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規實施后,各地駕照考試通過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南昌甚至出現"零通過"。一時間,對新規調整的質疑聲四起。實際上,對比國外,駕考通過率低是常態,只是以往國內"快進快出"的應試駕考太不正常。在一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連續十年居世界第一的國家,駕考再怎么嚴格都不算過分。培訓與考試脫節,才是難倒考生的真正原因。
國內駕考流于應試 成為變相買本
Observation
◎快進快出 國內駕考純為應試教育
從國外歸來的人士,無一不感慨國內獲得駕照比起海外容易太多。且說這科目一考試,此前題庫對外公開,只要熟讀750道考題即可,一次性通過率高達90%。科目二訓練,滿場林立桿子,教練告訴大家看到哪兩個桿子重合就剎車、過了哪條線趕緊打死方向盤。由于培訓與實際完全脫節,這種應試教育實際上成為變相的撈錢項目,幾乎等同于花錢買駕照。[
詳細]
◎ 新交規調整并非更難 而是更"活"
駕考新規出臺,最大的變化是對原本科目二(場地)考核內容中的倒樁移庫與"九選三"合并成"五必考"。考試時,規劃標線替換標桿,車輪不許軋碰車道邊線、庫位邊線。考試過程中還應用了電子評判。科目一(機考)部分取消了題庫,而且增加了很多活題,用圖文模擬現實情況。從難度上來看,新駕照考試更為“靈活”,對上車操作、交通規則的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降低了死記硬背通過的可能。 [
詳細]
◎ 通過率低不能怪新交規
新駕考規定造成多地"零通過率",學生怨聲載道,叫苦連天。然而,理智思考之后,大家公認,通過率低還真怨不得新交規。在最新的調查中,50.54%的人承認"難"與新規設置無關,主要是培訓不到位、訓練花時間不多所致。87.30%的受訪者更是贊成新規設置,認為這樣可以突出操作實用性,提升駕駛技能,培養良好駕駛習慣和保證公共道路安全。 [
詳細]
過去駕校的作用僅僅是通過一些投機取巧的方法,幫助考生拿到駕照完事,拿到駕照后照樣不敢開車,不敢上路,這種狀況早就應該改變了。
駕考高通過率 造就高交通事故率
Observation
◎ 中國交通事故死傷人數連續十年世界第一
在我國駕考高通過率的背后是觸目驚心的交通事故死傷人數。交通事故已成"中國第一害",交通事故死傷人數連續十年高居世界第一。數據顯示,2011年,在嚴格禁止酒駕后,汽車保有量達到1.04億輛的中國,有6.2萬人死于車禍。而汽車保有量在7000多萬輛的日本,車禍死亡人數只有區區4611人。汽車保有量2.85億輛,大大超過我們的美國,車禍死亡人數只有4.2萬人。[
詳細]
◎ 70%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與新手有關
有統計表明,70%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與新手司機有關。在國內,剛拿到駕照的司機在上路后的6個月內,事故發生率達70%,其中刮擦占85%,車輛損壞占14.5%,人員損傷占0.5%。新交規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強調"對3年以下駕齡的駕駛人發生交通死亡事故的,倒查考試發證民警的責任。"[
詳細]
◎ 國外經驗:低通過率低事故率
對比交通事故率較低的國家,駕校學員一次性通過率都比國內要低得多,新西蘭甚至低至39%。比如,英國駕考細節較多,很多是行車安全方面的,要求很苛刻,第一次考駕照的通過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五六十;像法國,考駕照一次通過的概率也很低,每年參加駕照考試的350萬人中,只有不到1/3的考生能順利拿到駕照;在德國,駕照考試中的路面考試約需要45分鐘,會考到大部分的駕駛細節,監考非常嚴格,一次通過路面考試的概率不到2/3。[
詳細]
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約占世界汽車保有量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卻占世界的16%。
駕考寬進嚴出才是正常現象
Observation
◎ 澳大利亞:駕照分等級 需循序漸進
