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劉賀,中國歷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從諸侯王到皇帝,從皇帝罷為侯爵,他在中國歷史上獨樹一幟了2000年。
有人說他當了27天皇帝,卻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每個小時就要干兩件,就這樣被罷黜后還能當侯爵,這樣一輩子還要什么自行車?
有人說他這貴族受的窩囊氣最多,一生淪為政治傀儡,雖有貴族爵名,卻被至親的爺爺降3000邑,一下掉入窮鬼的深淵。
一直到2011海昏侯墓被發掘,墓碑金餅、馬蹄金堆積如山,200多萬枚五銖錢足足十噸重,數量之大讓專家笑得合不攏嘴。
除此以外,專家還在墓內出土了一張孔子像,與教科書中的孔子像有明顯差異。
但隨著海昏侯墓的深入發掘,原本喜笑顏開的專家們開始紛紛搖頭皺眉,甚至有人開始落淚。那么,專家們究竟發現了什么?海昏侯劉賀一直被貶為什么還能那么壕?
2011年,江西省南昌市,一個身穿黑衣黑褲的年輕小伙手四處張望,兩步一回頭地走進了一家古玩店。
等門關上后,小伙遮遮掩掩從兜里拿出一個金器,開口就是:“這個收嗎?”老師傅先是瞟了一眼,然后匆忙戴上老花,從小伙手里搶過東西細細端倪,而后臉色突然大變,慌忙擺手:“走走走,這東西我不敢收!”
看到小伙子罵罵咧咧的背影,老師傅還一直沒回過神來。如果沒看錯的話,那個金器是純金龍,至少有上千年歷史了,而且雕刻技術非常精巧,不出意外的話,這是古代帝王的貼身物。
但在小伙子手里出現,肯定是來路不明的。老師傅心里直打顫,有股不好的預感。果不其然,沒過兩天就有大新聞炸出水面。
南昌市文物部門接到群眾舉報,有村民在南昌墩墩山發現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洞,以前都沒有,是最近出現的。
山上突然出現大洞,考古學家們直覺認為這就是個盜洞。于是他們馬上帶隊出發到案發現場。經過一眾考古人員的初步勘察,他們確認這個洞就是盜墓賊留下的盜洞。
盜洞開的那么大,就證明盜墓賊已經從這里搬走了不少東西,不少專家已經露出失望的表情。但墓內現在的情況究竟如何?考古隊決定進洞查探,再做是否發掘的決定。然而此時的他們還不知道,這個被盜過墓,還能有多驚人!
為了高效又安全地進入盜洞,專家們借來專業的工具進入盜洞。隨著勘探員一路下行,他突然聞到一股奇怪的香味,很難形容,并且很容易上頭。
再接著往下行,勘探員猛得發現周圍全都是水,整個棺槨乃至整個墓室都泡在水里,而只棺木的一個小角露出水面,但那一小部分很明顯已經被盜墓賊鋸斷了。
這下勘探員心里萬分激動卻又憂心忡忡,本以為出現那么大的盜洞,墓已經被洗劫一空了,現在墓是沒有被盜,但是這地下都是水,棺槨也有一個被鋸斷,如果不盡快發掘,棺槨內的文物可能遭到毀滅性打擊。
當務之急應該是上報國家文物局,申請搶救性發掘。一個月后,古墓的真容慢慢露出水面。
專家們先將首先發現盜洞的墓葬編一號墓。令人震驚的是,一號墓呈現出甲字形,其周圍竟然還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古墓十來座。
有專家即刻指出,一號墓是西漢時期墓葬,而且墓主人的身份,并不是一般皇室貴族,很有可能是諸侯王級別的高等級大墓。
只是興奮的勁兒還沒過,他們又有了新發現,只是這個發現并不算什么好消息。
隨著更深入的發掘,專家們陸陸續續在一號墓的周圍發現了十幾個盜洞,而且這些盜洞產生的時間,跨度有一千多年。
可詭異的是,盜墓者的腳步在一號墓外回廊存放衣服的地方就停止了,再深入就沒有盜墓者的軌跡了。
要知道,墓葬中除了尸體,其次最容易變質的就是衣服,所以衣服并不值錢,許多盜墓賊盜墓為的也是墓中的黃金。可奇怪的是,當時這個盜墓賊顯然離黃金陪葬品不遠了,但他們為什么沒有繼續深入,反而掉頭走人了呢?
