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遠觀近鑒宋朝人?93?李繼隆:這個國舅不一樣
userphoto

2022.07.15 河北

關注

遠觀近鑒宋朝人·93·李繼隆:這個國舅不一樣

李繼隆(950-1005),字霸圖,在征荊南、南楚之役中因忠直而得罪同僚、受到攻擊后被貶謫的勇將李處耘長子,《宋史·李處耘傳》后有附傳。

李處耘雖遭到貶謫,宋太祖對他卻很賞識,也很感念他的忠誠,在李處耘去世兩年后,于開寶九年(976)十月去世前,為自己的弟弟、后來的宋太宗趙光義與李處耘十七歲的女兒定了親。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處耘的女兒入宮,雍熙元年(984)十二月,被立為皇后。李皇后因為親生的兒子早夭,后來再沒有生育,對宋太宗其他的兒子很是慈愛,尤其對后來的宋真宗更好,宋真宗繼位后,尊李皇后為皇太后,極盡孝順,對李繼隆這位“元舅”即長舅也很親近、尊重。

但李繼隆這位國舅,卻與傳說、小說(評書)、戲劇里經常以惡人形象出現的“國舅”不同,不僅沒有禍國殃民之行,而且為國捍御邊疆幾十年,屢立戰功,成為一代名將。

附傳記,繼隆小時候因為父親征戰在外,由伯父李處疇撫養長大,稍微大一點后,因父親的恩蔭做了宋太祖的侍衛“供奉官”。宋太祖建隆四年(963),繼隆的父親李處耘被貶任淄州刺史,十四歲的繼隆也被“除籍”,開除出干部隊伍。時間不久,第二年的農歷二月十六日,是宋太祖的生日“長春節”,建隆與母親一起進宮向宋太祖進獻禮物,宋太祖為建隆官復原職。當時朝廷掌權大臣中有人與處耘有舊怨,忌憚繼隆有才,阻撓繼隆發展,繼隆失意落魄,不治產業,以騎馬打獵自娛自樂。

宋太祖乾德二年(965)十一月,宋朝征伐后蜀,選任繼隆為果州(治今四川南充)、閬州(治今四川閬中)監軍。繼隆當年只有十六歲,他的母親擔心他不懂打仗,想讓他父親身邊的官兵輔佐他。繼隆說:“此次爭戰兒自有想法,哪需要這些人。請母親不用擔心。”繼隆的母親聽后,心中很是寬慰,送兒子出征。

后蜀平定,繼隆回還,夜走棧道,因下雨路滑,騎馬行進的繼隆連人帶馬一起跌入險峻的山澗,山澗深十多丈,繼隆幸而掛在大樹上,才沒有喪命,跟隨他的騎兵快馬繞道幾十里外,才找來火把,用繩子把繼隆拽了出來。

宋太祖開寶七年(974)九月,宋朝征伐南唐,繼隆率領禁軍步兵“雄武軍”三百名士兵進駐邵州(治今湖南邵陽),但上級只給了這支部隊刀、盾兩種簡單武器。進軍路上,有數千少數族敵軍在長沙南邊列陣,阻截道路。繼隆率眾奮力作戰,敵軍敗逃,但繼隆受傷,部下的士兵也傷亡三分之一。繼隆的手足都中了毒箭,得到極好的藥物治療才痊愈。宋太祖得知繼隆如此勇猛果敢,很器重繼隆。

接著,繼隆又與石曦率兵進襲袁州(治今江西宜春袁州區),攻破桃田砦,追擊敵軍二十里,接著攻入潭富砦,放火焚燒了潭富砦存儲的云梯、沖車和糧草。

后繼隆又跟隨廣州知州兼廣南東路轉運使李符,監督指揮荊湖地區的漕運,供應征伐南唐各路部隊所需物資。南唐人認為宋軍不善水戰,派出很多艦船以截斷宋軍糧道,繼隆屢次與南唐水軍作戰,將糧草悉數送達前方。期間,繼隆每天奔馳四五百里,來回巡視、偵查敵情,一天巡視途中遇到一只老虎,繼隆彎弓搭箭,將其射殺,亦曾抓獲南唐一名軍將,準備將其押送朝堂,但在行到項縣(治今河南省沈丘槐店鎮)時,這名敵將患病將死,繼隆砍下敵將的頭,獻送京城,宋太祖因之更加欣賞繼隆。

