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底氣,都是錢給的。也許錢不是萬能的,但是卻能解決我們大部分的煩惱和痛苦,如果不是富二代,那么賺錢也是每個成年人的首要任務。
稻盛和夫的忠告:錢的背后是事,如果事情做到極致,那錢自然來;事情的背后是人,人做好了事自然成。
有些人是為了賺錢而賺錢,有些人是通過讓自己變得更值錢來賺錢。看起來差別不大,但是時間長了,就完全不一樣了。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做人和做事兩個維度,稻盛和夫給出了自己的做法:
1、做事
做事要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實際上稻盛和夫是用做事來磨煉自己的心性。通過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把事情做完美,那么自然就會有生意。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任正非也說過,對一個小公司來說,不需要那么多方法,只要把豆腐磨好了自然就有客戶上門。只有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才能脫穎而出。
2、做人
做人不能光想著自己,而是要有利他之心。利己是我們生存的基礎,但是如果已經解決了生存問題,那么就盡可能提升自己的利他之心。
季羨林曾給出一個定義:如果我們能60%為他人著想,40%為自己著想,你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利他越多,道德水平就越高。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人與人之間最核心的還是利益,如果你自己沒有能力,那么你的人際關系也會逐漸遠離你。那么最核心的還是提升自己,讓自己有價值。
稻盛和夫出身很一般,家里很窮,上了個三流的鹿兒島大學,畢業后進了一家快倒閉的企業,相信所有人面臨這種情況都很難辦,稻盛和夫也想離開,但是他哥哥說他還沒干就走,太不像樣了。
一句話罵醒了稻盛和夫,既然自己想要賺錢,想要成就自己,那就得先讓自己有能力,所以搬去公司的研究室住著,每天沒日沒夜的去研究,終于幾個月后,研制出了最新型的鎂橄欖石陶瓷。
就憑著這個發明,不但公司開始接到了松下的訂單,稻盛和夫自己也在業界開始小有名氣,如果只是想賺錢卻沒有實際行動,那才是悲劇。
不管是賺錢還是成事,其實沒有捷徑可走,很多人拼命去湊富人的圈子,以為有這些關系就可以賺到錢,其實是沒看明白人與人之間的核心,只有利益,如果你沒有利用價值,你的關系圈子根本不存在。
稻盛和夫27歲創立京都陶瓷,52歲成立第二電電(KDDI前身),把兩家企業都帶入了世界500強,自己也是幾百億身家,但是在65歲退休的時候,卻把自己200億的股份全部分給了員工,自己出家去當了和尚。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開悟后稻盛和夫說:“我們往往容易執著于追求財富、地位這些,每天被欲望驅使四處奔走,但是這些既不是人生的目的,也不是人生的目標。”
他把自己幾十年的經營智慧和人生感悟進行整理,創出了稻盛哲學,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稻盛哲學,他寫了《干法》《活法》《心》等很多書。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馬云曾三次專程前往日本請教經營之道,任正非、張瑞敏也尊他為商業導師,任正非曾說:“我們趕不上稻盛先生,但他的著作一直放在岸邊,讓我受益匪淺!”
稻盛和夫的書,每天翻一翻,每天都有不一樣的進步和感觸,看他的書就像一位老者在旁邊諄諄教導,每一句都富含哲理,書中對工作、生活的智慧讓你可以好好學習,助你沖破重重障礙,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想學習稻盛先生智慧的,點擊下方鏈接即可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