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股民會認為,是曾經手握大牛股,結果一不小心賣飛了,踏空了,非常的痛苦。
那如果一個人經常踏空,但是他不虧錢,他痛苦嗎?
其實他不痛苦,比起那些虧錢的人來說,幸福多了。
真正痛苦的,其實是那些總在股票中嘗試,但總沒有結果,依舊在虧錢的人。
當你買入一只股票的時候,一定是認為它會上漲的,但結果告訴你它下跌了,然后你又換了一只個股,再次認為它會上漲,結果又下跌了。
在一次次的嘗試過后,信心被消磨,最終被迫地選擇了躺平,不再進行嘗試。
然后每天看著賬戶的余額越來越少,陷入痛苦之中,最后慢慢變得麻木。
這種賬戶資產不斷變少,又“無路可走”,才是真正痛苦的,可以說是一種絕望的痛苦。
相比之下,僅僅是踏空一兩只大牛股,根本就不是什么事情了。
畢竟抓住大牛股,需要很強的認知能力,拿不住是正常的事情。
能夠從四千多家上市公司里,找到那幾只好股票,就已經非常有本事了。
比起踏空,更讓人痛苦的事情,可能就是來來回回的坐電梯了,尤其是先賺錢,最終還虧本賣了。
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10塊錢買進的股票,總覺得會漲到15塊,等漲到15以后,認為目標是20塊。
結果從15開始一路下跌,最終跌到8-9塊錢,終于忍不住了,把股票給賣了,賣在了地板上。
比起不曾擁有更慘的,就是曾經擁有,但最終忍痛割愛了。
出現這種情況,本身的原因,其實就是貪婪和恐懼,在該落袋為安的時候,選擇了貪婪,在該大膽入場的時候,選擇了恐懼。
對此,經常會有人懊惱不已。
這就是股市,一個隨時都在變化的修羅場,而你之所以痛苦,那是因為正在經歷一場修行。
炒股中讓人痛苦的事情不少,但正所謂痛苦使人成長,我們就細數一下那些讓人痛苦的事情,然后看看如何才能正確地應對。
1、大牛股拿了一段時間后,賣飛了。
賣飛大牛股,可能是讓人感覺最心痛的一件事了。
但你肯定沒想過,自己只是站在了時間的肩膀上,看到了結局而已。
如果你始終拿著這只股票,最終沒有成為牛股呢。
你不能因為看到了結局,翻開了底牌,去說過去的決定是錯的。
每個投資者,只有自己在賣出的時候,明確自己賣出的理由,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潛在的牛股。
如果你的認知能力,或者說對股票的把控能力,就到此為止了。
那么賣飛了,也不要有太多的痛苦,因為它本來就不屬于你,你的能力也沒法更持久地擁有這只股票。
你可能還要慶幸,自己是賺錢離開的,因為很多人在大牛股上,都是虧錢的。
如果你想下一次能夠更好的把握大牛股,那就要更深刻的理解大牛股的上漲邏輯,找到上漲的本質,并且更堅定的去持有。
2、好股票坐電梯,賺的時候不拋,結果賣虧了。
第二種情況,就是買入股票,先漲后跌,最后虧錢,或者賺得特別少。
這種情況其實特別常見,因為很多投資者,在自己買入后也是一臉迷茫。
他沒有一個明確的止盈標準,就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該賣出,坐個電梯就是常態。
而且,股票在下跌的初期,甚至有人會選擇繼續加倉,最終反而虧了錢。
要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明確自己的止盈點,到點就落袋,不去寄希望于那些認知范圍外的盈利。
還有一種很笨很土的方式,就是分批的賣出,提前鎖定部分的利潤。
尤其是針對一些方向性并不明確,來來回回震蕩的股票,分批賣出,甚至分批買入,更方便去做一些波段的差價。
雖說很難有大的收獲,但是這種方式的安全性比較高,也不容易出現大幅度的虧損,是一種相對可操作性比較高的方式。
3、買的股票突然踩雷了。
還有一種痛苦,叫做我踩雷了。
不管是踩到利空,還是踩到了業績的雷,甚至是退市的雷,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4000多家上市公司,有幾百家藏雷,我覺得也是正常的,畢竟開企業確實不容易。
股票踩雷導致的損失,確實是非常大的。
有一些驚天大雷,可能一上來就會導致股價出現腰斬。
理論上并不存在百分百避雷的方式,因為有一些雷真的是突如起來。
但如果在選股的時候,能夠充分地考慮到上市公司的本質和業績情況,理論上可以規避絕大多數踩雷的可能性。
