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爸爸,你為什么要讓我們受虐?
觀看完電影《摔跤吧爸爸》,內心仿佛有一陣冷風刮過。影片中芭比塔和吉塔在年少時,像極了我們曾經的樣子。那個吃一點苦就哭天喊地的矯情孩子,不懂生活的艱辛,更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
如果故事里父親馬哈維亞是個極其容易放棄的人,那么也就不會有摔跤少女一步步進擊世界冠軍的傳奇,這兩個普通的印度女孩的一生,就要平淡無奇的度過,直到死去。
是父親的堅持給了他們新的人生,是看似近乎殘忍的對待,給了他們人生的最初搏擊的資本。也應了那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在未成功之前,父親的夢想顯得那么的單薄無力。
直到有一天,芭比塔和吉塔遇到了這個十四歲便要嫁掉的印度姑娘,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羨慕你們,你們的爸爸這么對你們,是因為愛你們啊。他不想你們跟所有的印度女孩子一樣,一出生就家務纏身,14歲就嫁人生子,一輩子相夫教子。只有成為摔跤手,你們的命運才能握在自己手里。你們的父親為了你們能有自己的生活,不惜和全世界對抗,忍受著嘲笑。”
就是這一番話,點醒了芭比塔和吉塔,開啟了人生另一篇章。從被動的接受父親的虐,到主動求虐。不斷精進,不斷挑戰自己,才一步步的變得優秀起來。
而我們或許不會幸運到有一個如此“偏執”的父親,但我們一定是這兩個不諳世事少女曾經的樣子。逃課,不吃苦,偷懶,搞破壞。
在這里不得不提,關于優秀和卓越的概念。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當你有個100分的目標,你才會有80分的結果。當你有個世界冠軍的夢想,你就不會止步于一點小小的榮譽和挫折。只有超越自己所設置的極限,人的潛力才可以得以發揮。也可以說,竭盡全力比用盡全力更有效。
02.
夢想,只屬于為它瘋狂的人
從她們開始每天清晨圍著村子跑步的時候,當她們剪掉頭發的時候,當教練一遍遍讓她防守的時候,當所有人都嘲笑的時候,不要跟任何人去解釋你的夢想,因為在沒有成功之前,沒有人會信服你,更不會支持你。你要的就是直接去做就好了,等你成功之時,所有人都會閉嘴。
在我看來,父親馬哈維亞是個極其瘋狂的人,它用超乎常人的熱情與毅力在支持著自己的孩子。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任何高級教練都無法給予的。
在比賽最后一局,爸爸被關進小黑屋,芭比塔是靠著心里面爸爸給的自信與勇氣,贏得了最后的冠軍。
有個細節一直讓我印象深刻。爸爸為了給孩子買雞肉吃,和賣雞的小販說,有一天,她們是會變成摔跤冠軍的,她們吃的可是你的雞肉,還愁不會大賣嗎,機智又幽默地化解了錢不夠多的困境。其實是爸爸打心眼里信任自己的孩子會成功的,因而會想盡一切辦法辦成這件事情。
而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當信念足夠強大,事情便會朝著想的方向發展。
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一心朝著夢想前進的你,不要理會那些冷言冷語,更重要的是守護自己夢想的初心,直到它有一天強大到讓所有人閉嘴,為你鼓掌。
其實我們這么努力,只不過是為了證明自己可以,證明自己足夠配得上更好的自己。
晚安
??沒看夠的戳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