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傷源流 色欲傷,精氣神病也。說以三者相因,不能離貳,嘗考養生家言,精能生氣,氣能生神,榮衛一身,莫大於此。養生之士,先寶其精,精滿則氣壯,氣壯則神旺,神旺則身健,身健而少病,內則五臟敷華,外則肌膚潤澤,容顏光彩,耳目聰明,老當益壯矣。此養生者以精氣神為主,而尤以精為寶也。又按醫家言,氣者神之祖,精乃氣之子,氣者精神之根蒂也。又言,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故曰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此醫者亦以精氣神為主,而尤以精為寶也。然則欲神之旺,必先使氣之充,欲氣之充,必先使精之固。男女居室,雖生人之大欲所存,為圣王所不能禁,然使行之有節,保之有方,陰陽交接之間,亦何至受傷,何至受傷而成病。其所以受傷者,乃淫欲無充之故也。《靈樞經》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為膏,內滲入於骨空,補益髓腦,而下流於陰股。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下,過度則虛,虛則腰背痛而脛酸。《真詮》云:五臟各有藏精,并無停泊於其所。說人未交感,精涵於血中,未有形狀。交感之後,欲火動極,而周身流行之血至命門,而變為精以泄焉。故以人所泄之精,貯於器,拌少鹽酒,露一宿,則復為血矣。據此,則知血者,五谷之津液所充。而精者,又人身之血所由以化。精顧不甚重歟,而猶謂可或傷歟。且夫欲之不可縱也,良非無故。《養生書》曰:凡覺陽事輒盛,若一度制得,則一度火滅,一度增油。若不能制,縱欲施瀉,即是膏火將滅,更去其油,不可不謹自防也。觀於添油滅火之論,人 精傷無度,而其為病,且有不可勝言者。詎第如《靈樞經》云脛酸
腰痛而已乎。若夢遺,若滑泄,若尿精,若白淫,若漏精,種種名狀,不可指屈,而其後必至 然羸瘦,漸成癆瘵。若水流下,不可收挽。若火燎原,不可救滅。此無他。精傷則氣餒,氣餒則神散,合精氣神而皆為病,故即精氣神而不能葆也。即精氣神而不能葆,故極精氣神所生之病,益復戕其精氣神而無不委頓,以至於死也。嗟乎,色欲之為害,一至於此。而其詳有可得而言者,其或心火旺,腎水衰,心有所欲,速於感動,疾於施泄歟(宜大鳳髓丹、金鎖思仙丹)。其或君火偶動,相火隨之,而妄思淫泄歟(宜黃連清)。其或
陰虛火動,夜必成夢,夢則多泄,泄則愈虛,虛則愈夢歟(宜保精湯、鹿角散)。其或少壯氣盛,情欲動中,所愿不遂,意淫於外,致成夢泄歟(宜豬苓丸)。其或經絡熱而焚燎,心經熱而恍惚,閉目即若有見,無夜不夢,無夢不泄歟(宜清心丸)。其或始由房勞太甚,精傷竅滑,無論夢與不夢,合目即遺歟(宜樗根皮丸)。其或肝腎兩傷,精氣衰弱,脈象空虛,悲愁欲哭,面色夭白,為脫精脫神歟(宜巴戟丸、固精丸)。其或陽虛精脫,未交先泄,或乍交即泄,滑瀏不禁歟(宜芡實丸、鎖陽丹)。其或無故精流不止,日夜皆然,其屬危急歟(宜秘元丹、約精丸)。其或房勞邪術,損傷腎氣,莖中時痛時癢,白物隨溲而下,或陰莖挺縱不收,名為白淫歟(宜先服瀉心湯以降心火,次服白龍丸以補腎元)。其或濕熱傷脾,脾多痰積,下滲而遺泄歟(宜樗根白皮丸)。其或腎陽虛微,精關滑泄,自汗盜汗,夜多夢與鬼交歟(宜豬腎丸)。其或元氣虛寒,精滑不禁,大腑溏泄,手足厥冷歟(宜陽起石丸)。其或莖強不痿,精流不住,常如針刺,捏之則痛,病名強中,為腎滯隔疾歟(宜韭子煎)。