難道是發現了墓主人的身份,不敢前進?那么墓主人究竟是誰?專家們花了三年時間,終于有了頭緒。
原來進入主墓室后,專家們發現墓室已經坍塌,四周都是淤泥。專家經過查閱歷史資料才知道,原來17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318年,當時南昌發生一場大地震,整個墓室都坍塌了。
所以盜墓賊沒有得逞,除了這個發現,專家們還在目的的陪葬冷坑中發現了大量的車馬配飾,數量約是五輛車,二十四匹馬。在漢代只有諸侯王一級才能使用這么多的真車真馬陪葬,這就更印證了專家的想法。
真正進入主墓室后,專家又在東南角的一個漆盒里有了重大發現。
漆盒里是一枚和田玉印章,上面刻有四個小篆銘文:大劉印記。
劉姓是西漢皇族的姓氏,據史料記載,西漢時期在相近的地理位置上,只有海昏侯的皇族血脈,如果不出意外,這個墓就是海昏侯墓。
但海昏侯前后一共傳了四代,到底是哪一代呢?直到主棺打開的后,一切疑云瞬間消散。
雖主棺中的墓主人尸體已經腐敗不堪,但專家們在其要腰部的位置,發現了一枚別致的小玉印章,印章上赫然刻著兩個字:劉賀。
劉賀是西漢時期第一代海昏侯,至此,這個大墓被命名為海昏侯大墓。這個消息讓專家們喜出望外,但很快,他們就被這個海昏侯的陪葬品規模驚掉下巴。
在對外回廊部分進行清理時,不知是盜墓賊沒發現還是看不上這套編鐘專家們清理出一套完整的鎏金編鐘,上面的花紋做工獨特可以稱得上世間罕見。
而就在這時候,另外一邊的發覺現場傳出巨大動靜。
原來是考古隊員們發現了一座淤泥堆砌的錢山!剛出現時,由于外面都是淤泥,所以專家們想著先清理淤泥。
可誰知道挖了兩下之后,他們發現淤泥里都是一串串銅錢,再往“淤泥”里挖,哪里還有淤泥,都是有一串串銅錢,堆成了一座小錢山。
專家們初步估計,這一座小錢山起碼有10噸重,大概有200多萬枚。這就相當于100多斤黃金,800多噸大米了。
隨著清理工作的深入,專家們還清理出三個巨大的漆盒,漆盒一經打開,里面的東西讓專家們久久不能移開眼睛。
漆盒里裝著的,是滿滿的金器。其中一盒裝滿了馬蹄金15枚,馬蹄金的中間還有非常罕見的麟趾金10枚,其他兩個漆盒也塞滿了金餅一共187枚。
就目前的金器發掘足以震撼全國,然而這還不是最讓人震驚的地方。
在主墓室的西側,專家們在一塊長達半米的漆木上發現了尚存的文字,這讓專家激動不已,要知道,在考古發掘中,文字能給后世提供的信息遠比金器有用得多。
原來,這是一幅孔子與弟子對交談的畫像。但奇怪的是,孔子的形象與現代教科書的形象相差巨大,專家判斷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孔子畫像。
隨著發掘的不斷深入,海昏侯墓從發現一直到第五年,專家們才開始對主棺進行發掘。
隨著棺蓋被緩緩抬起,在場的工作人員忍不住倒吸一口氣。
只見棺內散落了大量陪葬品,有一個圓形漆盒,漆盒下面,映入眼簾的又是有一批金餅、麟趾金和馬蹄金。除此以外,還有一摞重達20斤的金板,加上這些金板,海昏侯墓一共出土156斤金器。
這個金器的重量遠遠超過了全國出土的金器重量總和。看著這些金器,再想起劉賀的一生,有的專家已經眼含淚水了,海昏侯劉賀的墓看起來金碧輝煌,但他的一生卻暗淡無光。
公元前74年4月,大漢帝國第八任帝王劉弗陵在未央宮駕崩。由于劉弗當時沒有任何子嗣,所以天子之位理應由漢武帝唯一在世的兒子——廣陵王劉胥繼承。
但詭異的是,當時大漢王朝真正的主事人霍光對這個最合理的方案十分地抵觸。
時武帝子獨有廣陵王胥,大將軍光與群臣議所立,咸持廣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內不自安。
霍光認為這個廣陵王品行不好,并舉例漢武帝一直說劉胥是昏君苗子,所以不能擁立為帝。但霍光更重要的顧慮,是劉胥的同母的哥哥留旦,曾經因為反對過自己,最后被弄死。這樣一來就證明霍光跟劉胥有殺兄之仇。
那到底立誰為王對自己有利呢?按當時的情況來看,只有一個人是最佳答案——昌邑王劉賀。
劉賀的“浪蕩公子哥”身份讓霍光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賀,昌邑哀王之子也,在國素狂縱,動作無節。武帝之喪,賀游獵不止。
對于這個霍光給餡餅,劉賀可沒有多少思考時間。從前一天半夜接到詔書那一刻, 他就迫不及待收拾行李,到第二天下午時分,他已經離家350里地了,馬都死了好幾匹。
但這還沒完。
按照禮制,劉賀作為漢昭帝的侄子,雖成了繼承人,但他理應先哭喪,再說繼位之事情。
但由于太激動,劉賀說自己嗓子疼,哭不出來。在眾多大臣的逼迫之下,他才干嚎了幾聲。或許就是從這里開始,霍光已經后悔了吧?
六個月后,劉賀成功登上大漢天子的寶座。
按以往的規矩,新任天子上任后,第一件事應該是給擁立自己的大臣褒獎,也就是傳說中的分蛋糕。
但劉賀這個猴急的樣子,他顯然不懂規矩。
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自己的老部下全部加官進爵。而對于霍光,他最大的謝意就是說了聲謝謝。
這讓霍光十分惱火呀,當天子都沒有這種覺悟,先不說現在沒有嘉獎,到后面可怎么辦?霍光是徹底后悔了,于是他在劉賀不注意的情況下,請來大將軍大司馬,開始秘密策劃......
在二十多天后,準確來說在27天后,霍光就趁著劉賀出去旅游,召集眾多大臣,以昌邑王(劉賀)“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為由,對劉賀扣了1127件惡事,然后將其廢黜。
他只是一個尚未學規矩的人,卻被霍光當地政治武器利用,最后也因為沒有加官進爵,說廢就廢。從頭到尾都沒把劉賀當人看。
錯所以究竟是誰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