馓子是少數民族的特色油炸食品。香脆,有嚼勁,口感好,尤其是小孩,特別喜歡吃,在我們當地回族快過年的時候做的特別多,馓子我們平時不做的,只有快過年的時候做,自己做的不好,叫上回族阿姨手藝好的人,給我們教著做散子,馓子做法其實特別簡單,只要你把面和好,揉光滑醒好。就可以做成像珍珠一樣泡泡的美味的馓子。那馓子揉面揉多久合適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1、要想炸出馓子,光滑脆有嚼勁,還要起泡泡,一定要用高筋粉,就是在500克的高筋面粉中,加入2個雞蛋,6克的鹽,還有150克的食用油。
2、加入好的面粉,大約需要100克左右的水,面盡量和軟一點,慢慢的加水,用筷子攪拌成絮狀,攪成沒有干面粉的后,揉成光滑的面團,頭一次醒發1個小時。在揉光以后再醒半個小時,反復做上三次,要讓馓子的面光滑能拉開,一定要揉光滑細膩。
3、面團醒好之后,案板上抹上油,取出面團,壓成圓餅,從中用手指捅一個洞,雙手捏兩圈,然后搓成非常細的長條,越細越好,把搓成的長條,慢慢盤在盆子里,一層一層的抹上油,蓋上濕布醒發,醒發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4、鍋里倒入油,用小火熱油,把手張開,然后把醒發好的長條纏繞到手上,一個馓子繞十幾圈左右,繞好后往兩邊慢慢扯開,不能扯斷,扯細以后,用筷子撐起來,等油燒后,用兩只筷子慢慢的下入鍋里,等油溫起來對折,取出筷子,炸至兩面金黃即可,一盤色澤金黃,香脆可口的嗓子就做好了。
溫馨提示:搓面條的是一定要搓均勻。如果搓不均勻,在油炸的時候,上色不不均勻顏色不好看, 炸馓子要用專業長筷子,以免手燙傷。
我是水晶色的美食,做家常面20年,自己對吃的特別挑剔,每一道菜必須做到色香味俱全,也經常研究怎樣把美食做好,一家人特別喜歡我做美食 ,如有喜歡小編的文章,請點贊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