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的“三胡”分別是:金紫胡、尚書胡、明經胡。三胡同姓不同宗,各有始祖,各自聚族而居,各有宗祠,皆有名人。
金紫胡
績溪城區的胡姓,自唐散騎胡宓侍節新安(徽州),死后墓在績溪城西,才有子孫遷居城東,繁衍至今已有千余年。因宋朝名臣胡舜陟受封為[金紫光祿大夫]而稱其為“金紫胡氏”。
尚書胡
東距縣城二十華里大坑口村[胡氏宗祠]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木雕藝術的廳堂”。其始祖胡焱于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奉旨敕封散騎常侍,提兵鎮守歙州(徽州)時游觀華陽鎮龍川(大坑口)因見此處山川秀麗,后于咸康三年(公元337年)特從山東青州濮陽舉家遷來定居,至今已一千六百余年。大坑口村古稱龍川,故俗稱[龍川胡氏]。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52年),為戶部尚書胡富、兵部尚書胡宗憲立[奕世尚書坊],因此又稱“尚書胡氏”。
明經胡
距縣城西北五十華里的上莊胡姓稱”明經胡氏“,其由來是胡氏始祖胡昌翼系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的”明經科進士“。胡昌翼后裔徒遷績溪亦有五、六百年之久。胡適的同宗胡光鏞,字雪巖,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出生在績溪城南十華里的胡里村。后來他成了亦官亦商、富甲江南、聲播海外的”紅頂巨賈“。胡光鏞在光緒年間創辦的杭州[胡余慶堂]于1988年被國務院定位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并被辟為中藥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