其或大吐大泄後,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交接後,小腹腎痛,外腎搐縮,冷汗出,均為脫陽危癥,須臾則不救歟(宜先以蔥白炒熱熨臍,後服蔥白酒)。其或腎臟精氣虧,相火易動難制,致夢遺精濁,煩勞即發,頻年不愈歟(宜凎滄? Y)。其或腎中有火,精得熱而妄行,頻頻精泄,不寐心嘈,久必成腎消之癥歟(宜清腎湯)。其或陰氣走泄,濕熱乘虛下陷,墜自腰中,至囊環跳膝說諸處,可見久遺八脈皆傷歟(宜先服豬苓湯以清濕熱,後服湖蓮丸以固真元)。其或神傷於上,精敗於下,心腎不交,久傷精氣不復歟(宜先服叁術膏,接服寇氏桑螵 散以寧神固精,收攝散亡,乃澀以治脫之法)。其或暑濕熱郁,脾胃受傷,色黃,神倦氣餒,致成遺泄癥歟(宜歸脾湯去黃儀、桂圓,加龍骨、益智仁)。其或陰精走泄,陽不內依,欲寐即醒,心動震悸,氣因精奪歟(宜青花龍骨湯)。其或讀書夜坐,陽氣上升,充塞上竅,痰多鼻塞,能食,上盛下衰,寐則陽直降而精下注,有夢而泄歟(宜補心丹)。其或真陰損傷,而五志中陽火,上燔為喉嚨痛,下墜為遺,精髓日耗,骨痿無力,日延活槁歟(宜早服補心丹,晚服桑螵 散)。其或知識太早,精血未滿而泄,必關鍵不攝,始而精腐變濁,久則元精滑溢,口咸氣脹歟(宜六子丸)。其或屢因嗔愁,肝陽升則上涌,氣沖心熱,嗆咳失血,墜則遺精,暮熱晨汗,脈象虛數,為陰陽樞紐失固歟(宜攝真湯)。其或腎氣失納,陽浮不肯兲? A致諸氣皆升,絡血隨氣上溢,肉俽心悸,頭面熱,四末汗,兩足跗腫冷,走動吸短欲喘,多夢而遺,由精傷以及神離氣怯歟(宜葆真止泄丸)。凡若此者,固皆色欲過度,少陰受傷,甚而連及各臟腑所生病也。雖然,色欲之傷雖先及腎,而其原實由於心與肝,何言之?丹溪曰:主閉藏者,腎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臟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屬於心。心,君火也,為物所感,則易動,心動則相火亦動矣。丹溪此言,直窺乎好淫者之隱而言之也。說人當交接之先,未嘗不由心動者,心一動,相火遂翕然而起,相火起,精氣之涵畜於中者,亦一時暗動,迨至交接,則傾倒而出之。而精藏少減,於此知節,或隔部久再行,精藏之少減者,亦已充滿,雖交無傷。若不知節,日日行,甚或日幾度行之,則精之涵畜於內者,有去無來,而精藏空虛矣。如是而腎有不傷者乎。腎既傷,則水之涸者火益盛,腎家龍火會合,肝家雷火燔灼,真陰煎熬血液,由是而潮熱而骨蒸,而活槁,而羸瘦,而尷怯,變生種種,年壽日促矣。且不特此也。初因君火不寧,久則相火擅權,精元一於走而不固,精藏中容或有留剩,及日夜所息,谷食所滋者,雖不交會,亦暗流而疏泄。或因夢寐而遺,或因小便而出,或因聞見而流,即精之受傷,益致精病,所謂傷者是也。說至此,精遂涸而不能復,氣遂餒而不能充,神遂渙而不能聚矣。吁,其可慨哉。是故知命惜身著,必當知精為一身之寶,而節欲以儲之。經頌曰:道以精為寶,寶時宜秘密,施人即生人,留己則生己,結嬰尚未可,何況空廢棄,棄損不覺多,衰老而命墜。此言精之不可妄去也。欲不妄去其精,舍節欲何由哉。且夫欲之當節,自少至老,莫水皆然,而尤要者,則惟幼少與衰晚二候。孔子曰: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說以人當十五六時,情竇乍開,欲火萌動,若有所遇,而此心之勃不能已者,乘其血氣之初旺,往往有溺而不返之憂,由是而縱情逞意,日喪其寶,將初旺之血氣,不但無極旺之時,且於是而日耗,而百疾生矣。