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大咖“牛油果”
1.
牛油果雖名為“鱷梨”,但它與“梨家族”實在不太像。口感細膩,嘗起來也沒有梨的粗糙纖維感,味道并不甜,熱量卻是鴨梨的4倍左右。從這些特點來看,牛油果似乎算不上是稱職的水果。不過,從營養價值來說,牛油果卻是水果中不可多得的“全能選手”。
一般而言,水果中維生素以水溶性維生素居多,而牛油果中除了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外,各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都不低。例如維生素A的含量是鴨梨的30倍,維生素C含量是鴨梨2倍;維生素B1和核黃素含量分別達到0.11毫克/100克,0.12毫克/100克;煙酸含量高達1.9毫克/100克。鈣和鎂的含量也遠高于一般水果(鈣11毫克/100克,鎂39毫克/100克),甚至高于瘦豬肉。此外,牛油果的鉀含量是香蕉的2倍多。值得一提的是,牛油果中的膳食纖維含量也很高,是芹菜莖的2倍左右。
因此對于一般人而言,牛油果絕對算的上是全面補充營養素的高端食物了,當然,有體重問題的朋友們在攝入牛油果時還需慎重,畢竟它的熱量敵得過同等重量的瘦豬肉了,還是淺嘗輒止為妙。
2.
盡管牛油果營養豐富,但還是有很多人表示對其口味接受無能,將重金買來的牛油果棄之如敝履。的確,牛油果身在水果界,卻絲毫沒有水果的甘甜多汁,咬一口只覺得綿軟油膩,初次嘗試很難適應。不過,只要換個思路,拿它當作蔬菜,就會立刻開發出很多美味又創意的吃法了。
其中最常見的即是將牛油果做成蔬菜或水果沙拉,配以豌豆粒、玉米粒和自己喜歡的時令蔬菜(或新鮮水果),撒上少許鹽、胡椒和熟芝麻(水果沙拉可換成糖、蜂蜜等),美味即成。需要提醒您注意,牛油果中脂肪含量本就不低,因此制作沙拉時盡量不要額外再加沙拉醬(脂肪含量一般在60%-70%以上),以初榨橄欖油或酸奶來代替沙拉醬,都是健康又低熱量的選擇。
3.
為了克服口味方面的障礙,充分獲取牛油果的豐富營養,網友們腦洞大開,開發出各種新奇的吃法。例如做成果泥假冒黃油涂面包片吃,和牛奶、其他水果一起攪拌成奶昔吃,搗成果泥拌白砂糖吃,切成小塊卷進壽司里吃……怎么樣,是不是覺得大受啟發。別著急,在我們的鄰國日本,牛油果還有更加讓人驚嘆的吃法---蘸醬油芥末吃!
據說,取還未完全成熟的青色牛油果切片,裝盤后配以醬油(一般是生抽)和芥末蘸著吃,是日本人喜歡的傳統吃法。其實這倒不難理解,日本人嗜食生魚片,尤其是軟嫩入口即化的上好三文魚,而牛油果富含脂肪、蛋白質,果肉綿密口感細膩,切片裝盤再蘸上生抽和芥末,口感與三文魚肉還真是有幾分神似。這種吃法,也可算是以假亂真,品嘗牛油果版的“A貨”三文魚吧。
4.
牛油果作為一種優良的化妝品原料,在歐洲、非洲國家的應用已有數百年歷史。牛油果果實和果核中都富含果脂,尤其是果核中含量高達45%-55%以上。不僅被用于化妝品,連巧克力中也不乏牛油果脂的身影。
牛油果脂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要成分,質感柔軟細膩,在古代非洲常被用做護膚乳膏、發用油以及男士刮臉后的“須后乳”,甚至用它涂抹傷口幫助愈合。時至今日,現代人更是全面開發了牛油果的護膚作用,無論是潤膚霜、乳液、唇膏、洗發乳護發素,還是防曬乳液,很多高端化妝品牌都含有牛油果成分。成就其“美膚”功效最主要是依靠牛油果脂的強大鎖水保濕功能,同時它還能促進皮膚毛細血管循環和細胞再生,從而達到減少皺紋、延緩衰老的作用。而牛油果脂中富含的肉桂酸酯還能防止紫外線照射引起的皮膚傷害和過敏反應,因此對于防止曬傷、曬斑的出現也有一定功效。
看來,即便您不能接受牛油果的口味,用它來做護膚品也未嘗不可。譬如您可以用牛油果搗成泥與牛奶混合做面膜,滋潤肌膚;也可以將牛油果搗碎用來涂抹發梢防止分叉;或者用牛油果泥與甘油混合做成護甲油,幫助滋潤干枯黯淡的指甲。
這水果界的“舶來品”牛油果,貌不驚人,口感也并不驚艷,卻能以其獨特的營養價值、美膚功效在蔬菜、水果、化妝品界多棲發展,真是不得不令人驚嘆,“百變大咖牛油果,你值得嘗試!”
營養師溫馨提示:
牛油果食用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