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今年62,已經退休在家,是鄉里遠近聞名的嗩吶手。由于平時參加的紅白喜事多,應酬也自然比較多。
上班的時候,他的血壓還是比較正常的,但退休之后血壓就逐年升高。他老伴一看血壓上去了,就天天叨咕他,不讓他喝酒。沒辦法,老王就吃起了降壓藥。
為了讓老伴放心,老王隨身包里放著一個電子血壓計。每當他快回家的時候,我就在外面把血壓測好。如果血壓高,他就臨時吃點降壓藥。等藥物起效后,他再回家。這樣一來,老伴檢查他血壓的時候就不能說什么了。
?雖然他幾乎每次都能過關,但也有失誤的時候。有幾次,他就把血壓吃得太低了。老伴一看到他只有90多的血壓,還以為他哪里出了問題了。問他,他也說沒事。但她在暗中觀察發現,血壓低的時候老王也不愛說話,一般都是徑直回屋休息了。
為了老王血壓的事,幾乎都成了她老伴的心病。終于有一天她忍不了了,就把這事兒告訴孩子們了。幾個孩子一聽,這可是大事。于是,幾個孩子幾乎就是抬著把老王弄到醫院去了。
到了醫院之后,醫生發現老王的血壓雖然看著似乎正常。但對他這個年齡段來講,這個血壓就有些偏低了。
?看到老王將信將疑的神情,醫生覺得應該給他好好講講血壓的一些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使用的血壓標準:凡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于或等于140mmHg,舒張壓小于或等于90mmHg。如果成人收縮壓大于或等于160mmHg,舒張壓大于或等于95mmHg為高血壓;血壓值在上述兩者之間,亦即收縮壓在141—159mmHg之間,舒張壓在91-94mmHg之間,為臨界高血壓。雖然對低血壓沒有給出具體的數值范圍,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也應該與之相適應的增長。隨后,醫生拿出一張圖表讓老王看。
?通過圖表可知,老王今年62,其血壓應該維持在140以上為宜。
對此,老王頗有不解:我們老同志之間,一聽到誰血壓150了,就好像他怎么控制得那么不好啊。這么說來,上歲數高一點沒關系?
聽到老王的疑問,醫生覺得更有必要把這事兒說明白了。隨著醫學科普的廣泛開展,人們對于高血壓的危害了解的越來越多。
?高血壓不僅可以誘發腦中風、增加心血管風險,對我們人體的很多臟器也都會有損害,并且很多損害都是不可逆的。因此,這些年對高血壓的認識及控制都是比較理想的。
但對于低血壓,人們的認識還是尚顯不足。這里我們說的低血壓不是指孩童時期的低血壓,孩童時期由于血管彈性好,即使測得血壓數值較低也不會影響遠端重要器官的供血。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血管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彈性下降。
?我們常說的老年性高血壓,就是因為大動脈的彈性下降所產生的效果。即,高壓高、低壓低或正常,結果就是脈壓差特別大。正因為血管彈性的下降,導致血管的管徑相對縮小,因此年齡大的人也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高一點的血壓以滿足各個重要臟器的灌注壓。
因此,老王把自己的血壓非得控制和年輕人一樣是不正確的。
最后,建議所有的高血壓人群:抗高血壓治療是為了減少高血壓造成的靶器官損害,但不要過度降壓,以免因低血壓帶來供血不足而直接損害器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