故《養生書》曰:男子二八未泄之時,其一身之精,通有一升六合,此其時成數也,稱得一升,積而滿者至三升,損而喪之者不及一升。精與氣相養,氣聚則精盈,精盈則氣盛,精盈氣盛則神足。人年十六後精泄,凡交一次,則喪半合,有喪而無益,則精竭身慮。故欲不節則精耗,精耗則氣衰神悴而病至,病至則身危。噫,精之為物,其人身之至寶乎。觀於此言,益可知二八精通之後,即宜謹守其身矣。況於未至二八,精氣尚澀,而可逞心淫蕩乎。夫壯盛之年,其當謹慎色欲,不必言矣。《內經》曰:人生八八數,精髓竭,當節其欲。說以人至五十始衰,六十則更衰,定當閉精勿泄,以養天和,由是生氣強固而能長久,此至人之道也。倘宜節而不知節,當絕而不能絕,腎精不固,以至神氣減少者,五臟皆有精,勢必連及他臟。而肝精不守,目眩無光矣。肺精不足,肌肉瘦削矣。心精不充,昏冒恍惚矣。脾精不堅,齒發脫落矣。豈非以腎臟主水,受諸臟之精而藏之,為都會關司之所。故腎精耗,則諸臟之精亦耗。腎精竭,則諸臟之精亦竭歟。故《養生書》曰:人年四十以下,多有放恣,四十以上,即頓覺氣力衰退,衰退既至,眾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若年過六十,有數旬不得交合,而意中平平者,自可閉固也。觀於此言,益可知年近衰晚,即當秘密其精而勿失矣,況推之七十八十,而可弗慎惜其身命乎。雖然,精之具足於身著,固貴節欲以保之矣。而所以保之之要,又當審乎煉精之訣,補精之味。《真詮》曰:煉精者,全在腎家下手,內腎一竅名玄關,外腎一竅名牡戶,真精未泄,乾體未破,則外腎陽氣至子時而興。人身之氣,與天地之氣兩相吻合,精泄體破,則吾身陽生之候漸晚。有丑而生者,次則寅而生者,又次則卯而生者,有終不生者,始與天地不相應矣。煉之之訣,須半夜子時,即披衣起坐,兩手搓極熱,以一手將外腎兜住,以一手掩臍,而凝神於內腎,久久習之,而精旺矣。又曰:《內經》言精生於谷,又言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然 郁之味,不能生精,惟恬澹之味,乃能補精。洪范論味,而曰稼穡作甘,世間之味,惟五谷得味之正,但能淡食谷味,最能養精。凡煮粥飯,而中有厚汁滾作一團者,此米之精液所聚也,食之最能生精,試之有效。《真詮》之言煉精補精,是殆於節欲保精而外,又得所以養精生精之妙矣。人果遵而行之,亦何患精之不充乎。精之既充,更何患氣之不壯,神之不固乎。(此篇當與遺泄淋濁虛癆等篇叁看)。 "脈 法〔 《脈訣》曰:遺精白濁,當驗於尺,結芤動緊,二癥之的。《脈經》曰:澀脈為精血不足之候,丈夫脈澀,號曰傷精。《醫鑒》曰:微澀傷精。 "色欲傷原由癥治〔 《靈樞》曰:恐具 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廢痿厥,精時自下。又曰:精脫者
耳聾。《內經》釋曰:腎藏天一,以慳為事。志意內治,則精全而澀。若思想外淫,房室太甚,則固有淫佚不守,輒隨溲尿而下。仲景曰:失精家,小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亡血失精,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黃庭經》曰:急守精室勿妄泄,閉而寶之可長活。《集要》曰:西番人多壽考,每夜臥,常以手掩外腎令溫暖,此亦一術也。《直指》曰:邪容於陰,神不守舍,故心有所感,夢而後泄也。《本事》曰:夢遺不可作虛冷,亦有經絡熱而得之。嘗治一人,至夜脊心熱,夢遺,用珍珠粉丸、豬苓丸,遺止,而終服紫雪,脊熱始除,清心丸亦佳。