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安
解說詞的撰寫可以說是一名職業編導的必修課。然而,這項工作幾乎毫無積累可言,無論你做了多少年,當一個新的項目出現在眼前,我們就像一個旅行者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必須從零開始,熟悉地形,了解他的方方面面,然后一個個景點走過,才能真正發現它的奇妙之處。
對于解說詞撰寫來說,相當于你旅行后的回憶,旅程路線就是你的結構,破題就是你找到的那個最重要的景點,而主題就是你此次旅程中對這個城市的印象。回憶一下,當你旅行歸來,和朋友聊起這次行程,你會怎么說呢?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講述方式。所以,事實上,解說詞根本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結構。就像寫詩,你從哪里開始都可以。如果一定要有一個結構的話,不過就是開篇——展開——結束,這個小學就學過了,鳳頭豬肚豹尾嘛!但這樣的說法,一定不是你想要的。
在識別客戶真正意圖的那篇文中我們曾提過“追求理想型”,這可以說是我們在創作宣傳片中的最大任務,宣傳片的落點永遠都在表達對未來的展望,幾乎無一例外。所以,針對結構,我們幾個同樣做了很多年解說詞撰寫的朋友曾經在一起開玩笑,行活里的宣傳片結構就是“昨天——今天——明天”。是的,我們今天只聊聊最基礎的宣傳片解說詞結構及破題技巧,再復雜的留到后續幾章。
“昨天”就是歷史淵源,獲得的榮譽、地位呀等等;“今天”就是現在做了些什么,具體有哪些舉措、或者說正在為某個目標而努力做了什么;“明天”就是未來展望,基于前兩者,定時間定目標,不斷努力,砥礪前行。有的作者一以貫之,有的作者分段落,取小標題分別闡述,僅此而已,那么,真是這么簡單嗎?
解說詞,是把不連貫的空間關系銜接起來的一種手段。讓我們再來明確一下解說詞的作用,一是發揮對視覺的補充,讓觀眾在觀看實物和形象的同時,從聽覺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釋,從而受到感染,二是發揮對聽覺的補充作用,即通過形象化的描述,使聽眾感知故事里的環境,猶如身臨其境,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為什么要重申解說詞的作用呢?每一種藝術的實質就是要做到其他藝術所不能做到的,解說詞的補充作用決定了其天然的殘缺美,但是,許多作者面對大量的資料以及客戶的挑剔時,常常就忘記這一點,或者說,為了偷懶,常常寫出紙媒才適合的極其完整的錦繡文章。這一點才是許多片子明明看起來各方面都不錯,但總是缺了一股精氣的問題所在。
解說詞的寫作者必須先具備導演的大局觀,這一點在主題的確認上尤為重要。
我們來看一張圖,你看到了什么?是花瓶還是兩張臉?沒有對錯,這是一張視錯覺圖片,你看到什么都是合理的。然而,在解說詞中,如果你的主題不明確,做出成片后的效果就會如同這張圖片一般,給人以似是而非的感覺。影視作品就是要對整體有一種特別強化的認知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首先遇到的總是一個整體,但隨后總是要分解和重構它,這不僅是視覺殘留的純生理現象,跟重要的是,它涉及大腦的選擇作用。這是格式塔心理學描述的一種現象,同樣,也預示出了主題與素材的關系。試問,你旅行歸來說某城市的美食簡直太棒了,結果你卻一直在講述建筑多么雄偉,風景多么優美,你猜猜你朋友聽完你的講述對某城市是什么印象?
