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在落日余暉的映襯下緩緩漫步。這是向導Andrew Schoeman在博茨瓦納喬貝國家公園拍攝的作品。
在野生動物園車的燈光照射下,這頭年輕的雄獅顯得目光專注。圖片由向導Kyle de Nobrega拍攝于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的獅子金沙(Lion Sands)。
向導Etienne Oosthizen說:“這頭40歲的大象是其群體中唯一學會這招的,這使它能夠獲得最美味、最新鮮的樹葉。
在它周圍還跟隨著一群年輕的‘粉絲’,眼巴巴地想分點剩食。”圖片拍攝于贊比亞的贊比西河國家公園。
花豹的食譜極富多樣性,從小小的蜣螂到900公斤的伊蘭羚羊都是它的獵物。圖片由向導Lee Wittam拍攝于博茨瓦納的Savuti。
清晨的潘神湖(Lake Panic)霧氣朦朧。這是向導Zane Engebrecht拍攝于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的作品。
超過140萬頭角馬(又名牛羚)跨越東非平原,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遷徙。圖片由向導Andrew Schoeman拍攝于肯尼亞的馬賽馬拉。
清晨太陽剛要升起的時候,兩頭驢羚展開了爭斗。它們來回跑動帶起的塵土,給整個畫面增添了一種戲劇性的氛圍。圖片拍攝于博茨瓦納的奧卡萬戈三角洲,作者為向導Brendon Cremer
晨光之中,一只環頸斑鳩棲息于枯樹之上。這是在納米比亞的埃托沙國家公園,圖片作者Andrew Schoeman。
這張難得一見的穿山甲圖片由向導Gary Parker拍攝于南非卡哈拉里沙漠的Tswalu。
圖片拍攝者James Haskins說:“我在驅車沿博特蒂河而行的途中看到了這一場景,那條蟒蛇正在淺水中將一只赤嘴鴨慢慢絞死。
以后多年時間里,我看到過好幾次這樣的情形。蟒蛇在河邊埋伏捕捉鳥類,它們將自己隱沒在河水中,形成偽裝,靜等合適的時機。”
在非洲南部的干旱高原上,一頭獵豹正舉目遠望,偵察獵物。圖片由向導Etienne Oosthuizen拍攝于南非的薩馬拉。
在陽光照耀下,花豹顯出金色的光澤。圖片由向導Gavin Lautenbach拍攝于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的Londolozi。
年輕的獅子好奇地看著身邊的鳥群。圖片由Craig Vedders拍攝于南非和博茨瓦納之間的卡拉哈迪跨界公園。
向導Etienne Oosthuizen說:“這群狒狒每天早上都來到我們的營地附近,在出去覓食之前,它們會先坐在早晨的陽光里取暖。
小家伙的熱身速度比成年狒狒快得多,很快它們就開始互相追逐打鬧。”圖片拍攝于贊比亞的贊比西河國家公園。
巨大的沙丘之下,跳羚群顯得十分渺小。圖片由向導Gavin Lautenbach拍攝于納米比亞的索蘇斯弗雷(Sossusvlei)。
圖片拍攝于南非東開普省。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黑犀牛都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犀牛物種,某段時間其數量達到最多的85萬頭。
目前黑犀牛的數量約為6000頭。而去年共有668頭犀牛被殺害。被獵殺的犀牛主要為了供應中國和越南對犀牛角的需求。
拍攝者Albie Venter說:“我們成功地對這只雌獵豹及其六只幼崽進行了數天的跟蹤。我很高興,盡管面對許多困難,但這六只幼崽都順利地長到了獨立生活的階段。”
圖片由向導Keith Connelly拍攝于南非東開普省的卡里埃加(Kariega)。
Londolozi的向導們都知道這個名為“Tsalala”的小獅群。這個獅群由一只母獅和它兩個“女兒”組成,
它們克服了種種困難,已經勇敢地生活了超過十年時間。圖片由向導James Kydd拍攝于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的Londolozi。
Londolozi的向導們都知道這個名為“Tsalala”的小獅群。這個獅群由一只母獅和它兩個“女兒”組成,它們克服了種種困難,
已經勇敢地生活了超過十年時間。圖片由向導James Kydd拍攝于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的Londolozi。
圖片由向導Kyle de Nobrega拍攝于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的獅子金沙(Lion Sands)。
一只南紅蜂虎從鳥群中飛出,去尋找潛在的配偶。圖片拍攝于納米比亞贊比西河沿岸的Kalizo,這里每年都有數千只美麗的南紅蜂虎回來筑巢。圖片作者為向導Brendon Cremer。
大象喜歡水源,而且每當靠近水源的時候象群都會加快腳步。圖片由向導Lee Whittam拍攝于博茨瓦納的Linyanti。
這頭雄性大花豹似乎把大蟒蛇當成了玩具。圖片由Susanne Baden拍攝于南非的克魯格國家公園。
天黑之前,水羚(又稱非洲大羚羊)正在享用一天中的最后一餐。圖片由向導Keith Connelly拍攝于南非東開普省的卡里埃加(Kariega)。(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