
記得2020年春茶快結束的時候,那天鮮葉收購已經接近尾聲了,劉院村一組李家山茶園的韓世銀家才把鮮葉送到茶廠,當天跟韓世銀一起來的還有他父親韓福德,當我給他們驗收完鮮葉,把錢遞給他們時,我說平時都沒怎么看到叔叔下來送鮮葉。韓福德老人很開心地說,女子呀,我今天是專門下山來看你的,今年人們都說咱們這個廠建的好,尤其是廠里那個姓謝姑娘,不但收葉子公正公平,還給大家提高了茶價。我告訴你呀,姑娘,種了幾十年茶,這兩年可算是看到點希望了,去年我差點就要把茶樹挖了呢,因為種茶不但沒有盈利,還要付出那么多功夫。現在好,聽說你們來了,我一直就想下來看看你哩,今天一看,這么年輕,不虧是大學生哩,真是為我們李家山人造福了,以后你說咋采就咋采,我們都聽你滴……

毛艷:那一刻你一定很激動吧,有時也許被人理解比給你什么禮物還要金貴?

謝珊:是呀,那一瞬間,我的心撲撲狂跳,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老人的話很普通,但溫暖了我的心。我在想,這不就是我放棄城市生活回到家鄉要的效果嗎?聽了老人的話,連日制茶帶來的疲憊在一瞬間消逝了。我再次抬頭詳細地看著老人對他說,叔,咱們都是相互的,你們把茶園管得好,采工得法了,質量提高了,咱們的鮮葉品質上去了,我再盡我所能把茶制好,買個好價錢,自然又能給你們的鮮葉一個好價錢,等哪天你們覺得你們賺錢了,我們也就賺錢了。

李虎山:這種讓你感動的事情應該很多吧?

謝珊:是的。就像今天咱們去山上的楊培華家,楊叔叔是劉院村第一個承包茶場的人。1975年從部隊退伍回到家鄉后,承包了村集體茶場,當時經營了周邊近千畝茶園,1986年楊叔叔還聽過國家有名的茶專家陳椽教授在西鄉的講課,但因為交通不便加之當時制茶工藝落后,楊叔叔的茶場沒能有效地經營下去。

第一次程部長將楊叔叔介紹給我時,告訴我楊叔叔對劉院村的茶葉發展最了解,他家的茶園打理的最好。后來楊叔就跟我們講述了劉院村茶葉發展現狀以及他過去的創業史。我問他這些年茶園收入怎么樣,他感嘆了一句說,做了40多年茶葉,沒想到將自己做成了貧困戶。我看著他家墻上貼著的貧困戶檔案卡,一陣心酸。經營了40年的茶園,卻成了依靠政府扶持的貧困戶,這無論如何讓我想不通。也許是處于對前輩經歷的惋惜,是同行間的惺惺相惜,我安慰他說,沒關系,現在我們來了,以后咱們一起努力,再把這一片茶區做大做強,很快,你家的貧困帽子就會摘掉了。正是這些種茶人的經歷和他們遇到的困惑,使我的心靈一次次次震憾,經過情感的洗禮,堅定了自己的信心,擁有了克服困難的決心。后來我們用行動慢慢踐行當初的許諾。這才僅僅3年,據楊叔叔說,他之前每年茶園的收入在3000元左右,2021年,他的春茶有了4萬元收入,這還不算由于采茶人手缺沒有采完的青茶。
我想2022年,我們和鎮政府會想辦法,增加采摘人員,那樣的話,楊叔叔和其他茶農的收入肯定要超過去年。今年春節前,我們去慰問茶廠邊一位老人,碰見楊叔叔,他說準備把在外打工的兒子叫回來,把他的制茶手藝傳給兒子,讓兒子把家里那片茶園經營好,肯定比去外面打工強,還能能帶孩子和照成家。