此后在與南唐軍的作戰中,繼隆被亂箭射中額頭,只是因為所戴的頭盔厚實堅固,才沒有受傷。

宋太祖從繼隆的作戰中發現了他的軍事才能,且追念他的父親,想提拔使用繼隆,傳旨給繼隆:“南唐首府升州(今江蘇南京)平定后,你要親自向朝廷呈送捷報,朕要給你重賞。”當時朝廷在軍中派有十幾名宦官,也都想等攻占南京后回京向朝廷報捷,以求封賞,而就在攻占南京之前,軍中有機密事情需要回京奏報,這些宦官都不愿回京,只有繼隆主動請求承擔任務。當繼隆到京,南京尚未攻取,宋太祖很驚訝。繼隆分析南京破在旦夕,向宋太祖匯報,自己曾在途中遇到大風,白天黑如暗夜,這是南京城破的征兆,南京必破。第二天,南京城破的捷報果然報至朝廷,太祖招來繼隆,對繼隆說:“南京之事,如你所料了。”宋軍占領南京,南唐將領盧絳聚眾一萬多人,在原南唐各地搶掠,朝廷命令繼隆招降盧絳,盧絳歸降。南唐平定,繼隆被提拔為官階為“同七品”的“莊宅副使”,宋朝武官的官階低,做了七品官,繼隆躋身中級軍官的行列。開寶九年(976)春天,宋太祖巡幸洛陽,繼隆隨行,任“御營前后巡檢使”,負責維護宋太祖住所的安全。

宋太祖去世,宋太宗繼位,太宗繼位的第二年即太平興國二年(977),繼隆改任官階“同六品”的“六宅使”。這年繼隆奉詔與王文寶、李神祐、劉承珪等人一同監督指揮疏浚流經京城汴梁的河流“西河”,又與梁迥、竇神寶一起治理黃河決口。在治理黃河決口時,身體肥碩的梁迥所乘的小船老舊破敗,不能渡水,繼隆把自己的乘船換給了梁迥。不一會,繼隆換過來的船果然傾覆,繼隆落水,爬到一顆枯死的桑樹樹梢,等到有船來救,才渡過河去。

太平興國四年(979)四月,宋太宗親征北漢,繼隆隨行。宋軍包圍北漢都城太原,繼隆任“四面提舉都監”,與李漢瓊率領部隊用架云梯、沖沖車、挖地道等辦法攻打太原西城,繼隆親臨前線指揮,北漢軍用拋石機發射的石塊從繼隆身旁掠過,繼隆的親隨軍兵被擊中死去,繼隆卻對安危毫不顧忌,繼續督戰。太原平定,宋太宗率大軍進討五代初期被遼國占領的幽州(今北京),繼隆與郭守文率領先頭部隊打敗數千遼軍,宋軍包圍幽州,繼隆又與守文為先鋒,在湖翟河(約為今北拒馬河)南岸大敗遼軍。

戰后,繼隆出任于遼國接壤的鎮州駐軍都監,遼國侵犯邊疆,繼隆與崔翰等軍將迎戰。此前,宋太宗給眾將頒發了“陣圖”即部隊作戰時兵力部署、隊形變化的圖式,但在臨敵作戰時因地形、敵情隨時變化,完全按“陣圖”作戰多有不便,眾將以“上命不可違”為由建議按圖作戰。繼隆說:“事有應變,怎么可以預先設定!如果因不執行陣圖被朝廷追究罪責,由我一人承當,作戰必須隨機應變。”眾將終于按戰場情勢投入戰斗,在徐河(在今河北徐水)打敗遼軍。

當年,繼隆改任“宮苑使”、遙領媯州刺史,實任三交(在今山西忻縣西六十里,是通往靜樂、嵐縣的必經之路)駐軍監軍。期間與三交駐軍統帥潘美進襲遼國,攻破遼國所據的靈丘縣(今山西靈丘),將靈丘的居民全部遷到宋朝。后繼隆改任駐扎定州的禁軍部隊主將“駐泊都監”,期間領兵從土鐙砦(一說為今山西寧武縣東北盤道梁,一說在今原平市崞陽鎮北12.5公里土屯寨)進軍,攻擊遼國,繳獲很多牛羊、車輛、帳篷。宋太宗下詔表彰了繼隆。

