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6歲兒子面前,連捅自己7刀:每一個崩潰的媽媽背后,都有一個越位的婆婆和缺位的丈夫
來源 | 男孩派原創
安徽的鄧女士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平時免不了會有些矛盾。這天,6歲的兒子調皮搗蛋,鄧女士一直提醒警告都沒有效果,一氣之下,鄧女士便把他揍了一頓。婆婆一看寶貝孫子被打,又心疼又氣憤,于是對鄧女士出言責怪。本就情緒不好的鄧女士被婆婆一頓罵,更是窩著一肚子的火氣和怨氣。再看兒子,一邊拿眼睛盯著自己,像仇人一樣,一邊張大了嘴嚎啕大哭。感到身心俱疲的鄧女士,一時無法平復情緒,順手拿起身旁的水果刀,狠狠地往自己身上扎去。接診的醫生完全不敢相信,這7刀是鄧女士自己所為,他認為,一般的人扎了2刀就不敢再往下扎了。《超級育兒師》里曾經出現過一位差點被兩個孩子逼瘋的媽媽。她總是因為兩個孩子的爭吵打鬧而大發雷霆,最后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家里不僅有兩個頑皮的孩子,還有一個天天下班在家煲電話粥,什么都不管,開口閉口就指責太太做的不夠好的老公。老公對育兒師說:“沒結婚之前,她是一個特別溫柔而有個性的女子,但自從有了第一個孩子,她變得如此地不可理喻。” 育兒師對于老公的說辭,毫不客氣地一針見血:“因為你什么都不管,一開口就是指責,你們家就是喪偶式育兒,你太太不是被孩子折磨的,而是被你逼瘋的。”對自己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越位婆婆和兩手一攤與我無關的缺位老公。她嘆息:本以為婆婆還年輕,又愿意幫忙帶孩子,自己肯定省心不少。沒想到,自從婆婆住進家里后,矛盾越來越多,甚至和老公的感情生了罅隙。朋友剛懷孕的時候,婆婆就被老公從老家接過來照顧她。婆婆不滿意她每天都要吃水果、喝牛奶,說自己的兒子賺錢不容易,要省著點花。有時候,晚上她餓了,不好意思吵婆婆,便會叫老公起來弄點吃的。沒想到,婆婆聽后當即又抹眼淚又擺手,抽抽噎噎地說她養大兒子不容易,結果娶了媳婦就忘了娘。朋友也想過,時代不一樣,老一輩的人有老一輩的思想,多遷就就沒事了。孩子穿什么衣服,吃什么奶粉,婆婆要管;
自己隨便買件什么東西,婆婆也要管;
買回來的東西,婆婆一定要查看價錢,稍微貴一點就數落她大手大腳不積財;
……
原本體貼她辛苦夜里主動哄娃,現在推說工作太累直接搬離臥房;原本下班早早回家共同帶娃,現在常說加班應酬,往往凌晨才推開家門;原本還會幫著捶捶背揉揉肩,現在一聽到她喊累就說矯情;原本夫妻溝通不是問題,現在張口就是“我媽幫著帶娃做家務,她容易嗎?”而婆婆的主權意識也越來越明顯,這是我兒子的家,也是我的家,我說了就算。朋友覺得自己無法忍受婆婆對她生活的入侵,在和老公長談之后,決定送婆婆回老家,再請個保姆帶孩子。還好,朋友的老公還算拎得清,軟硬兼施把老媽子送走了。不得不承認,夫妻不和、家庭不睦最常見原因,就是婆婆越位。沒有界限感的婆婆,不懂拒絕的兒子,遲早會把溫馨美好的婚姻,變成硝煙四起的角斗場。日劇《坡道上的家》,就揭露了丈夫缺位對妻子造成的傷害不可估量。一個新手媽媽安藤水穗,親手把自己剛出生8個月孩子放入裝滿水的浴缸,然后眼睜睜地看著他失去生命。
在鄰居眼中,安藤水穗和普通的媽媽一樣,孩子會哭鬧,她發脾氣時會大吼大叫……從周一到周五,孩子都是媽媽自己一個人帶,但是自己在雙休日會幫著帶;他覺察到了妻子生完孩子后,情緒可能出了問題,但他為妻子做的只是口頭加油:“所有人都是這么過來的,你也肯定能做到。不要這么悲觀,再加把勁吧!”可是,從始至終,他也沒有調和兩個女人之間的關系,而是任由母親對自己的妻子各種指責和挑剔。當心力交瘁的安藤水穗請走婆婆,獨自扛起帶娃重擔時,那個最應該負起責任的男人不但不回家幫忙,不給妻子一些鼓勵和安慰,而是各種埋怨……母親婚后堅持工作,就是狠心不管孩子;不工作,就是一無是處的家庭主婦。孩子出生,男人只是多了一個稱呼;可母親卻要面臨無數手心腳亂的場景和數十年如一日的循環往復。很多媽媽看似習以為常的生活,其實都藏著如山呼海嘯般的崩潰。有些媽媽靠著強大的信念獨立支撐了下來,有些媽媽最終被打倒被擊潰,也許傷害自己,也許傷害孩子。孤軍奮戰的媽媽,很容易充滿焦慮,而這份焦慮的最終出口,最終會化為對孩子窒息的愛和不斷的控制。
會有很多人不斷對你說,你已經結婚了,要以家庭為重;你已經當媽媽了,一切都要以孩子為重。所有的委屈辛苦,都會被一句“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而呑沒。生為女人,你要早點生孩子,生完孩子要辭職帶孩子,你要照顧公婆的心情,體諒丈夫的辛苦,打理家務,知理懂事……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卻很少有人覺知自己當下幸不幸福。臺灣心靈作家黃淑文說:“只要活出你自己要給孩子的典范,孩子自然會成長為他們所看見的人。只有媽媽幸福了,孩子才能幸福;只有媽媽做自己,孩子才能做自己。而一個幸福的媽媽,必然有一個不缺位的丈夫和一個不越位的婆婆。在擁有邊界,充滿愛的家庭里,才能重塑一個不錯位、擁有自我的妻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