在澳大利亞,要想取得正式的駕照,至少需要4年的時間。首先要考取"學習駕駛證",稱為L牌。持有L牌的人必須要有全職駕照的人陪著才能開車。練習時間滿120小時(包括20小時夜路)并持有L牌滿1年后,才可申請紅P的路考考試。一年之后,如沒有不良記錄,可以申請參加道路危險測試,獲得綠P。綠P駕照有效期30個月,限速每小時100公里。持有24個月以后,就可以考最后一個司機資格考試。[
詳細]
◎ 德國:路考長達45分鐘 包括高速路
德國駕校基本為私人駕校,大多為夫妻店和父子店,2間辦公室1輛車,看上去有點山寨,卻鍛煉出了堪稱全世界最佳的司機。因為沒有所謂的訓練場地,學員幾乎在一開始就被逼上了市區道路,即便存在風險,為了應付嚴格的考試,教練也甘愿一起承擔。在訓練期間,幾乎所有的交通規則都會演練一遍,甚至緊急剎車都必須要親自體驗。路考45分鐘,由考官指路,內容涵蓋了高速路段。考試的重點不是駕車技巧,而是交通規則。 [
詳細]
◎新西蘭:至少訓練120小時才能考試
新西蘭自去年5月起實施一系列更為嚴格的駕考規定,使得一次考試通過率從過去的80%下降至39%,引來考生的一片反對聲。新西蘭交通局對此表示,通過率下降是他們意料中的事。"這正是改革考試規定的意義所在,我們不準備為此道歉。"交通局局長丹澤菲爾德表示。新西蘭交通局鼓勵考生至少要接受120小時的駕駛訓練,再去參加考試。對于希望調整考試時間,以做更充分準備的考生,交通局還特別給予免費取消考試的
優惠。 [
詳細]
在法國,考駕照一次通過的概率很低,每年參加駕照考試的350萬人中,只有不到1/3的考生能順利拿到駕照。
駕考可以難 別難在考試與培訓脫節
Observation
◎應試純屬無奈 考生歡迎素質教育
從統計數據上來看,國內考駕照并不難,但是到了學員實際操作層面,從開始報名到最后拿到駕駛本并不容易。試想有多少學員沒有給教練買過煙、送過禮,甚至請教練"撮一頓",為的無非也就是多碰一下車,多學點駕車技能。畢竟從學員的角度而言,來到駕校目的是為了拿到駕駛本外,也希望能盡快開車上路,結果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卻浪費在毫無用處的應試教育上,除了校門還得上路去當"馬路殺手",也倍感無奈。[
詳細]
◎"倒逼"駕校提升質量 利益瓜葛成阻礙
在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多的背景下,更為務實的駕考不僅合情合理,而且緊迫性越來越強,新交規的出臺也意在以更嚴格的要求來"倒逼"培訓提升質量。考慮到駕考培訓雖然名為市場,實際是一個相對封閉、有準入門檻的壟斷市場,"倒逼"恐非短期能夠實現。總而言之,駕考難并沒有錯,能否捋順在駕考背后的利益瓜葛,才是新駕考制度執行落實的難點所在。[
詳細]
◎駕校視其為漲價良機 成本轉嫁考生
現在的問題在于,駕校如果仍舊按照以往填鴨式的方式來教學,通過率驟降是自然而然的事,然而駕校卻試圖把這種成本直接轉嫁到學員身上,視其為漲價的借口與良機。近日有媒體報道,部分地方的駕校已經從以往的4000元左右的收費,暴漲到7000元的天價。學員在繼續忍受應試教育的同時,還要面臨實際應用考試的壓力,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成本,真可謂難上加難。[
詳細]
◎必須讓駕校也"難過" 策發改革動力
如果低通過率不會對駕校造成任何影響,那考試難度提高必將只是提升了駕校在鏈條上的重要性。一方面學員更得把駕校給當老佛爺“供著”,一方面培訓成本確實會有所上升,坐地漲價恐怕物價局攔都攔不住。然而教會學員具備上路的能力,這些本來就是駕校本應盡到的責任,并非額外增加的成本。
在此背景下,江蘇等地此前實施的駕校考試通過率排行、學員事故率高懲罰駕校的作法,更具借鑒和推廣的必要性。當然,如果再徹底一些,能把駕校的"舊壟斷"給破了,允許公民自主練習自行約考,那駕校是不是真的因為“難過”而"痛改前非",關系也不那么大了。[
詳細]
新舊制度交替的時候,不能讓考生成為無辜的犧牲品,正義不能習慣于"改革成本"。
駕校成為“馬路殺手搖籃”,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度不正常的現象,一天不改變,我們都可能被訓練成"殺手"上路。現在考試難一點,是為了以后道路更安全。但是,如果光"整"無辜的學員,整治駕校的措施沒有嚴厲些、具體些,而任其借機瘋狂漲價,恐怕是以改革之名助長了壟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