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十年磨一劍的蕪宣機場2021.4月30日通航,為蕪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這塊巨大“拼圖”填補上了最后一處空白。
市發改、交通等相關部門人士日前在采訪中一致表示,“十四五”開局之年,蕪宣機場的順利通航不僅僅意味著人民群眾出行更加便利,還將促進我市建立“大交通”格局、打造“大物流”樞紐。同時,將對暢通國內外雙循環起到直接的推動作用,對我市城市能級提升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也將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建設“大交通”
世紀之初,蕪湖長江大橋通車,江城人民欣喜萬分,把大橋喚做“世紀金橋”;如今,座座長虹飛架南北,蕪湖正大步走在擁江發展的征途上。
2015年,寧安城際開通,蕪湖市民奔走相告,爭相走進動車車廂;今天,蕪湖站的高鐵客流已經超過80%,“貼地飛行”的寧安城際和商合杭高鐵正將人才、資源等核心要素源源不斷地送到大江兩岸,蕪湖的“高鐵時代”“后來而居上”。
站在時空的坐標上回望,不難發現,每次交通基礎設施的突破都會給城市發展帶來嶄新的機遇和可期的未來。隨著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的逐步構建,城市筋骨舒展,不斷生長。那么,蕪宣機場的首航,會給“十四五”開局之年的蕪湖帶來什么呢?
“蕪宣機場首條航線'飛起來’,不僅將蕪湖帶入了“藍天時代”,還意味著我市邁入了真正意義上“水陸空”綜合交通運輸方式齊全的新時代,將提升我市作為安徽省副中心城市和皖江示范區'雙核’之一城市的輻射能力,帶動皖南地區及安徽省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市發改委基礎設施發展科負責人朱江回答。
據介紹,交通運輸一直在蕪湖的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先行官”的職責和使命。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在公路、鐵路、水運建設取得長足進展,蕪湖的區位交通優勢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發揮。
公路——我市公路建成總里程達11171公里,“兩環九射”高速公路網基本形成。
鐵路——蕪湖站60個鐵路中心樞紐站之一,市區已經形成普鐵和高鐵的雙十字交叉節點。
水運——蕪申運河在我市交匯,構成“十”字型主航道框架網。蕪湖港是長江下游重要的中轉集散大港。
今天,隨著蕪宣機場的順利首航,蕪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的最后一塊“短板”變成了“長板”——蕪宣機場航線的開通將為蕪宣兩市以及周邊700余萬人口出行提供便利,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區域航空運輸網絡,并與相鄰干線機場形成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的良性發展關系。蕪宣兩市合建的方式,有效擴大了機場的服務半徑,增加了旅客流量,帶動皖南地區經濟發展。
“水陸空”齊全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初步構建,將為我市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強的交通保障。采訪中,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認為,立足新發展階段,以蕪宣機場為核心的航空運能的突破將進一步強化全市交通運輸的服務保障和支撐引領功能。
有了航空交通的“長板”,蕪湖交通壯志凌云。就在不久前,全市交通工作會議中首次將建設“翅膀上的蕪湖”提上日程。這位負責人士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市將以大通道、大樞紐建設引領大交通發展,著力建設“軌道上的蕪湖”“高速公路上的蕪湖”“航道上的蕪湖”“翅膀上的蕪湖”的“四上蕪湖”,并謀劃一大批交通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進一步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升普通國省干線服務水平,加強鐵路蕪湖站始發能力,推動重點過江通道項目建設,打造長江下游(皖江)區域航運中心。
到2025年,蕪湖將實現兩個交通出行123,即:“蕪湖123出行交通圈”(1小時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通勤;2小時直達杭州、上海等江浙滬主要城市;3小時到達全國主要城市)和“蕪湖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打造外快內暢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
構建“大物流”
隨著機場的順利通航,蕪湖航空交通邁出了跨越歷史的一步。蕪湖打造全國綜合性物流樞紐城市有了更加堅強的交通支撐。
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除了服務于蕪宣兩市及其周邊700余萬人口出行以外,機場將堅持“客貨并舉、以貨為主”的發展理念,立足蕪湖自然稟賦和產業特點,大力發展航空貨運,與蕪湖的港口、高鐵物流發生有機聯系,做大做強多式聯運,努力打造長三角航空貨運樞紐。
有成熟的“大交通”才能建設通達的“大物流”。“公鐵水空”齊全的綜合交通運輸方式正是我市打造全國性物流樞紐的“底氣”所在。
據介紹,依托蕪宣機場,我市將以打造長江中下游寧漢之間區域性物流中心為目標,加快航空與客貨運鐵路以及高速公路建設,實現與重要港區的公、鐵、水、航多式聯運,提高港口物流服務質量,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航空交通將擴大蕪湖作為核心的輻射范圍,蕪湖的“一小時經濟圈”更加寬廣,這對當前“雙招雙引”工作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將更好服務于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建設,服務于暢通國內國外雙循環,服務于產業發展和城市升級。其次,航空交通將直接促進多式聯運發展,使得“大物流”、“大樞紐”變為現實。隨著蕪宣機場通航,全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如火如荼,將吸引更多的物流要素向蕪湖集聚,推動港口、航運業提質增速發展,暢通各種要素循環,促進港產城一體化融合發展。
“臨空臨天下,近港近未來。”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蘇傳寶認為,機場意味著流量,港口帶來財富,這些都是蕪湖在“十四五”期間打造現代化濱江大都市繞不開的基礎設施。客貨并舉,以貨為主的蕪宣機場,將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服務多式聯運、強化應急保障、維護城市繁榮。
蕪宣機場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躍進表示,蕪宣機場在全國支線機場中首次安裝機坪管線加油裝置,為打造面向長三角乃至全球的航空貨運物流中心打下重要基礎。到今年年底,機場將開辟10條航線,客流量有望達到50-100萬人次。到2025年,機場將開辟航線25條以上,實現年客流量200萬以上、貨運量200萬噸以上。
“大交通帶來大物流,大物流促進大貿易,大貿易吸引大投資,大投資產生大價值。這是我市在'十四五’期間構建'大交通、大物流、大貿易、大投資、大價值’體系的內在邏輯。而交通與物流則是這一鏈條的邏輯起點。航空交通的突破必將為我市打造全國性物流樞紐提供最強支撐。”。
九萬里風鵬正舉,新征程奮楫篤行。實現了“建起來”“飛起來”目標的蕪宣機場已踏上新征途。——目前,《蕪宣機場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已進入編制過程。機場改擴建工程提上議事日程。京東全球航空貨運超級樞紐港建設加快推進。大飛機維修保養中心已獲批正在加快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