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家長問,孩子多大可以吃鹽?
雖知道兒童飲食要清淡,不能吃太多鹽,但對吃鹽多的危害并不了解,有時候還有點不以為然。而且很多家長可能是低估了吃鹽多的危害。
食鹽的成分是氯化鈉,所以在人體中鹽的作用就是指鈉的作用。
鈉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常量元素,在人體中的總量為40-50mmol/kg,主要分布于體液和骨骼中,它的生理功能就是:調節體內水平衡與維持滲透壓、維持酸、堿平衡,參與肌肉運動、心血管功能、能量代謝等。
要穩定這些生理功能就要求鈉的總量和濃度趨于穩定。軀體疾病(如嚴重腹瀉嘔吐、腎臟疾病)會造成鈉總量或濃度的急劇變化,甚至會威脅生命。
自然界普通未經加工的食物本身會含有鈉,例如香蕉,青菜,新鮮豬肉。
用食鹽來深加工食物,例如在肉、菜、水果里加入鹽和(或)糖,把它們制成香腸,腌肉、咸菜,果脯,便于保存更久,這類食物含鈉量都很高。
各種含有鹽的調味料,用來增加食物的風味,例如醬油,沙拉汁,豆瓣醬等。
烹飪食物的過程中加的鹽。
寶寶吃鹽的危害大
鹽是人體每天必須攝入的一種元素。當寶寶開始輔食的時候,很多的媽媽就會問道,寶寶的輔食里面要不要加鹽?
其實,寶寶的消化器官還沒有完全發育,過早吃鹽是有一定的危害的。
會影響味覺
過早加鹽會使寶寶對食物本身的味覺感知發生偏差,以后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對調料、添加劑的口味產生依賴,易挑食、偏食。
會降低抵抗力
如果吃鹽過多,會抑制寶寶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減少唾液分泌,削弱口腔對細菌、病毒的防御功能,從而降低寶寶抵抗力。
影響鈣鋅吸收
高鹽飲食還會影響對鋅、鈣的吸收,易導致缺鋅、缺鈣,影響智力和體格發育,甚至會造成孩子免疫力下降,引發各種疾病。
會引發高鹽疾病
嬰兒的腎臟功能發育不健全,不足以代謝過多的鈉鹽。
如果輔食中加鹽過多,無法自行排泄的鈉鹽滯留在體液中,可能引發水腫、高血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有的家長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比如三四個月就開始,而且輔食里基本都會加鹽,說不吃飯沒力氣。
這很容易損傷嬰兒腎臟。
兒童飲食“四少一多”
兒童飲食以平淡為主。味精、醬油、蝦米等含鈉極高,但由于風味和養分,小兒可限量進食。
父母給小兒的膳食調味品,應做到“四少一多”的原則,即少糖、少鹽、少醬油、少味精、多醋。
同時,還應當盡量避免咸、腌食品、罐頭和含鈉高的加工食品。
寶寶應該在什么時候開始吃鹽,各個階段又該吃多少鹽呢?專家建議如下:
6個月以下的嬰兒不考慮另外添加鹽分;
6到12個月的嬰兒每天攝入不超過500毫克;
12到36個月的寶寶每天攝入不超過650毫克。
來源:綜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