避雷是投資的基礎,尤其是那種可能讓本金大幅度折損的雷,一定是要盡量規避的。
同時,如果沒有排雷能力,那投資的時候,請盡量保持倉位分散,千萬不要押注單獨一只股票。
優先考慮保本,再考慮投資的收益,所以防雷其實是第一要務。
如果自己連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都不了解,就貿然買入,那么踩雷了也只能打掉牙齒往肚子里咽。
4、想做長線,結果深套了。
還有一種痛苦,叫做我要做長線,結果深套了。
并不建議大部分股民去做長線投資,因為壓根不具備長線投資的能力。
原因很簡單,長線投資最終都是企業的業績投資,而散戶對于企業的業績判斷能力,其實是很弱的。
尤其是當時間跨度拉長之后,很多的企業會遇到巨大的挑戰。
而投資者對于企業內在的變化,其實是非常不知情,也不敏感的。
企業的業績增速下滑,會導致企業的股價估值下滑,企業的業績預減,更是會導致企業大跌,要是企業的業績出現了虧損,那情況會更糟糕。
普通的股民做長線,大部分都是在賭企業的未來,沒有研究能力真的是不太適合做長線。
即便是具備一定投研能力的機構,也有可能判斷錯誤,最終深套。
長線比起短線的情緒交易,難度更大一些,但這個不代表就鼓勵散戶去做短線,而是要更多地研究上市公司,而不是靠信念去做投資。
5、在牛市里踏空了,到熊市里滿倉了。
還有一種痛苦,叫做牛市踏空,熊市滿倉。
這種情況也是非常的常見。
似乎很少有股民能在熊市里空倉或者低倉位應對,絕大多數在熊市的初期,就選擇了滿倉。
因為熊市的初期,迷惑性很強,會給人的感覺是牛市的調整,是上車的機會。
當反應過來已經進入熊市的時候,往往已經下跌超過20%,然后就開始被動躺平了。
而經歷過熊市的投資者,對于牛市也并不是很信任。
當牛市來的時候,他們盡管還會滿倉操作,但是會變得更保守一些,不愿意相信牛市來了。
所以,在牛市里也會走一步看一步,甚至頻繁地換股,結果讓牛股在指縫中劃走。
想要轉變這種心態,就必須對于牛熊市有明確的看法,而不是跟著市場情緒走。
觀察市場成交量,其實是一個比較不錯,而且簡單的方式。
6、抄底抄在半山腰,高拋拋在山腳下。
還有一種痛苦,叫做在山頂上抄底,在山腳下清倉。
而且,發生這種情況的也并不在少數。
永遠不要抱著抄在底部,拋在頂點的心態去交易股票,因為這種事情都是靠運氣的。
這種心態上的錯誤,直接就導致了最終結果上的悲劇,而結果上的悲劇,又會加重心態上的負擔,最終讓人痛苦無比。
解決這個問題比較好的方式,同樣是分批的買賣,盡量保證成交的價格平均性。
這樣可以在下跌途中,盡量減少持倉成本,在上漲途中,盡可能地獲取平均收益回報。
7、一追漲就被套,一殺跌就漲了。
追漲殺跌,最終虧錢的故事,聽到的次數已經是數不勝數了。
但這并不能說明追漲殺跌就是錯的,而是盲目地追漲殺跌,肯定是有問題的。
股票出現突破買入,出現破位賣出,這是一個交易方式。
但是一漲就買入,一跌就賣出,那就是問題所在。
如果自己被追漲殺跌的情緒所控制,那么一定要思考自己在追漲殺跌過程中,到底哪里出錯了。
有沒有經過慎重的思考后進行交易,還是交易規則就錯了,誤導了自己的操作。
糾正好關鍵的問題,形成自己的交易模式,其實是可以賺到錢的。
8、選了幾只股票,買入的跌了,沒買的漲了。
最后一種痛,叫做我買的不漲,沒買的漲了。
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研究了半天的股票,選了好多進入自選。
最后,慎重其事地又做了一番篩選,買入了其中的1-2只。
結果買入的股票,就像是得了瘟疫一樣,一蹶不振,而那些剩下沒買入的股票,蹭蹭地往上漲。
這種讓人窒息的痛苦,也是會時常發生的。
其實,從短期的交易來看,資金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不走尋常路。
因為大眾都想買的股票,資金可能會直接選擇拋售,獲利了結,因為有的是接盤俠。
而那些散戶猶猶豫豫的個股,往往就成了主力的目標,讓散戶在猶豫后,最終追漲而入,充當接盤俠。
所以,如果你看好的股票真的有4-5只,那就都買入即可,沒必要篩選到只剩1-2只。
炒股其實不痛苦,痛苦的是沒有長進,導致的持續虧錢。
股市一個必須要進步的地方,因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