又曰:腎藏精,說腎能攝精氣以育人倫者也。或育或散,皆主於腎,今腎氣衰,則一身之精氣,無所管攝,故妄行而出不時,豬苓丸一方,正為此設。《入門》曰:夢遺全屬心。說交感之精,雖常有一點白膜裹藏於腎,而元素以為此精之本者,實在乎心,日有所思,夜夢而失之矣,宜黃連清心飲。又曰:夢與鬼交而泄精,亦曰夢遺,專主於熱,用知、柏、牡蠣、蛤粉。若損傷氣血,不能固守而夢遺者,當補以八物湯吞樗根皮丸。又曰:其不御女漏者,或聞淫事,或見美色,或思想不遂,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而精自出者,謂之白淫,宜乎滲漏而不止也,宜加減珍珠粉丸。又曰:欲心一動,精隨念去,莖中癢痛,常如欲小便然,或從小便而出,或不從便出而自流者,謂之遺精,比之夢遺尤甚,八物湯中吞珍珠粉丸。又曰:少時欲過,陽脫而遺泄者,宜金鎖正元丹。戴氏曰:夢遺精滑,皆相火所動,久則有虛面無寒也。又曰:不因夢而自泄者,謂之精滑,皆相火之所動也,宜巴戟丸、補真玉露丸、固精丸、鎖陽丹。《正理》曰:日啖飲食之精熟者益氣,此生於谷,故氣從米。人身之中,全具天地陰陽造化之氣,人年三十而氣壯,節欲少勞,則氣長而緩。多欲勞倦,則氣少而短。氣少則身弱,身弱則病生,病生則命危。《綱目》曰:夢遺屬郁滯者居大半,庸工不知其郁,但用澀劑固脫,殊不知愈澀愈郁,其病反甚。嘗有一男子夢遺,醫與澀藥反甚,先與神芎丸大下之,卻服豬苓丸遂痊,可見夢遺屬郁滯者為多也。又曰:一人虛而泄精脈弦大,服諸藥不效,後用五倍子一兩、白茯苓二兩為丸,服之而愈。五倍澀泄之央,敏於龍骨、蛤粉等類也。《醫鑒》曰:童男陽盛,情動於中,志有所慕而不得遂,成夜夢而遺精,慎不可補,清心乃安,朝服清心蓮子飲,喜服定志丸,無不愈者。治色欲傷方四十一 大鳳髓丹 "心火〔 炒黃柏二兩砂仁鹽水炒一兩 甘草五錢 熟半夏 豬苓茯苓 紅蓮須 益智仁各二錢五分 上為極細末,用鹽水和丸,梧子大,空心,糯米飲吞下五十丸,或七十丸效。一名封髓丹。 金鎖思仙丸 "又〔 蓮須 蓮子芡仁 等分,金櫻子膏丸,空心,鹽湯下三十丸,月後見效,即不走泄。如久服,精神固,能成地仙。 黃連清心飲 "君相火〔 黃連 生地 當歸 甘草 酸棗仁 茯神 遠志 人叁 蓮肉 等分,每粗末五錢,水煎。 保精湯 "陰虛〔 川芎 當歸 白芍 地黃姜汁炒 麥冬 酒黃柏 蜜知母姜黃連 童便炒山梔 姜炭 熟牡蠣 萸肉各五分鹿角散 "又〔 鹿角屑 鹿茸各一兩 茯苓七錢半 人叁 茯苓 川芎 當歸桑螵 補骨脂 ? s骨 韭子酒浸一宿焙各五錢 柏子仁 甘草各二錢半 每服五錢,加姜五片,棗二枚,粳米百粒,水煎,空心服。 豬苓丸 "少壯〔 半夏一兩,豬苓末二兩,先將一半炒半夏令色黃,不令焦,出火毒,只取半夏為末糊丸,候乾,再用前豬苓一半同炒微裂,入砂鍋內養之,空心,溫酒或鹽湯下三五十丸。說半夏有利性,而豬苓導水,即腎閉導氣使通之意。一名半苓丸。半夏用生而大者,礬水浸三宿,曬乾,破如豆大。 清心丸 "經絡熱〔 黃柏一兩為末冰片一錢 蜜丸,每十五丸,空心,麥冬湯下。 樗根皮丸 "竅滑〔 樗根白皮炒為末,酒糊丸,然此性涼而燥,不可單服,以八物湯送下為佳。 八物湯 "又〔 人叁 白術 茯苓甘草 川芎 當歸 白芍 熟地各一錢二分一名八珍湯。 巴戟丸 "肝腎〔 巴戟 肉蓯蓉五味子 菟絲子 人叁 白術 熟地 補骨脂 茴香 覆盆子 龍骨 牡蠣 益智仁等分,蜜丸,每三十丸,米飲下,日二服。虛甚八物湯下。 固精丸 "又〔 黃柏 知母各一兩牡蠣 芡實 連須 茯苓 遠志各三錢 龍骨二錢 山萸五錢 山藥糊丸,朱砂為衣,空心鹽湯下五十丸。 