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病史 患者,男性,63歲。因“發現血糖升高5年余,活動后心悸、氣促3個月”就診。患者5年前出現口干、乏力,在當地醫院查空腹血糖8.6mmol/L,診斷為“2型糖尿病”,給予二甲雙胍片、格列美脲片口服,未監測血糖。 1個月前開始出現活動后心悸、氣促癥狀,在當地醫院查空腹血糖9.2mmol/L,診斷為“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給予二甲雙胍緩釋膠囊(1次1g,1日2次,早、晚飯后口服)、格列美脲片(1次6mg,1日1次,早飯前口服)、沙格列汀片(1次5mg,1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1次20mg,1日1次,口服)、通心絡膠囊(1次1.04g,1日3次,口服)、茋藶強心膠囊(1次1.2g,1日3次,口服)。 近1周患者氣促癥狀逐漸加重,輕微活動后即出現氣促癥狀,夜間需高枕臥位。既往身體健康,無藥物過敏史。患者母親有糖尿病家族史。 體格檢查 輔助檢查 診斷 治療方案調整 療效 點評
1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
①新發病且與1型糖尿病鑒別困難的消瘦糖尿病患者;
②2型糖尿病控制飲食、運動治療和口服降糖藥治療后血糖仍然控制不達標的患者;
③合并有酮癥、酮癥酸中毒、糖尿病高滲狀態等糖尿病急性并發癥或嚴重慢性并發癥,應立即啟用胰島素治療。待并發癥糾正、血糖控制平穩后可進一步選用其他降糖治療方案;
④合并嚴重感染、創傷、大手術、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合并妊娠。
其他患者
如果胰島功能嚴重減退,則應及時采用胰島素治療;如果胰島功能尚好,可以選用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
如果存在胰島素抵抗,可以選用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物,如二甲雙胍、吡格列酮。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8,38(4):292-344.
[2] 母義明,等.臨床藥物治療學-內分泌代謝疾病[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54-76.
[3] 二甲雙胍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8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9,27(3):161-168.
[4] 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胰島素促泌劑應用的專家共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28(4):261-264.
[5] 磺脲類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6年版).藥品評價,2017,14(1):5-12.
[6]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臨床合理應用中國專家建議[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6,24(10):865-868.
[7] 基于腸促胰素治療藥物臨床應用的快速建議指南[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6,32(6):448-453.
[8] DPP-4抑制劑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8,34(11):899-902.
[9] 基于胰高血糖素樣肽1降糖藥物的臨床應用共識[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6(1):14-18.
[10] GLP-1受體激動劑臨床應用專家指導意見[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8,26(5):353-359.
[11] 王穎穎,湯立達,靳京,等.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現代藥物與臨床,2020,35(1):179-183.
[12] 李晶晶,孫立娟.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驗診斷學,2020,24(3):450-451.
[13] 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專家共識[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6,24(5):388.
[14] 2型糖尿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降糖藥物應用專家共識[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6):481-490.
[15]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口服降糖藥物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14,53(10):834-836.
[16] 改善心血管和腎臟結局的新型抗高血糖藥物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建議[J].中國循環雜志,2020,35(3):231-236.
[17]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口服降糖藥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9年更新版).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9,35(6):447-454.
[18] 中國糖尿病腎臟疾病防治臨床指南[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9,11(1):15-28.
[19] 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管理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9,35(7):535-547.
[20] 中國老年2型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2018年版)[J].中華內科雜志,2018,57(9):626-641.
[21] 高峰,盧夢瑜,胡秀芬.胰源性糖尿病診斷與治療進展[J].醫藥導報,2018,37(11):10-13.
[22] 老年人多重用藥安全管理專家共識[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8,26(9):707-708.
本文首發: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本文作者:葛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