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巴菲特在2008年持倉比亞迪。如果以7月11日比亞迪港股收盤價306.8港元計算,巴菲特所持股份價值約為690億港元(約合87.9億美元),投資回報率超過38倍。
2、巴菲特對中國公司的第一筆投資始于2002年港股的中國石油(00857.HK)。到2007年下半年,巴菲特以40億美元的價格將中國石油股票盡數拋售,獲得大約700%的超額收益。
3、2021的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表示,中國取得的成就是令人驚嘆的。“如果展望未來30年,還會有更多中國企業出現在全球最大的20家公司名單中”。
————————
一則減持傳言,讓比亞迪股價暴跌近12%,也再次證明了巴菲特的“股神力量”。
鳳凰網《風暴眼》了解到,巴菲特對中國公司的第一筆投資始于2002年的港股中石油。此后20年間,巴菲特投資的中國企業雖然數量不多,但幾乎每次都賺得盆滿缽滿。
從2002年到2022年,巴菲特曾多次公開表示十分看好中國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持樂觀態度,認為將有更多中國企業進入全球最大的20家公司名單中。
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被傳遭巴菲特減持,比亞迪港股暴跌近12%
2022.7月12日早盤,比亞迪A/H股雙雙暴跌,A股跌超5%,港股更是一度跌超11%。
股價的異動可能是受一則消息影響。港交所CCASS數據顯示,比亞迪股份(1211.HK) 有225,234,363股于7月11日被轉讓給花旗銀行。
市場人士從轉讓規模猜測,這些股份有可能來自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2022.7月12日上午,比亞迪內部人員向鳳凰網《風暴眼》回應稱:根據香港聯交所及證監會相關規則,大股東減持需進行權益申報,查閱香港聯交所權益披露平臺,未顯示減持信息,公司目前經營一切正常。
但比亞迪的回應似乎并未能讓股價止住跌勢。截止7月12日收盤,比亞迪港股股價為270.2港元,跌11.93%;A股股價為309元,跌4.72%。
而此前6月28日,比亞迪港股股價曾創下歷史新高,報333港元/股。更早之前的6月10日,比亞迪A股價也曾創下歷史新高,盤中股價最高達350元/股,市值首次突破萬億元。
股價大漲的背后,或許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的走高。根據銷量快報,截止今年6月,比亞迪累計銷量為641350輛,累計同比增長314.9%。
但近來比亞迪二級市場的“熱浪”似乎有所回落,截止12日收盤,比亞迪A股和H股的股價已經連續三日下跌。wind數據顯示,目前比亞迪估值歷史分位點為90.78,PE(TTM)為248.75。
持倉比亞迪14年,巴菲特收益翻了38倍
公開信息顯示,巴菲特于2008年以每股8港元價格買入2.25億股比亞迪港股股票,總價約18億港元(按當時匯率約不超過2.5億美元),14年來持倉一直未變。
據媒體報道,當年曾有股東在股東會上問巴菲特,為何會投資比亞迪,巴菲特把問題推給了副董事長查理·芒格,并說“芒格是我們比亞迪投資案的專家”。
事實上,在比亞迪的投資案例中,查理·芒格起到了非常關鍵的因素。在CNBC的訪談中,巴菲特回憶道:“投資比亞迪不是我的決定,也不是我的投資團隊的決定,而是有一天查理·芒格打電話給我說'我們必須投資比亞迪’。”
在回答股東有關比亞迪的問題時,芒格表示:“電池在未來將是必不可少的資源,比亞迪在生產電池的同時也生產整車的幾乎全部部分。”
根據比亞迪最新披露的前十大股東信息顯示,巴菲特創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100%控股的WESTERN CAPITAL GROUP LLC(西部資本集團有限公司)為比亞迪第四大股東,持股數為2.25億股,持股比例為7.73%。
持倉14年來,受益于比亞迪股份市值的一路猛漲,巴菲特的收益也水漲船高。如果以7月11日比亞迪港股收盤價306.8港元計算,巴菲特所持股份價值約為690億港元(約合87.9億美元),投資回報率超過38倍。
投資中企20年,巴菲特賺了還是賠了?
