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心血管病患者高達2.9億,死亡率位居所有疾病中的首位,死亡人數占據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
我們常說的心臟病是心臟病變的疾病統稱,主要由心臟結構受損或功能異常所致。
心臟病的常見癥狀有胸悶胸痛、疲乏無力、呼吸急促、下肢水腫、四肢麻木等(只提供參考不作為診斷)。
影響心臟健康的因素有很多,飲食也是其中之一,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導致心臟受損,誘發心臟疾病,一起來看一看生活中常見的那些“傷心”食物:
心臟不好,最好避開4種“傷心”食物,若你愛吃,心“太累”!
高鹽食物
國人的飲食習慣普遍以高鹽為主,鹽放得多確實能夠刺激食欲,但是卻不利于身體健康,高鹽可誘發高血壓,而高血壓則對心腦血管不利。尤其是對于中老年并伴有高血壓、肥胖的人群,長期高鹽飲食很容易突發心腦血管疾病。建議成人每日的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也就是一瓶蓋子的量。
高糖食物
高糖食物向來深受女性群體的喜愛,高糖食物往往含有大量的糖分,長期攝入很容易誘發肥胖,而肥胖無疑增大了心臟負擔,為各種心血管疾病埋下了禍根。除此之外高糖飲食與糖尿病密切相關,長期高糖飲食可導致血糖升高,而血糖控制不佳很容易牽連到心臟、大腦、腎臟,從而誘發心臟病等各種并發癥。
高脂食物
常見的如肥肉、動物內臟以及煎炸燒烤等烹飪方式所產生的各種高脂食物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高脂食物攝入過多會誘發血液中膽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的升高,時間一長可導致高血脂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對心臟醫的危害巨大。
抽煙酗酒
煙草中所含的尼古丁等有害成分會損傷血管,導致損傷的血管內皮堆積各種有害物質,從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而心梗的形成就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有關。
而長期酗酒可導致酒精性心肌病,酗酒還可導致血壓升高,誘發心力衰竭,這些都會對心臟造成嚴重的傷害。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物能保護心臟呢?
多吃蔬菜水果,新鮮的蔬菜水果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多吃堅果、魚肉以及植物油,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減少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除此之外谷物以及豆類食品也非常有益于心臟健康,這些食物中擁有精細米面中沒有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纖維素,而豆類中富含植物蛋白、植物固醇這些都對心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