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一燒,百病煎熬!
寒冬時節時節,氣候干燥,人體容易上火。
其中,十分容易導致肝火旺,健康隱患也會接踵而來。
那么,肝火旺,一般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情況呢?一起來看看吧!
肝火旺,嘴先知,出現3種表現,肝火“燒”起來了
1、嘴苦
早上起來,如果感覺嘴苦,除了正常的生理現象以外,還要注意是肝火旺了。
一旦,肝火旺,清氣不能上升,濁氣不能下降,濁氣上逆,就會引起嘴苦的情況。
肝火旺,導致的嘴苦,在刷牙漱口后,無法得到改善。
2、嘴干
早起后,或晚上睡覺時,會覺得口干舌燥,此時,也要注意肝火旺。
口干,多由肝腎陰虛、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熱盛津傷、煎灼津液所致。
所以,一旦肝火燒起來,會消耗津液,導致嘴干。
3、口臭
一旦,肝火燒起來,也會導致口臭的出現。
尤其是,早起后,口中異味嚴重,并且,在刷牙漱口后,依然無法得到很好的改善。
此時,要注意降肝火了。
進一步判斷,肝火旺,還有這幾點表現:
1、易長痘
長痘與“火”有一定的關系。
肝火過旺,很容易引燃體內的“濕氣”,導致體內產生濕熱。
火往上走,當火氣上到頭面,,由于頭面沒有排毒出口,只好從皮膚里排泄,加劇痘痘問題。
2、脾氣暴躁
一旦肝火旺,影響肝臟的疏泄功能,便會容易脾氣暴躁,容易心煩意亂、發怒,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而不良的情緒,又會加重肝火,導致惡性循環。
3、眼睛不適
肝開竅于目,一旦肝火旺,通常會表現在眼睛上。
比如:視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眼紅、眼干等等。
所以,出現這類情況,也要留心是肝火旺所致。
護肝謹記“三多三少”
“三多”——多補硒、多吃酸、多運動
1、多補硒
硒是人體免疫力的調節劑,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可以快速改善因為肝臟問題出現的多種癥狀,清除體內病毒,增加食欲,緩解面色晦暗等癥狀。
人體內硒含量不足時,會導致肝臟內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對自由基的抵御力下降,使炎癥細胞有機可乘、肝硬化幾率增大。好比坑洼的路面容易更積水一樣。
而硒元素一般人體很難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硒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有:海產品(干牡蠣、干海米、海參)、蕓豆、黃油、啤酒酵母等。
除了吃的外,還有一些茶飲,更利于人體吸收如:紫陽毛尖、普洱茶、苦丁茶等,經常飲用,肝細胞生長、保護肝臟。
其中,紫陽毛尖——不僅含有硒元素,含有的類黃酮作為抗氧化劑,還可幫助抵消、穩定人體內環境中產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對肝臟的損傷。
2、多吃酸
多吃酸味有助于養肝。
研究表明,酸味食物可以起到養肝的作用,尤其是酸味的水果,水果中所含的酸性物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低脂肪在血管壁內的沉積,幫助消化系統消化多余的脂肪,從而減低了肝臟的負擔,減少患脂肪肝的概率。
我們常見的酸味水果有橘子、山楂、葡萄等,肝臟不好的人群可以多食用這類水果。
3、多運動
多鍛煉也能養肝。
我們常說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對于護肝養肝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堅持鍛煉可以保持人體肝臟的基本活性,促進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同時還能促進身體各個器官、部位的相互協調。
“三少”——少酒、少氣、少熬夜
1、少酒
不管是何種酒,只要有酒精的酒,都會對肝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這是因為酒精被喝到肚子里之后,只有10%是在胃里消化,其他的90%都是要通過肝臟代謝的。而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會直接刺激、損傷肝細胞,所以您看成天喝酒的人,沒有一個肝是完全健康的。
2、少氣
中醫講“肝主謀慮,主疏瀉”。如果一個人郁悶了,慢慢會郁出病來,先從肝起,然后至膽至脾,至胃至生物鐘的嚴重紊亂。大到可能會導致人想不開,比如自殘、自殺等。
如果你的心里總是不痛快,或是發脾氣,就會讓肝氣橫逆,肝火旺盛,這些都會傷害到肝臟的健康,打破身體陰陽平衡的狀態。
如果郁悶了,找個朋友聊聊天,讓別人忙自己開導一下,長時間一個人生悶氣,不知聲,容易導致“肝郁”,使肝氣橫逆,肝陽上亢,傷害肝臟。
3、少熬夜
中醫講,“肝藏血”、“人臥則血歸于肝”。據中醫理論,在夜間23:00-3:00是肝膽經所在。此時人不能進入睡眠狀態,便錯過了養肝血的最佳時間,久而久之容易出現肝膽疾病。
而對已經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來講,已受損的肝細胞將難以修復,并有加劇惡化的可能。經常熬夜既會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又會影響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