盡管已經被股神持倉了14年,但比亞迪卻并非巴菲特投資的第一家中國企業。
《風暴眼》了解到,巴菲特對中國公司的第一筆投資始于2002年港股的中國石油(00857.HK)。這也是21世紀以來,巴菲特第一次買入石油股。
根據巴菲特2007年的致股東信,2002年至2003年期間,伯克希爾共計支出約4.88億美元購入1.3%的中國石油港股股票,一舉成為了中國石油第三大股東。
此后數年內,原油價格處于上行通道中,作為中國最大的石油生產企業,中國石油也受益于油價上漲而市值持續上升。
到2007年下半年,中國石油市值達到2750億美元。這一年,巴菲特以40億美元的價格將中國石油股票盡數拋售,獲得大約700%的超額收益。
據第一財經報道,巴菲特在當年的致股東信中寫道:與其他大型石油公司比較后,我認為股價已經達到了自己的預期。
這一筆投資當時也引起市場對中國石油價值的熱烈討論,也讓更多的人好奇巴菲特是用什么方式選取投資標的。對此巴菲特的答案十分簡單:“看財報。”理由是:“夠便宜。”
在賣掉中石油股票的同一年,巴菲特還罕見的在中國大連投資興建了一家制造業企業。
大連市政府官網信息顯示,2007年10月24日,總投資額2785萬美元的IMC國際金屬切削(大連)有限公司在大連開發區隆重開業。該公司由巴菲特控股的IMC集團投資興建,當時巴菲特還親自出席了開業儀式。
根據當時的報道,該公司注冊資本1200萬美元,主要為航空、汽車、模具、機械加工等行業提供高品質的切削刀具,預計年產量200萬件,年產值約3億元人民幣。達產后將成為IMC集團在亞洲最大的宇航及汽車工業用專用刀具生產基地。
《風暴眼》查詢天眼查數據發現,IMC國際金屬切削(大連)有限公司目前仍為存續狀態,由巴菲特旗下的TaeguTec ltd 100%控股,注冊資本已經增至4800萬美元,參保人數為349人。根據大連金普新區管委會的一則報道,該公司2016年營業額預計達到2.5億美元。
2008年,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價格買入了2.25億股比亞迪港股股票,一直持倉至今。也是在這一年,巴菲特還被傳出要“曲線收購”當時的“果汁大王”匯源。
據了解,2008年可口可樂向匯源發出收購要約,想以3倍的溢價179億元收購匯源全部股份。當時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正是可口可樂的大股東,收購匯源的事巴菲特不可能不知道。甚至有人懷疑,拿下匯源根本就是巴菲特的意思。
當時的匯源可是剛剛上市,生意正好,如日中天。公司營業收入快速增長,從2003年的1.3億元增長至2008年的28億元。據說,當時匯源已經拿下接近50%的國內果汁市場,穩居龍頭寶座。
但最后這次跨國收購還是以失敗告終。2009年商業部拍板,根據《反壟斷法》阻止了收購的進行。此后,匯源果汁也走上了下坡路,連年虧損,負債百億,直到去年7月宣布破產重組。
而在2008年至2012年左右,巴菲特曾多次表示十分看好中國市場,頻繁提及如果不是中國的外資政策要求,將買入中國的保險公司和其他公司。但除了比亞迪外,巴菲特在2008年之后似乎再未重倉中國企業。
不過,這位已經92歲高齡的傳奇“股神”,近些年來十分看好中國市場。早在2018年,巴菲特就曾高度評價中國的經濟增長,并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持樂觀態度。
2021的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也表示,中國取得的成就是令人驚嘆的。他在大會演講開始時列出了當今全球最大的20家公司,中國有3家進入。巴菲特稱:“如果你展望未來30年,我認為還會有更多中國企業出現其中”。
今年5月份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雖然沒有談及中國。但其老搭檔芒格在談及中國投資機會時,大贊中國公司,表示在中國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公司。
除了投資企業外,“巴菲特午餐”也從中國企業家身上“撈”了不少錢。20多年來,一共有段永平(62萬美元)、趙丹陽(65萬美元)、朱曄(234萬美元)、孫宇晨(456萬美元)四個中國人購買了“巴菲特午餐”,共花費964.3766萬美元。
最新持倉“偏愛”傳統行業,股神再次逆勢抄底
股神巴菲特的持倉動向,也一直是全球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此前5月17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布2022年第一季13F持倉報告。最新數據顯示,伯克希爾一季度股票持倉總市值達3635.54億美元,上一季度總市值為3309.53億美元,環比增長9.85%。
一季度,伯克希爾共新進8只股票,增持7只股票,減倉4只股票,清倉3只股票。從行業分布來看,增持或新進的股票有不少都是股價相對處于低位的傳統行業公司。
具體來看,與去年底相比,伯克希爾公司清空了艾伯維、百時美施貴寶、富國銀行,大幅減持了皇家藥業(83%)、威瑞森通訊(99%)、商場資本(Store Capital Corp,商業地產)(40%)。
新投資了西方石油、惠普、花旗集團、環球派拉蒙B股、塞拉尼斯、麥克森、馬克爾(Markel)、聯合金融,增持了雪佛龍(316%)、動視暴雪(339%)、自由傳媒C股(265%)和RH(20%)。
不過,從持倉構成來看,科技股依然是組合的壓艙石,占45.91%。金融股占27.08%,包括醫療衛生的消費類股票占13.67%,能源股占9.26%,包括通訊和物流在內的其他類股票占4.08%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巴菲特增持西方石油、雪佛龍,新進花旗銀行等股票,這些股票都屬于傳統行業,傳統行業并不是一無是處。“A股投資者可跟巴菲特抄作業!低估值優質核心資產底部已經形成,A股、港股、中概股都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