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坐著長途大巴車盤桓在海邊的公路上。突然想起來,今天應當寫一篇“新年獻詞”的。要寫給江蘇城市論壇公眾號的粉絲們,作為過去這一年的年終總結,也為未來寫下承諾和希冀。
去年此日,我也曾寫過一篇。如今想來未免寬泛,乃至泛泛而無所指。今天這篇文章,僅僅是想寫給“你們”,寫給喜歡這個公眾號的每一位讀者朋友。
此刻,在這個島嶼東部的郊縣,夜闌人靜,只有電視機里還傳出熱鬧或溫暖的聲響。我像往常一樣在這個時候打開電腦,登錄公眾號后臺。這一年的幾乎每一天,我都會從這里編輯并推送文章。風雨無阻,節假無休。而這一次,在這一年最后一天所要推送的這一篇文章,必須與以往有所不同。
是的,這是第一次真正寫給熱愛江蘇城市論壇公眾號的讀者們的一篇新年文章。正如這個公眾號的定位,在過去的這一年里已完全清晰,我們的內容究竟是給誰看的,我們是為誰服務的。公眾號的屬性一定是很清晰的,我常常這樣講述。
指向更加清晰,屬性更加專注,為喜歡的你們提供你們所喜歡的內容,這無疑是2016年這個公眾號做下去的最大前提和根本意義。
回顧這一年,300余次推送,數萬粉絲,無數閱讀量。其中,有許多熱門文章被多方轉載,卻未被標注來源,先前我們曾為此有所氣忿,但如今早已釋然。江蘇城市論壇就是要做好這樣的內容源,做好這一類內容的生產者;并且,在2016年要做得更好,推得更廣,讓更多的公眾號來轉載、加工我們的內容。這是江蘇城市論壇所擅長的;因為我們不僅僅是先行了一步,倘使從西祠討論版開始算起,我們已經先行了十年。我們有底氣、有能力做好這個內容源,海納百川而回歸瀚海。
回顧這一年,將素材管理的時間檢索限定在2015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最具人氣的年度十大熱門文章逐一展現。由楊衛澤事件而引發的深度評論文章,閱讀量超過七十萬,衍生的相關話題文章不計其數。江蘇重大區劃調整討論稿,閱讀量超過四十萬,甚至被省電視臺及其它媒體所引用報道。常熟軌道交通規劃前瞻,閱讀量超過二十萬,在當地網民微信朋友圈炸開鍋式的極速傳播開來。江蘇即將通過三所大學的信息披露,閱讀量超過二十萬,盡管淮大最終未能成功晉級,但相關媒體報道已是兩日之后。《江蘇特大城市減至2個,無錫為何被排除?》、《省管縣試點將到期江蘇三縣何去何從》,這兩篇文章同樣閱讀量驚人,同樣恰到好處地選擇了時間點,提出了各界關注的問題點,深入人心。
盤點這一年,所有的熱門文章,所有的閱讀人數,即便加在一起,亦并不如我們公眾號的粉絲的一句話來得更美好。2015年11月8日,我在我的私人微信朋友圈里貼過這樣一段話:早上有個朋友加我微信,說昨天的江蘇城市論壇公眾號沒有更新,一定是有事吧。其實昨晚是見了一位老朋友,也是很多年前就在西祠關注江蘇城市論壇,但素未謀面,這次他從浙江回來,約見了聚會,大家就喝多了。之前也有個朋友曾說,每晚十二點前必看我的公眾號,看完睡覺。一直以來的堅持,我也只是因為興趣。感謝每一位對我們的討論版、公眾號所提供的內容感興趣的朋友。
盤點這一年,如果說除了粉絲們的期待與熱愛,尚有其余值得在意的事情,那么一定是走向線下這一步。2015年10月28日,我們第一次公眾號粉絲聚會在南京舉行。來自省內外多個地區數十名網友,齊聚南京,共話江蘇。
回顧是為了更好地期待。盤點是為了更專注的服務。
展望2016年,江蘇城市論壇公眾號要將線上內容做到極致,將線下服務逐步實現。搭建一個更好的平臺,一個面向未來的積極向上的江蘇人群互動與內容互動的興趣群組。這是對新年的承諾,也是對未來的希冀。
希冀2016年,即便如2015年那般道路崎嶇,波折叢生,我們仍是充滿希冀;只因至少還有你們的期待。
期待2016年,只為更好地感謝江蘇城市論壇公眾號的每一位粉絲。有你們的關注和熱愛,才有此時此刻對新的一年的更美好的期待!
2016,新年快樂!
劍俠2015年12月31日于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