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寺舍利塔屬于密檐式佛塔,密檐式佛塔屬于高大型石塔,塔身第一層特別高大,一般都雕刻佛龕、佛像、飛天、天王、蓮花等浮雕,第一層以上每層距離較短,塔檐緊密相連,沒有門窗,層層密檐,所以叫做密檐式佛塔。
一、棲霞寺舍利塔佛塔介紹
南京棲霞寺密檐式佛塔造型獨特,莊重典雅,風格細膩,它是我國唐宋時期佛塔藝術中的精品。佛塔一般又分為化身舍利塔和法身舍利塔兩種,一、化身舍利指釋迦生身結晶或者其他高僧的佛骨,如陜西扶風法門寺、棲霞寺舍利塔等,塔中安置佛舍利以象征釋迦的存在,表達信眾對真有其人的歷史性佛陀的追思。二、法身舍利象征釋迦思想和精神的永恒存在,形同佛法或佛典,如早期的北魏天安元年(466 年)的曹天度塔,洛陽永寧寺塔(467 年)、西安大雁塔(652 年)和小雁塔(707 年)等都是典型的法身舍利塔。
1、棲霞寺石塔建造起源
棲霞寺在棲霞山中,坐落在南京東北郊區。山中景色優美,楓林如火,故有“求棲霞”之稱。山間還有很多南朝時期的陵墓、石窟、佛窟造像以及石刻碑記。棲霞寺,初建于南朝,歷經千年洗禮,直到如今。寺內的舍利塔,建于隋朝,建于隋朝仁壽元年也就是601年,相傳隋文帝遇到一個高僧,的數百枚舍利子,于是召天下八十三州建塔供奉,棲霞寺就是其中之一,五代時期重修該舍利塔,這是一座以漢白玉雕刻的古塔。
2、棲霞寺佛塔-舍利塔雕刻樣式結構
棲霞寺佛塔總高十五米,平面是八角形,連底座一共七層,屬于密檐式佛塔,該石塔以寬大的臺基作為底座,正面有徹出四級臺階,四周有石欄桿圍繞。上面是兩層基壇,上層雕刻八角淺裝飾花紋,下層雕刻海水、蓮花、龍、鳳、魚、蹩、龍龜等圖案。在上三層是須彌座,束腰八面分別雕刻象征釋迦摩尼佛像一生的托胎、誕生、出游、逾城、降魔、成道、說法、入滅的八相成道圖。上下層雕刻石榴花、鳳凰、石獅子等,前后角柱上雕刻金剛力士,左右雕刻飛龍。須彌座上石蓮花座,雕刻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浮雕、以及四大天王浮雕。以上每層塔身短小,沒面雕刻小佛龕和佛像,檐下還雕刻飛天、供養天人等像。最上面是蓮花狀塔剎。
二、八如意寶塔
一進入塔爾寺,首先入游人眼簾的就是一座座殿堂散落在方圓數百畝的山坡上,、山谷中。這座山叫做蓮花山,山間有很多佛殿高低錯落,相輔相成,頗有氣勢。寺前的廣場上屹立著八座“如意寶塔”是為了紀念釋迦摩尼佛一生之中的八種成道功德,而建造的,放眼望去不時有信徒在撫摸、或者在行叩拜之禮,體現了佛塔在人們心中的神圣地位,以及對佛祖的那種深深虔誠之心。
?八座石塔分別是:
1、“蓮聚塔”藏語是八邦,表示佛祖誕生時候,經行七部,步步生蓮花之意。
2、四締塔:藏語是扎西果莽,表示佛陀初轉法論,宣說四締之義。
3、和平塔:藏語是彥敦,表示佛為了平息僧眾爭議。
4、菩提塔:藏語是香趣,表示釋迦摩尼得道成佛。
5、神變塔:藏語是窮處,表示佛陀為了相符外道邪魔而示現神變。
6、神降塔:藏語為拉播,表示佛祖重返人間,普度眾生。
7、勝利塔:藏語為南結,表示戰勝邪魔。
8、涅槃塔:藏語是娘德,表示釋迦牟尼佛入滅。
八寶如意塔外觀有很多相似之處,細節不相同,每座佛塔高度為6米左右,屬于覆缽式佛塔。最底部是一個方形高臺,上面是須彌座,上面有五級層臺,上面有覆缽式塔身,塔身中部雕刻經文,正面南還有一佛龕,內藏梵文經典。塔身之上有塔剎,包括十三層相輪、寶蓋、仰月和寶珠。
以上八座佛塔排列方式展示了釋迦摩尼的一生的事跡,頗有價值,這種以雕刻的方式展現佛陀一生“八相成道”和繪畫的方式一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