在這里,我們特別拿出這個概念,旨在如何抽離出主題。要明白,主題建立在寫作者對事物理解的基礎上,表面上的那些素材就像是我們穿的衣服,主題就是你想塑造的人設。人設定位精準,你才能在眾多的關于“昨天”的素材中篩選出最符合你的內容。
例如你要做一個城市宣傳片,客戶要求是用作招商,那么,他的區位優勢、豐富資源、深厚歷史、城市經濟上的發展規劃、政策優勢等等都只是支撐主題的論據。主題是什么呢?有一個偷懶的辦法,去看一下政府總結的城市精神,對,就是包容、開放等等那幾個詞。如果你想更深層的去了解,真正的主題應該是你深度了解客戶后,歸納總結出來的精神、品質以及由內而外生發的力量。
觀察、傾聽與思考的方式便是對整個表達主體的取舍方式。
在做山西左云的一個縣宣傳片中,我的主題定性為:邊塞文化與農耕文化的融合在城市生長過程中發揮的意義。因此,它引申出整個城市的性格:包容、勤勞、物產豐富,延展到現在——有傳承、有資源,加上現階段的政策優勢,經過合理的素材布局,呈現出一幅沃土靜待開墾的招商畫卷。
到了山西新絳的宣傳片中,主題定性為:城市中的鄉土情結。民俗、人文以及撲面而來的建筑厚重歷史、婉約帶有文人氣息的園林文化,不斷強化城市氣質,為當地旅游發展背書,進而探索出未來招商路徑。
不同城市吸引來的客商也不同,同樣的城市招商宣傳片便被不同城市氣質帶到不同的走向,這就是主題明確的重要性。選擇了哪個主題,你就確定了連接所有素材的核心思想,同時也準確定位了整個項目的宣傳要點,當然,你的“昨天、今天、明天”所對應的素材自然就浮現出來了。
這還不夠,我們要在行活中推陳出新,還要學幾招解說詞的破題技巧,把舊曲彈出新意。
唐宋應舉詩賦和經義的起首處,需要有幾句話說破題目要義,叫“破題”,后來明清八股文寫作也將其沿用下來。清代唐彪《讀書作文譜》中引用了梁素冶之言細細闡述了破題四法,明破、暗破、順破、逆破,此處,我借用了這四法的概念,從解說詞角度分為兩類,明破、順破歸為一處,暗破、逆破,歸為另一類。
解說詞創作原本就是命題作文,明確主題就相當于審題。所謂明破,就是在開篇的時候一擊即中主題,開宗明義。舉例,現在的主題是“傳承孝道”,那你開篇就要把要表現孝道的人物或事件展現出來,;順破,顧名思義按照順序,分別擊破主題,同樣是“傳承孝道”,什么是傳承,孝道又體現在何處?孝道的傳承為社會帶來了什么積極的作用?一步步引申。如同榫卯結構,從最初的小零件開始,層層相扣,最后呈現出完整的一個故事框架。
這種方法應用最多的要屬說明型宣傳片,比如銀行金融產品宣傳、企業新品介紹、某種流程介紹等等。
此時,影視作品場合、氛圍特定,無需鋪墊,直接進入情景,觀眾需要知道的具體信息。這種類型的片名命名也同樣如此,不需要加什么修飾,直白最好。
要注意的是重點的篩選,信息表達的準確性,每一個重點便是它的路標,還記得上一篇提到的描述信息、評價信息和規范信息的作用嗎?想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一書。
我們前面說過,解說詞的補充作用,因此,在寫解說詞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我們還是有畫面的。
開篇第一組畫面是什么?
別告訴我,那是前期拍攝和后期剪輯的事,寫解說詞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好畫面。而且,通常第一組畫面與你用何種破題方式連接最為緊密,它奠定了整個片子的整體基調。你可以看一下山西新絳宣傳片解說詞,體會一二。
再來說暗破和逆破,還是以“傳承孝道”為例,暗破,就需要引申了,孝道是什么?是倫理!按照倫理來闡述的話,你的開篇解說詞就要迂回了,倫理是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和處理這些關系的規則,是對道德標準的尋求。如此,開篇調性要高,你要為所宣傳的主體找到一個普世觀,這樣生發出來的解說詞具有一定的深度。在這種類型里,你的解說詞語言要雅俗共賞,怎么寫,我們在后續會有一章《解說詞臨摹法》專門來介紹。
逆破,講究的是一個反其道而行,說“孝道”、“倫理”卻從禮崩樂壞開始。還是回到之前我們說寫城市宣傳片解說詞,倘若你要呈現出一個現代化、開放,極具發展潛力的城市,不妨在開篇費些筆墨展示城市歷史上的斑駁瞬間。
這種破題法多用于展示人文歷史等宣傳主體厚重、要求思想內涵豐富的宣傳片,講究觀后發人深省、令人反復回味。
讓我們最后做個總結,解說詞的結構和破題方式其實千變萬化,并無高低之分,只存在于深淺。主題確定后,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形成閉環,從破題到用各種素材,一層層觀點的不斷加深,最后呼應開篇,解說詞與畫面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將主題輸出到受眾的腦海當中,這就是一篇合格的解說詞。下一篇,我們介紹解說詞的風格創新,如何在解說詞中使用視覺意識,把握節奏。(完)
PS:《影視寫作十日談》目錄
導語:與世界鏈接
1、如何識別客戶的真正意圖
2、解說詞的結構及破題技巧
3、解說詞的風格創新
4、解說詞臨摹法
5、解說詞對人物與事件的解構
6、解說詞中的創意寫作
7、微電影劇本故事提煉法
8、微電影劇本中如何協調戲劇與宣傳的關系
9、微電影劇本中的動作敘事應用
10、倒推策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