太平興國七年(982)十二月,西北黨項族首領李繼遷叛宋,朝廷命令繼隆與田仁朗、王侁率兵進剿李繼遷。八年四月,繼隆率軍在銀州(治今陜西米脂)北部打敗黨項族悉利部落,追擊逃敵數十里,斬首三千多級,且將斬獲的黨項代州刺史折羅遇及其弟埋乞的頭顱掛在高桿示眾,俘虜其少數族、漢族部眾老幼一千多人,繳獲的牛馬、鎧甲、武器更多;又在開光谷西面的杏子坪(在今山西榆林西)打敗黨項保寺、保香部落,斬殺其副首領埋乜已等五十七人,招降黨項銀三部落首領析八軍等三千余人;又打敗黨項沒邵浪、悉訛等部落,轉戰至濁輪川(今陜西神木境窟野河支流)東、兔頭川(今兔兒川)西,生擒黨項族軍兵七十八人,斬首五十九級,俘虜敵軍、繳獲物資數以千計,轉戰至監城(今址不詳),黨項吳移、越移等四個部落來降;黨項族岌伽羅膩等十四個部落依仗人多勢眾不降,繼隆與尹憲(先)予以襲擊,平毀其一千多座帳篷,俘虜、斬殺其部眾七千多人。不久,繼隆改任高陽關駐軍監軍,遙領環州團練使。

雍熙三年(986),宋太宗發動第二次幽州戰役,繼隆歸東路軍主將曹彬節制。繼隆先是率軍幫助先鋒薛繼昭在固安南打敗數千遼軍,接著攻下固安、新城,又攻克涿州。戰斗中繼隆被敵軍射中左大腿,但繼隆不退,堅持作戰,鮮血從大腿一直流到腳踝。此戰,繼隆俘獲一名遼國顯貴大臣。曹彬想為繼隆向朝廷報功,繼隆勸止了曹彬。

稍后,宋軍傅潛、米信部戰敗,各路宋軍潰敗,只有繼隆所部保持完整隊形成建制地撤回。宋太宗當即任命繼隆為與遼國交界的定州知州。不久宋太宗下詔,宋軍在邊境各地駐扎,繼隆讓書吏將詔書全文抄錄下來。十多天后,一些潰兵匯集到定州城下,不知駐地所在,繼隆按詔書發給潰兵憑證,讓他們拿著去各自的駐地。由此宋太宗更加欣賞繼隆的智略計謀。當年,升任繼隆為侍衛司所屬禁軍馬軍都虞候、遙領武州防御使。遼國大舉進犯邊境,繼隆離朝,出任與遼國交界的滄州駐軍都部署。宋將劉廷讓在君子館(在今河北河間西北)與遼軍接戰,戰前與繼隆約定,繼隆率精銳部隊殿后,一旦劉廷讓戰事不利,繼隆即率軍增援。然而,不知如何,戰斗開始不久,劉廷讓陷入遼軍重重包圍,繼隆竟領兵退保樂壽(今河北獻縣),劉廷讓力戰不敵遼軍,全軍覆沒,只一人單騎逃脫。宋太宗大怒,將繼隆召回京城,下令中書省審問繼隆。但沒多久,繼隆獲釋,第二年,升職銜為遙領滄州觀察使。

宋太宗端拱元年(988),繼隆升任侍衛司禁軍馬軍都指揮使、遙領保順軍節度使,成為宋朝最高級武官。九月,出任定州都部署。

在繼隆任職定州前,朝廷定議,如果遼軍來犯,宋軍須堅壁清野,不可與之野戰。繼隆到任后的一天,遼軍突然來襲,攻打蒲城(據《續通志·卷三百十二·列傳一百十二》,《宋史》此處當記誤,遼軍所攻應為滿城,今河北滿城),進而進至唐河(發源于山西省渾源縣南部翠屏山,歷史上稱為大清河正源。經山西靈丘、河北省淶源、唐縣、順平、定州、望都、清苑、安新,在安新匯入白洋淀,后入大清河)岸邊。定州監軍袁繼忠情緒激昂,請求出兵,宦官、“中黃門”林延壽等五人以詔書規定不得出兵為由阻止。繼隆說:“疆場征戰之事,將帥可以臨機獨斷。”與繼忠出兵應敵,經幾次戰斗,擊退了遼軍。

