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網站日前發布了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全文。
規劃中特別指出:
“全面放開蕪湖、馬鞍山、鹽城、泰州等城市落戶限制,
有效降低蕪湖等城市落戶門檻。
你知道嗎?
在這份發展規劃中
咱大蕪湖多次被提及
重要性,那真是棒的呱呱叫!
(建議在WiFi下觀看)
長三角城市群究竟有多大?
長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圍內,由以上海為核心、聯系緊密的多個城市組成。
規劃范圍包括:
上海市;
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
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臺州;
安徽省的蕪湖、合肥、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 26 市。
長三角城市群范圍
長三角城市群發展目標
到2030年,長三角城市群配置全球資源的樞紐作用更加凸顯,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門戶地位更加鞏固,在全球價值鏈和產業分工體系中的位置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質的世界級城市群。
最新定位:蕪湖為Ⅱ型大城市
根據規劃,以地區常住人口劃分來算,蕪湖為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標準為100—300萬人。與蕪湖同為Ⅱ型大城市的還有無錫、寧波、常州、紹興、南通、鹽城、揚州、泰州、臺州。
規模等級排在蕪湖之前有5個城市,分別為上海(超大城市),南京(特大城市)、杭州、合肥、蘇州。
在規劃的表述中是這樣說的:長三角城市群大中小城市齊全,擁有 1 座超大城市、1 座特大城市、13 座大城市、9 座中等城市和 42 座小城市,各具特色的小城鎮星羅棋布,城鎮分布密度達到每萬平方公里 80多個,是全國平均水平的 4 倍左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68%。城鎮間聯系密切,區域一體化進程較快,省市多層級、寬領域的對話平臺和協商溝通比較通暢。
蕪湖的開發區域有兩種類型
規劃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三種類型。
優化開發區域,是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出現階段性飽和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上海、蘇南、環杭州灣等地區。要率先轉變空間開發模式,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和開發強度,適度擴大農業和生態空間。
重點開發區域,是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還具有較大潛力的地區,主要分布在蘇中、浙中、皖江、沿海部分地區。要強化產業和人口集聚能力,適度擴大產業和城鎮空間,優化農村生活空間,嚴格保護綠色生態空間。
限制開發區域,是指生態敏感性較強、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低的地區,主要分布在蘇北、皖西、浙西等的部分地區。要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實施城鎮點狀集聚開發,加強水資源保護、生態修復與建設,維護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穩定。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們蕪湖有兩種類型的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綠色部分),重點開發區域(黃色部分),市區處在重點開發區域內。
注:以上僅為根據圖片判斷,具體區域劃分以官方發布為準。
預計蕪湖2030年人口530萬
規劃提出,要推動人口區域平衡發展,引導人口加快向重點開發區域集聚。合肥、南通、揚州、泰州、寧波、紹興、臺州、蕪湖、馬鞍山、滁州、宣城等城市,要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有效承接產業轉移,合理布局產業空間,促進產城融合,提升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水平,營造宜居環境,提高人口吸引集聚能力。
與蕪湖有關的交通建設
蕪湖位于長江生態廊道上
在文件中,國家還將長三角城市群和其他世界級城市群作了對比:
蕪湖智慧城市建設
規劃中提到,加快建設覆蓋區域、輻射周邊服務全國、聯系亞太、面向世界的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率先建成智慧城市群,協同推進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蘇州、寧波、蕪湖等地智慧城市建設。大力支持上海、杭州、寧波、臺州、義烏、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合肥、蕪湖等城市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
高大上的蕪湖發展是我們期待的
我們也相信不久的將來也一定會實現
為咱大蕪湖鼓掌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