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開展談心活動? |
2012年09月19日09:35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 | ![]() |
談心活動是指同志之間相互交流思想、交換意見的一種形式。有集體談心和個別談心之分。談心的目的在于溝通思想,解決矛盾,增進團結。 (1)充分準備是談心成功的前提條件。一般來說,準備工作要做到“四清楚”。一是思想狀況清楚。如談心對象在想什么問題,有哪些思想疙瘩,原來的思想基礎如何,現在思想情緒怎樣,其脾氣、秉性、文化水平、修養如何等。二是前因后果清楚。如談心對象的問題是怎樣產生的,有什么背景,當事人與有關人的關系如何,問題的根本癥結何在等。三是社會關系清楚。應多渠道、多側面、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談心對象與社會、家庭、親友等方面的聯系,以及這些因素對談心對象的影響。四是有關資料清楚。包括談心時所需要的思想理論和相關問題的資料,以便談心時能有理有據地引導與說服對方。在“四清楚”的基礎上,確定談心的主題,明確談心所要達到的目的。有些問題需要談幾次心才能解決,對這樣的問題,每次談心需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都應該心中有數。 (2)把握好談心的時機。什么事情可以談,什么事情不可以談;什么時候應該談什么,什么時候不該談什么;什么話題可以直截了當談,什么話題應該緩談;哪些問題應當談得深一些,哪些問題可以談得淺一些,都要把握好時機。把握談心時機,要因人因事而異,關鍵一點是要審時度勢,控制談心趨向,特別要注意把握好以下談心時機:一是發現苗頭,出現隱患時要事先談。二是對產生煩惱、處于氣頭兒上的同志要冷談。三是對身處逆境,暫時落后的同志要熱談。四是評優表彰時要事后談。 (3)選擇好談心場合與方式。談心的目的是要幫助對方解決問題,因此,既要考慮談心的時間問題,又要考慮談心的場合、方式。不同談心環境、談心方式所產生的心理影響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談心場合。室內交談可以增強談心的嚴肅性,使談心對象更加重視談心內容,同時也便于直接掌握對方的心理變化。室外交談或家訪談心,可以使對方輕松愉快,增進感情,有利于解決問題。在工作或生活過程中交談,可以使對方無拘無束、心懷坦然,使交談順利進行。 談心方式。一是詢問式,即采取提問式進行交談,可分為直接詢問和含蓄詢問。這種形式能較快地了解情況。二是講評式,即對談心對象進行一分為二的講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提出希望。講評式能較好地適應談心對象的期待心理。三是討論式,即就某個問題共同進行討論、研究。討論式有助于消除對方的顧慮,便于摸清其思想脈絡,以便對癥下藥,解決問題。四是論理式,即聯系談心對象發生的事情,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上闡明道理,使其認識不斷提高,這種方式容易產生良好的效果。五是征詢式,即有意識地征求對方對自己的意見,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這種方式有利于啟發對方進行自我解剖,為問題的最終解決創造條件。 (4)恰當地運用談心情感。一是情深意長,赤誠相見。特別是同犯有錯誤的同志談心時,更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和風細雨,情理兼通,實事求是地對其進行分析和評價,注意發現其積極的、向上的、美好的方面,給以鼓舞和力量,指明前進方向和希望。二是作風民主,會聽善解。要讓雙方充分發表意見,切忌自己從頭到尾“一言堂”,只是“我說你聽”、“我講你通”。對方講話發表意見時,談心者要善于聽,邊聽邊思考,特別是對不同意見,要讓他把話說完,然后再具體分析,區別不同情況,酌情解答。三是堅持原則,不姑息遷就。不能放棄原則,姑息遷就,順著談心對象的錯誤思想,用同情代替說理,用小道理代替大道理。四是耐心細致,持之以恒。人的思想轉變,認識提高,在很多情況下并不是“一點就破”,“一捅就明”,或者單憑“三寸不爛之舌”就能說服的,要耐心細致,反復教育,允許談心對象有一個思索、適應過程。 (5)掌握談心的語言藝術。對待那些見識廣、閱歷深、接受能力強的人,在談心時語言應富有哲理性,例子可以廣一些,做到以理釋事;對待那些經歷平凡、知識和接受能力一般的人,語言應通俗易懂;對待那些年幼識淺、思想單純、接受能力較差者,交談中可以多講一些淺顯的道理,多舉一些他直接經歷過的實例,做到以事明理。一般情況下,在談心過程中應該多用些實用、樸實、通俗的語言,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做到情、理、例并茂。這樣,既可使對方體驗到談心者對他的深情厚意,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又可使對方從中悟出道理,增長知識,提高覺悟。 (6)確定最佳的談心人選。由于每個人的知識、修養、性格等素質各不相同,同一個人就同一件事,不同談心者與之交談的結果往往會有很大差別,所以必須重視談心的人選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