端拱二年冬天,繼隆護送糧草到威虜軍(后改廣信軍,治遂城,今河北省徐水縣西二十五里有廢遂城縣),遼國一位因戰功卓著而位在百官之上、官名為“于越”的將領率領八萬騎兵前來截擊。繼隆所率步兵、騎兵總共才一萬人,繼隆預先命令一千軍兵在威虜軍城北十里埋伏,自己則列陣以待。戰斗尚未開始,遼軍正在吃飯,參戰的另一名宋將、“北面緣邊都巡檢使”尹繼倫尹率部突擊遼軍,遼軍敗逃。繼隆率部追擊逃敵,直到越過徐河,俘虜很多遼軍。后宋太宗下詔廢棄威虜軍,繼隆建言:“梁門(遂城的代稱)是國家的北面保障,不可廢。” 威虜軍得以保留,駐軍守衛如故,成為宋朝北疆的邊防要地。

宋太宗淳化初年(990),太宗派使臣到定州,向繼隆口傳密旨:“若契丹再次入寇,朕當親征。”繼隆上奏:“自從契丹肆孽,邊境多事,陛下不知到臣沒有什么才能,把守衛邊疆之事托付給臣,臣不敢不整訓部隊,揚我軍威,宣示皇上的威名,打敗敵人的侵略。但臣向皇上拜辭之日,曾向皇上表達自己的衷心,契丹不過是蜂蟻之妖,一定會被我朝大軍殲滅。臣子的本分,是把生死都交給國家,御敵是臣子的事,請皇上不必有親征的想法。皇上一人出行,各個部門都得跟隨,大隊人馬吃住行軍,都得州縣支應,百姓的辛勞、物資的籌措嚴重、龐大,消滅如此小小的敵人,還是交給將帥。臣雖才低力弱,甘愿以死報國。”而當年遼國沒有入侵,宋太宗沒有再提親征之議。

淳化四年夏天,宋太宗將繼隆召回京城,當面表揚了繼隆,接見之后,改繼隆職銜為遙領靜難軍節度使,繼續回定州領兵。這年,駐地夏州(在今陜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鎮白城子村)的黨項族首領、被宋太宗任命為定難軍節度使、賜名趙保忠的李繼捧與其族弟、另一名黨項族首領、起兵反宋的李繼遷連謀叛宋,宋朝朝廷很是憂慮,而且綏州牙校高文(左“山”右“不”)把綏州城獻給了李繼遷,黃河以外地區的少數族、漢族民眾嚴重騷亂。朝廷任命繼隆為“河西行營都部署”、尚食使尹繼隆為都監,征討李繼捧、繼遷兄弟。繼隆出兵之后,李繼遷被打敗逃遁,李繼捧被擒,繼隆準備將李繼捧押送京城。偏將侯延廣、監軍秦翰建議誅殺李繼捧,繼隆說:“李繼捧不過是案上之肉,殺不殺他,應當向皇上請示。現在李繼遷逃跑,千里戈壁,出兵追擊,糧草難于供應,我們還是應該養威持重,不可輕舉妄動。”侯延廣等人都很佩服繼隆的看法。

其時宋太宗給繼隆等下密詔,要求廢棄夏州,平毀夏州城。繼隆命令秦翰、偏將高繼勛和他的弟弟李繼和一同回京奏報宋太宗,認為夏州是北方古鎮,黨項覬覦之地,保存夏州,可以以之為依托打擊敵人,應予保留;并請求在銀、夏兩州南界的山中增設堡壘,以控扼沖要,截斷黨項的糧道,且作為保護內附少數族部落的屏障。但宋太宗對繼隆的這些建議沒有回復,未置可否。

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宋將白守宗、白守榮、馬紹忠等向靈州運送軍糧,被李繼遷截擊,在洛浦河(古名安樂川,又名溥樂河、靈州河,今寧夏靈武縣西南苦水河)戰敗。宋太宗大怒,緊急任命繼隆為靈、環等十州都部署,指揮部隊征討李繼遷。當年秋天,更發動五路大軍,討伐李繼遷,命令繼隆從環州出發,經東關鎮,由赤檉路、苦井路(兩路今址不詳)進軍。繼隆認為宋太宗所指示的出兵道路繞路遙遠,缺乏水源,請求由橐駝路(在今陜西定邊縣)直取李繼遷的老巢,并派弟弟李繼和回京奏報作戰方案。宋太宗召見李繼和,當面詳細訊問了繼隆的想法,判定繼隆必敗,立即派引進使周瑩帶親手書寫、對繼隆提出嚴厲批評的詔書趕往繼隆軍營,督促繼隆從赤檉路進軍。但當周瑩到達繼隆軍營,繼隆仍以“臨機立斷”為由,不等上報朝廷,按自己的計劃發兵。然而,繼隆與另一名將領丁罕出兵十多天,果然如宋太宗所料,沒有遇到敵軍,不得不撤回,士兵勞累困乏,其他將領也未能如期實現作戰計劃。繼隆一向性情剛強,違抗皇命而遭此失敗,既慚愧又惱怒,肆意殺戮官兵,且上奏朝廷,負責糧草供應的轉運使陳絳、梁鼎工作不力,導致軍中因儲備不足斷糧,二人受到降級處分。