用善意幫人
送鄉村溫暖

毛艷:聽白龍塘人說,你到這兒后,除了在收茶上幫助了許多茶農,還做了不少善事?
謝珊:其實,用土話說,我們和茶農是串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我們要發展離不開他們,他們想致富,我們就給他們做后盾,我也是農村生長起來的人,看到許多人困難的人,不忍心不幫他們。
每年到采春茶的時候,總能在茶園里看到一位瘦弱的老人,拄著竹棍在茶園里采茶,她是貧困戶趙順軍的母親。84歲的老人,站在我面前只有我8歲女兒那么高,老人的一條腿在年輕時放牛摔斷了落下了殘疾,她每次去茶園都要走好久,有時候站不住,就跪在地里采茶,老人有個兒子去洋縣干活時遇上了車禍,勉強救過來也是一身病,平時還要老人照顧。這幾年,我隔三差五會給他們送些肉食營養品什么的,每次送去老人都要推辭好久才勉強接受,總想為他們做些什么卻又無能為力,所以我就只好在每次收他們家鮮葉時以正常價三倍的價格付錢給他們。而老人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姑娘呀,你就是天人呀,老天爺可憐我沒有女,就給我送一個來,老天爺一定會保佑你們都好好的。

每每聽到這些,每每看到以往雜草叢生的茶園常年有人耕作,我就覺得這幾年背的債,熬得夜,流的淚,披星戴月走的山路,都值了!我常想,這就不自己選擇回到家鄉想做的事嗎?濃濃的鄉情像一支無形的催化劑,時時催生著我的夢想,給我無限力量和信心,你說我不努力,何以對得起哪些純樸善良的人,哪些希望我帶給他們希望的鄉親。這種真摯的情感你在城市是找不到也遇不到的呀。