芡實丸 "陽虛〔 芡實五百個 七夕蓮花須 萸肉各一兩 沙蒺藜五兩 覆盆子二兩 龍骨五錢 蜜丸,空心,蓮肉湯下六七十丸。 鎖陽丹 "又〔 桑螵 三兩 龍骨茯苓各一兩 糊丸,茯苓鹽湯下七十丸。 秘元丹 "精流〔 龍骨酒煮焙 靈砂水飛各一兩 砂仁 訶子小者煨取肉各五分 糯米糊丸,溫水下十五丸,加至三十丸。 約精丸 "又〔 韭子霜後采者一斤酒浸一宿焙 龍骨二兩 酒調糯米粉丸,空心,鹽湯下三十丸。 瀉心湯 "房勞〔 黃芩二兩 黃連生地 知母各一兩 甘草五錢 每粗末五錢,水煎服。一名黃連瀉心湯。 白龍丸 "又〔 鹿角 牡蠣各二兩生龍骨一兩 酒糊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下三五十丸,大能固精。 樗根白皮丸 "濕熱〔 炒韭子一兩炒白芍五錢 鹽黃柏 鹽知母 ? d蠣各三錢 白術 枳實 茯苓 升麻 柴胡各二錢神曲糊丸,空心,鹽湯下五十丸。 豬腎丸 "陽虛〔 豬腎一枚,去膜,入附子末一錢,濕紙包煨熟,空心食之,飲酒一杯,不過三五服效。 陽起石丸 "虛寒〔 陽起石? @鐘乳粉各等分 酒煮附子末 面糊丸,空心,米飲下五十丸,以愈為度。 韭子煎 "莖強〔 家韭子 破故紙各一兩 每末三錢,水煎服,日三即住。 蔥白酒 "脫陽〔 蔥白三七莖,打爛用酒煮灌之,陽氣即回。 凎滄? Y "煩勞〔 熟地八兩川斛膏 線膠各四兩 湖蓮 芡實各三兩麥冬茯神 五味 沙苑子各二兩 遠志一兩 金櫻膏丸。 清腎湯 "腎火〔 焦黃柏 生地天門冬 茯苓 ? d蠣 炒山藥 湖蓮丸 "固真〔 熟地 五味 芡實 茯苓 湖蓮 山藥 叁術膏 "心腎〔 人叁 白術 熬膏,米飲送下。 桑螵 散 "又〔 人叁 茯神 遠志 菖蒲 桑螵 龍骨 龜板 當歸 歸脾湯 "暑濕熱〔 人叁 白術茯神 棗仁 龍眼肉 黃儀 當歸 遠志木香 炙草 生姜 大棗 青花龍骨湯 "氣奪〔 龜板去墻削光一兩 桑螵 殼 青花龍骨飛各三錢 抱木茯神三錢二分 人叁 當歸各一錢。 補心丹 "讀書〔 人叁 丹叁 元叁 天冬 麥冬 生地 茯神 遠志 棗仁當歸 朱砂 菖蒲 桔梗 柏子仁 五味子 六子丸 "識早〔 生菟絲子粉 蛇床子 覆盆子 沙苑子 家韭子 五味子鰉魚膠丸。 攝真湯 "嗔怒〔 魚鰾 生龍骨桑螵 芡實 茯苓 五味子 秋石沖服。 葆真止泄丸 "陽浮〔 水煮熟地人叁秋石拌 龍骨 杞子 五味子 山藥茯神 牛膝炭 桂枝龍骨牡蠣湯 "失精〔 桂枝龍骨 牡蠣 白芍 生姜各三兩 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水七升,煮三升,分三服。 珍珠粉丸 "夢遺〔 黃柏新瓦上炒赤 真蛤粉各一斤 真珠三兩 水丸,空心,溫酒下百丸。法曰:陽盛乘陰,故精泄,黃柏降心火,蛤粉澀而補腎陰。易老方無真珠。 紫雪 "又〔 黃金 寒水石 石膏 滑石 磁石 升麻 元叁 甘草 沉香木香 丁香 樸硝 硝石 朱砂 麝香 犀角 羚羊角 加減珍珠粉丸 "又〔 黃柏半生半炒 蛤粉各三兩 滑石二兩 樗根皮一兩乾姜炒褐色 青黛各五錢 神曲糊丸,空心酒下七十丸。 此方黃柏降心火除濕熱。蛤粉咸補腎。滑石利竅。樗皮大燥濕熱。青黛解郁降火。乾姜斂肺氣,下降生陰血,鹽制,炒微黑用之。 金鎖正元丹 "少時〔 補真玉露丸 "陽虛〔 茯苓 龍骨韭子酒炒 菟絲子酒浸煮 等分,蜜丸,空心,酒或鹽湯下五十丸,後以美膳壓之,宜火日修合。 神芎丸 "下藥〔 定志丸 "虛泄〔 人叁 茯苓 茯神各三兩 菖蒲 遠志各二兩 朱砂一兩半為衣,蜜丸,米湯下五七十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