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說:“男人靠近女人,無非就是想睡罷了,不信你讓他一直不碰你試試。女人靠近男人,無非就是身體,物質,精神需求,不信你一直不給滿足,不給關心試試。當男人靠近女人無非是為了性,女人靠近男人多是為了物質精神需求。男女之間不會無事獻殷勤,這就是人性的需求!”
現代社會,人心太過于浮躁,總會把愛情當作一場游戲,今日相聚,明日就散,想要得到一份真心,仿佛比登天還難。
正如莫言說:“男人接近女人的目的,不過是圖兩樣東西:要么圖你年輕漂亮,要么圖你的身子。如果你一樣都不占,人家也不缺個累贅。
而女人接近男人,也不過就圖兩樣東西:一是精神支柱,二是金錢補助。如果你一樣都給不了,那么,她也不缺個祖宗。”
大多數人,把愛情、婚姻視為一種交換,先考慮條件再考慮感覺。
如果你有權、有錢,身邊美女不斷;如果你有材、有貌,身邊自然也不缺優質的男性。
但光靠這些外在條件,想要一段關系長久穩定下去,幾乎是不可能的。
有句話說得好:“喜歡一個人,始于顏值,陷于才華,終于善良,久于人品。”
無論男女,就算身上有再多的閃光點,想要長久抓住對方的心,歸根到底還得是真誠可靠的人品。
做人,可以精,但不能陰,心眼動多了,終究是一場災難。
因為這世上沒有誰會愿意,和一個為己謀利,精于算計的人共度一生。
最好的愛情,恰如兩朵半開的花,兩個半圓的月,合在一起是醉人的良辰美景。
最好的婚姻,不是彼此謀利,而是各取一半,互相包容接納,如此才能獲得美滿的家庭。
蔡康永曾說:“人與人之間是有一個情感賬戶的,每次讓對方開心,存款就多一點,每次讓對方難過,存款就少一些。”
感情中,如果過度地依賴和索取,終將迎來相看兩不厭,一別兩寬的清零期。
無論婚姻也好,愛情也罷,都是一半索取、一半給予;一半包容、一半理解;一半道歉、一半道謝。
等激情褪去,相伴彼此的還有一半親情、一半責任。
宮崎駿曾說:“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那個不完美的人。”
就像蹺蹺板的兩端,只有相互配合的兩個人,才能找到愛的平衡點;就像西紅柿和土豆,經過切煮蒸煎炸熬,搭成了薯條和番茄醬的絕配。
他們都曾是獨立的個體,但因為愛,為了愛,他們可以藏起鋒芒,學會容忍理解;他們主動彎腰付出,彼此心疼體貼;他們有情有義,互相照亮成全。
這樣的關系,熬得過歲月漫長,抵得過時光流轉,令人仰慕,讓人嘆服。
都說,好的愛人,可以減輕一半的人間疾苦,不好的愛人,人間一半的疾苦都是Ta帶來的。
愿你能遇良人,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無謂悲歡,互承擔、共撐傘,執子之手,與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