開發新茶品 打造新希望

李虎山:聽毛主編說你用當地名貴的中藥才香櫞研制了新茶品,還獲得了國家專利,目前市場反應如何?
謝珊:是的,我回來后,根據當地資源,的確研制了一些新茶,目前已經被市場認可,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
2018年,因參加“西鄉首屆手工制茶大賽”,被家鄉的父老鄉親關注,獲得了創業信心和建廠的契機,2021年,我們生產的紅茶榮獲了“西鄉紅茶金獎”,這為我們的品牌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縣里舉辦的一些高峰論壇以及組織的培訓活動,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交流和學習的平臺。
我們剛建廠時,大家建議我們以生產綠茶為主,但我堅持茶葉的適制性,因為在近幾年的生產銷售過程中,我發現劉院村的鮮葉更適合制紅茶,所制紅茶,湯色金黃中透出紅亮,香甜中透著花香,滋味鮮甜醇厚,回味悠長。而我制紅茶的另一個原因是想盡可能的提高茶園的利用率,延長采摘周期,增加茶農的收益。因為名優綠茶大多以清明前最占優勢,大多茶園在春茶采完之后就基本結束了一年的茶季,而紅茶可有效地加大夏秋茶的利用率,這樣,通過茶類的增加,就可以提高茶園的利用率,為茶農增加收入。
紅茶研制成功生產出來后,我又開始焦慮紅茶的銷路,畢竟單純的紅茶還是太普通了,尤其在我們的品牌沒有影響力的時候。正在我焦慮時,白龍塘鎮黨委書記胡奎同志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新路。他說,白龍塘鎮正在打造萬畝香櫞之鄉,香櫞又是藥食同源的佳品,你們為何不試著把香櫞與茶葉結合起來呢?說不定可以走出一條新路來,打造出一款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茶品?!甭犃撕鷷浀奶崾竞螅耶敿床殚喠艘恍┡c香櫞有關的資料,經過研究,原來香櫞屬于藥食同源的植物,在中藥里,它是“疏肝理氣之最”,具有寬胸化痰,除濕和中作用。而紅茶屬于全發酵茶,口感香甜醇正,同時又具備茶葉提神醒腦、消食解膩、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等功效,二者的結合,可謂是強強聯手,即加強了香櫞的藥用價值,還豐富了紅茶的香味和口感,將二者的優勢完美的呈現出來。
有了這一理論支撐,2020年,我們申請了香櫞茶的發明專利,并成功研制出了陜西第一批香櫞茶,注冊商標“白龍塘香櫞茶”。這兩年我們收集了一些品嘗者的反饋,大家普遍反映白龍塘香櫞茶對于消食化積、解酒化痰具有較為明顯的輔助作用,在口感上也有較好的評價,而且深受很多年輕人的喜愛。未來,我有信心以此類產品為導向,加大創新,打造出更多新產品,為西鄉茶葉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李虎山:有這么一個問題,我提出來咱們探討一下?,F在人,對于產品過分包裝一直有意見,我每年也收到許多陜南朋友送的茶,有時他們用快遞寄來,從快遞站拿出包裹,是一個大包裝,回到家剪去外面快遞公司的包裝,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設計精美的包裝盒,再打開包裝,其實盒子里面茶筒里的茶只有那么二三兩。我有時在想,朋友花六七百元,送到我手的只有不到半斤茶葉。去年清明節后不幾天,北京一個戰友說他想喝陜南的青茶,我花了八百元,讓一家茶廠給朋友發了明前茶,戰友收到茶后,打電話半開玩笑批評我吝嗇,說幾十年不問我要茶喝,要了一回,只他遞了不到半斤茶。我告訴他,半斤也花了八百塊。他說他沒有想到新茶如此貴。我也知道明前茶相對價格高,但我又在想,這八百元里,有多少是包裝費用。還有一位漢中朋友給我送了一盒漢中紅茶,漂亮的盒子里是兩個藍色扁圓形瓷罐,罐子卻裝著實騰騰的茶葉,面對那兩個藝術味濃郁的罐子我又在想,這多好,無論茶的價格多高,給人的感覺廠家是務實的,廠家的務實,給我了實惠,我對朋友也有了不一樣的感覺。我講這些的意思你明白嗎?
謝珊:李老師真是個細心人,您講的現象也經常有人給我們反應。現在產品包裝的確是個問題,浮夸現象特別嚴重,我們深有體會,我記得有一年,中央電視臺也報道過此類問題,特別對于中秋月餅和端午粽子的包裝,國家有關部門有過提倡。而你遇到的問題,我們也遇到過,其實我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正在探索,請李老師放心,等我們找到解決此類問題的好方案,我會第一時間告訴你。我們有個計劃,就是讓消費者真正得到實惠,取掉哪些過分的包裝。我們渴望在茶葉包裝上探索出新的模式,也希望你們幫我們出主意,同時希望社會上的朋友幫我們想辦法,出點子。
毛艷:你不但充分應用了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開辦了加工廠,在很短時間內,還開發了新茶品,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哪目前還面臨什么困難和問題?
謝珊:其實,對于我們這些初期創業者來說,最大的問題莫過于資金,我曾做過融資計劃,想引進投資。后來又覺得對于一個剛剛返鄉的創業者來說,在未做出任何成績前,就算能引入資金,也是對股東的不負責。而做企業最重要的莫過于“誠信”二字。因此,在資金周轉方面,除了大學生創業貸款之外,大多數時間我們都是在爭取銀行貸款。這幾年在縣政府、鎮政府、劉院村兩委會和茶農的支持下,各類銀行幫了我們不少幫。但銀行也有相應的制度,我們剛剛起步,想要快速盈利很難,因為建廠負債太多,目前在銀行辦貸款有些難度。在日常經營周轉時,就不得不使用網絡貸款,雖然網絡貸款費用較大,但因資金周轉不開只能采取此辦法。反過來網絡貸款過于頻繁,又會影響銀行貸的授信,就這樣我們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資金跟不上,導致很多業務無法得到有效推進。
目前,就希望香櫞茶的上市,能為公司開辟一條新路來,渴望其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個新的“泉眼”。


希望更多年輕人回歸家鄉

為鄉村振興做出應有貢獻
李虎山:因為你的視野比當地人相對寬闊,你對目前西鄉茶葉發展的前景如何看待?
謝珊:“中國最美茶鄉”,這是我們西鄉一張靚麗的名片,在我返鄉創業的這5年,也是西鄉茶葉高速發展的階段,因為茶產業的帶動,很多農戶實現了脫貧致富,而對于像我這樣一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來說,也榮幸地分享到了產業脫貧以及鄉村振興發展帶來的紅利。
西鄉茶葉種植歷史悠久,也是我們陜西乃至全國名優綠茶的重要生產基地,漢中仙毫名揚海內外,近些年又有紅茶、白茶、黑茶等系列茶,這些品牌不斷推廣發展,使我們漢中、西鄉茶逐漸走上多元化的發展道路。我想,在政府不斷鼓勵下,在廣大茶農努力下,西鄉茶的前景一定會有一個廣闊的未來,當然我自己也會為西鄉、漢中茶的發展做出貢獻。

李虎山:你對國家提出的鄉村振興如何看待?你能為鄉村振興做些什么?

