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cplive
來源:藥品之聲
我國痛風患病率在1~3%,男女比例為15:1,呈逐年上升、逐步年輕化。高尿酸血癥作為“第四高”,不僅可引起痛風,還可引起腎臟病變、高脂血癥、高血壓病、糖尿病、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進行降尿酸藥物治療,需藥注意以下幾點:
1、檢查血尿酸應注意什么?
檢查前一天:避免飲酒,不吃過于油膩和高蛋白食物,晚8時以后禁食。
2、什么是高尿酸血癥?
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稱為高尿酸血癥(HUA)。
因尿酸在血液中的飽和濃度為420μmol/L(不分男女),《中國高尿酸血癥相關疾病診療多學科專家共識》將血尿酸>420μmol/L定義為高尿酸血癥。
3、高尿酸血癥有什么危害?
無癥狀不等于無害。
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μmol/L,急性腎衰的風險增加74%;高血壓風險增加15%~23%,男、女心血管病病死率分別增加9%和26%。
4、如何進行生活方式干預?
避免食用:果糖飲料,黃酒、啤酒、白酒,動物內臟。鼓勵食用:脫脂奶、酸奶、雞蛋。
控制飲食,不能代替降尿酸藥物治療。因為約80%血尿酸來自于人體細胞的代謝產物,只有約20%血尿酸來自于食物。
5、何時啟動藥物治療?
第一,無任何疾病者(健康者),血尿酸>540μmol/L,應立即啟動降尿酸藥物治療;
第二,合并高血壓、糖代謝異常、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患者,血尿酸>480μmol/L,應啟動降尿酸藥物治療。
6、“三高”患者應注意什么?
第一,可升高血尿酸的藥物:小劑量阿司匹林、利尿藥;
第二,可降低尿酸的藥物:氯沙坦、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非諾貝特。
第三,非心衰患者,盡量避免選用噻嗪類利尿藥;
第四,不要停用阿司匹林,注意多飲水,必要時可與阿托伐他汀聯用。
第五,避免噻嗪類利尿藥與別嘌醇合用,因為噻嗪類利尿藥可增加別嘌醇發(fā)生超敏反應的風險。
7、降尿酸藥物有哪些?
降尿酸藥有兩類,常用藥物有三種。
抑制尿酸合成藥:別嘌醇和非布司他,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減少尿酸合成;
促進尿酸排泄藥:苯溴馬隆,通過抑制腎小管尿酸轉運蛋白-1,抑制腎小管尿酸重吸收而促進尿酸排泄。
8、如何選擇降尿酸藥?
第一,起始降尿酸治療
首選藥物:別嘌醇;
小劑量開始:50~100mg/天;
逐漸增加劑量:每2~5周監(jiān)測血尿酸水平1次,未達標者每次可遞增50~100mg;
最大劑量:600mg/天;
并用藥物:對于痛風者,口服秋水仙堿(0.5~1mg/天)3~6個月,或非甾體抗炎藥3~6個月,以預防痛風急性發(fā)作。
第二,存在別嘌醇禁忌癥或不耐受別嘌醇者
考慮換用:非布司他;
小劑量開始:20~40mg/天;
逐漸增加劑量:每2~5周監(jiān)測血尿酸水平1次,未達標者逐漸增加劑量;
最大劑量:80mg/天;
并用藥物:同“別嘌醇”。
第三,無法耐受非布司他,或增加劑量后血尿酸仍然無法達標者
考慮換用或者聯用:苯溴馬隆;
小劑量開始:25~50mg/天;
逐漸增加劑量:每2~5周監(jiān)測血尿酸水平1次,未達標者逐漸增加劑量;
最大劑量:100mg/天;
并用藥物:秋水仙堿(同別嘌醇)+碳酸氫鈉或枸櫞酸氫鉀(堿化尿液)。
9、哪些患者禁用別嘌醇?
別嘌醇可引起致死性剝脫性皮炎等超敏反應綜合征。
HLA-B*5801基因陽性、應用噻嗪類利尿劑和腎功能不全是別嘌醇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
HLA-B*5801基因在中國(漢族)人中陽性率顯著高于白種人,推薦在服用別嘌醇治療前進行該基因篩查,陽性者禁用。
10、服用別嘌醇時應注意哪一點?
別嘌醇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過敏反應,可發(fā)生在用藥后幾個月或幾年。
因皮疹可能是出現在嚴重過敏反應之前,出現皮疹的患者應停止使用別嘌醇。
11、服用非布司他應注意什么?
相比使用別嘌醇,使用非布司他的患者發(fā)生心血管血栓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腦卒中)的概率較高。
用藥時注意監(jiān)測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癥狀及體征。
12、用什么藥來堿化尿液?
正常尿液呈弱酸性,pH值約為6.0,尿酸的溶解度較低,容易析出尿酸結晶。
為了避免析出尿酸結晶,在口服苯溴馬隆初期,飲水量不得少于1.5~2升;口服碳酸氫鈉或枸櫞酸氫鉀堿化尿液,以提高尿酸的溶解度。
13、降尿酸治療期間應做哪些檢查?
第一,初始降尿酸時,每2~5周監(jiān)測一次血尿酸,并根據血尿酸值調整藥物劑量;
第二,口服碳酸氫鈉或枸櫞酸氫鉀的患者,定期檢查尿液pH值,控制pH值在6.2~6.9范圍內;
第三,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均具有肝毒性,用藥前和用藥后應定期檢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