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血壓和血脂的數值怎么看?
肝腎功能的評價指標有哪些?
同型半胱氨酸和葉酸的數值異常預示著什么?
如何綜合評估和管理自己的健康?
本周我們特邀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主治醫師陳常興醫生做“體檢常見指標解讀”的科普講座。陳醫生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以上問題,指出體檢指標數值異常與哪些疾病風險相關,并對如何預防這些疾病提供了一些保健知識。
血糖血壓血脂的解讀
1、血糖
糖尿病患者發生腦卒中、心臟病的概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3倍,發病越早,癥狀越嚴重,病死率越高。
空腹血糖是篩查糖尿病的常用指標,正常范圍在3.9-5.6mmol/L。當空腹血糖范圍在5.6-6.9 mmol/L時,稱為空腹血糖受損(簡稱IFG)。當范圍在7.8-11 mmol/L時,稱為糖耐量受損(簡稱IGT),即2h OGTT(2小時口服糖耐量試驗)。IFG或者IGT數值異常或是兩者兼異常時,糖尿病風險增高,或稱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超過5.6mmol/L,建議去內分泌科做進一步檢查。并根據專科醫生的建議,進行生活、飲食的干預或藥物的治療。
2、血壓
高血壓在我國發病率很高,70%的腦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與高血壓相關。如果血壓數值異常,應及早進行生活干預,去高血壓專病門診或者心內科就診。建議正常人每年至少測兩次血壓,以便早發現、早診斷。
高血壓分級
3、血脂
血脂異常易造成血液中的脂類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斑塊,即動脈粥樣硬化。空腹時各種成分的血脂含量,可以準確反映身體血脂代謝情況。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12mmol/L (120mg/dl):其過高是引起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總膽固醇<5.20mmol/L (200mg/dl):升高可造成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甘油三酯<1.7mmol/L (150mg/dl):高甘油三酯導致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大,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與發展,加重微血管病變,還可導致脂肪肝及肥胖癥。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91mmol/L (35mg/dl):對低密度脂蛋白有分解代謝作用,并可將周圍組織細胞中的膽固醇運輸到肝臟,再由肝細胞轉化后排出體外。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一種好的血脂,它的升高對機體起著保護作用。
肝腎功能指標解讀
1、肝功能
肝功能的常用指標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等。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主要存在在肝細胞中。正常值一般為男性<33U/L,女性<25U/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增高多見于肝膽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膿腫,脂肪肝,肝癌,膽囊炎,膽管炎等。而心衰腎衰所導致的肝臟瘀血,藥物引起的肝臟損傷,飲酒,進食油膩,勞累也會引起谷丙轉氨酶的升高。
2、腎功能指標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尿液,清除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常用的指標有肌酐,尿素氮和尿酸。
肌酐在臨床上作為評估腎小球濾過率的指標,正常值一般為男性:54-106umol/L,女性:44-97umol/L。肌酐的大幅度升高提示腎功能嚴重受損。只有腎臟嚴重障礙,肌酐才會出現升高,所以它不并不能作為一項評估早期腎功能損害的指標。而運動、素食等會對肌酐有輕度的影響。
尿素氮是人體蛋白質代謝的終末產物,由肝臟合成,主要由腎臟排泄。其正常值為2.9-7.5mmol/L。在腎功能損害的早期,尿素氮可能在正常范圍。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飲食、高分解代謝狀態、脫水等會引起尿素氮的升高;而肝臟疾病、低蛋白飲酒會導致尿素氮的降低。
尿酸是人體嘌呤的最終代謝物,主要在肝臟生成,可通過尿液排出。正常值為男性:210-420umol/L ,女性:150-350umol/L。尿酸的升高見于核酸代謝增強、排泄減少等疾病及高嘌呤飲食。尿酸升高,尿酸鹽沉積會導致痛風。尿酸升高可通過控制肉類攝入量,少吃動物內臟、海鮮、油炸食品等方式控制;少飲酒,多喝水,加快尿酸的排出。
同型半胱氨酸和葉酸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近來被認為與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的形成相關。其正常值在5-15umol/L。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主要原因有參與同型半胱氨酸代謝的酶遺傳缺陷或維生素輔因子缺乏;而藥物、吸煙、一些慢性內科疾病,或腎功能衰竭也會導致其指標升高。
高同型半胱氨酸>15umol/L,稱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腦血管疾病、冠心病、靜脈血栓栓塞癥的獨立危險因素。
葉酸和維生素B12的水平是同型半胱氨酸濃度的決定因素。葉酸的消耗與同型半光氨酸水平呈負相關。葉酸的正常值>5.4ng/L,如果小于該值,建議可以適量補充。同時葉酸也可以作為貧血的檢查指標。
綜合評估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態
定期體檢,早期發現異常情況
結合個人生活方式及疾病、用藥情況
重視家族、遺傳疾病史
全面解讀各項化驗、檢查
健康現狀的評估及健康風險的評價
不能忽視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的評價
嘉賓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