謝珊:作為一個從小生長在農村的人,我非常感激國家提出的“鄉村振興計劃”,因為它讓我的父輩們的日子越過越美好,綠水青山有人守護,社區環境不斷改善,耕作都已成為一種享受,他們的晚年生活越來越豐富。而作為一個返鄉創業者,我為自己能夠趕上這趟創業順風車而倍感榮幸,不僅成全了自己回歸故土陪伴父母孩子的夢想,還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提升。

在我看來,“萬家燈火、人來人往的鄉村才是漂泊者幸福的歸宿”。很多我們的父輩們嘔心瀝血、傾盡半生將子女送進大學,想要讓他們脫掉農村人的帽子,想讓他們去感受大城市的美好。而像我一樣在外讀了大學的年輕人,大多都選擇留在了他鄉,或者留在城市,獨留父母在故鄉,等有了孩子,或是父母也遷去異鄉,全家幾口人蝸居在幾十平米的出租屋內,或是把孩子送回來給父母照料,而老家幾代人辛辛苦苦修建的“大樓房”、“小別墅”,常年閑置在哪兒。就如我們茶廠旁邊的村子,除了幾十位老人之外,就是十幾棟樓房,房子里住的不是人而是雜物,有時我看到這種情形心情很復雜。
反過來想,是哪些年輕人不愿意回來嗎?并不是,有多少人渴望假期時,可以在美麗的小山村獨處一個午后,有多少人常常計劃著周末可以帶著孩子去田間地頭走一走,有多少民宿不是在節假日一房難求?現在的縣城和小山村,已經滿足了他們對生活的向往。但就如我當年一般,也很想回到父母身邊,也向往家鄉的一切,但只需問自己一句“回去后能干嘛?拿什么養活自己?”便望而卻步了。所以,我認為鄉村振興的重點在于產業振興,只有產業壯大了,才能夠讓更多的年輕人看到鄉村的未來和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就業、返鄉創業,筑夢鄉村。從此,老有所養,幼有所依,萬家燈火,詩和遠方也是近在咫尺。
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堅守初心,不懈努力,闖出一番天地?!庇米约旱膶嶋H行動向還在異鄉奔波的年輕人證明,家鄉可以給你足夠的安全感,家鄉也可以滿足他們所需的幸福感,鼓勵他們一起回來建設自己的家鄉,將青春奉獻這個偉大的時代,成為振興鄉村的一員。

作者簡介:

李虎山,資深媒體人,作家,西安某雜志執行總編,長篇小說《平安》入圍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毛艷,女,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西鄉縣文學會會長,《西鄉月報》副主編,現就職于西鄉縣委某部門。

西安舊事、陜西青年網主編李連源的抗疫故事


方燕:抗擊疫情 我們守望相助



廣電下沉干部李曉茹的戰疫筆記


陜西省委統戰部干部易凱下沉工作紀實



姚氏6代人追尋中醫藥文化的故事


滿腔激情耕耘美術教育 訪三才美術培訓學校張維鋒


我說吉建芳

張亞龍:疫情面前不添亂別無知 團結才是“良方”


張強:守初心擔使命 戰“疫”一線黨旗飄


王文鹓: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去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轉 漢中 西鄉茶香
漢中的午子仙毫今年又沒賣上價
金果茶葉“變臉” 茶農增收百萬元(圖)
吳銀娟:茶情茶韻
春茶丨機制茶的宿命,黃山毛峰
徽茶之黃山毛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北县| 五常市| 永兴县| 静海县| 屯留县| 麻城市| 东乌| 云阳县| 同江市| 商城县| 吉林省| 屯昌县| 宜兰县| 乳山市| 湖南省| 民和| 高青县| 渭源县| 宁化县| 德惠市| 龙井市| 威信县| 体育| 肇源县| 盖州市| 平昌县| 桓仁| 桃园县| 留坝县| 鄂尔多斯市| 黄龙县| 金沙县| 汶川县| 汝阳县| 屏山县| 安陆市| 黔江区| 福建省| 象山县| 广饶县| 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