至道三年春天,因為投附宋朝的少數族部落眾多,李繼遷派其“軍主”史癿遇率領部隊進駐橐駝口(在今陜西定邊縣南)西北兩山夾峙的關口,意圖阻絕。黨項熟倉部落的“蕃官”癿遇向繼隆報告了史癿遇駐軍橐駝口的消息,繼隆派部將劉承蘊、田敏與癿遇聯合,擊退了史癿遇,斬獲敵人首級數千個,繳獲牛、馬、橐駝(駱駝)數以萬計。

按照以前的慣例,西北地區向靈州運送軍糧,都是走“旱海路”,穿越沙漠,自冬至春,才能全部運送完畢。繼隆到西北后,向朝廷建議,由古原州(治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蔚茹河路”(蔚茹河,今寧夏固原境內清水河)運送更為便利,請求批準。但朝堂之上眾議不一,繼隆非常堅定地堅持自己的意見,宋太宗最終批準了繼隆的計劃。繼隆率領部隊進軍,在古原州建立了堡壘,并派如京使胡守澄把堡壘擴建為城池,這就是后來的“鎮戎軍”(治今寧夏固原)

宋太宗去世,宋真宗繼位,改繼隆職銜為遙領鎮安軍(治陳州,今河南淮陽)節度使、檢校太傅。一個月后,將繼隆召回京城,加升繼隆職銜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繼隆有了宰相的榮譽、地位,但同時解除了繼隆統軍西北的軍權,命他到鎮安軍所在地陳州任職。宋真宗繼位的第二年即咸平二年(999),繼隆的母親去世,繼隆提出辭職回家為母親守孝,真宗沒有同意,命他“戴孝任職”。這年秋天暴雨,蔡河河岸被大水沖毀,繼隆冒著危險指揮士兵堵塞,從辰時一直到午時,水浪才稍微平緩。

咸平四年(1001),繼隆升職銜為“檢校太師”。其時遼宋兩朝在邊界發生戰爭,宋軍在望都失利,繼隆連續給宋真宗上書,請求面見真宗,奏報自己對與遼國作戰的想法,并請求親赴邊疆,為國效力。不久宋真宗召繼隆進京,接見繼隆,詢問作戰方略。繼隆進言:“契丹侵擾,也是常事,請朝廷派出將帥討伐,不用勞煩皇帝親征。”真宗對繼隆表示慰問,同時改任繼隆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兼許州知州。

宋真宗景德初年(1004),繼隆的妹妹、明德皇太后病危,宋真宗下詔讓繼隆入宮探視。三月十五日,明德皇太后去世,九月下葬,宋真宗又讓繼隆回京參加皇室舉辦的葬禮。當年冬天,遼國承天太后、遼圣宗率領二十萬大軍大舉進攻宋朝,經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地區迅速推進到黃河北岸。宋真宗準備親征,繼隆上表請求隨駕出征,宋真宗同意,任命繼隆為“駕前東西排陣使”,先期趕赴澶州,在澶州城北布陣。繼隆到達后,命令部隊拆毀戰車,建立營地,數萬遼軍騎兵趁宋軍立足未穩急攻宋軍,繼隆與石保吉率部抵御,擊退遼軍,且追擊幾里遠。宋真宗進駐澶州,到澶州北門視察軍力,召見慰勞繼隆,見繼隆所轄部隊軍容整肅,贊嘆、夸獎了很長時間。第二天,宋真宗來到繼隆的軍營,在營中設宴,招待了隨從官員。咸平二年初,繼隆回京,加升職銜為“開府儀同三司”、增加食邑一千戶,與以前的封賞共計一萬四百戶,增加“食實封”即可以在“食邑”向百姓征稅自用的戶數,與以前的賜予合計達三千五百戶。但詔書剛剛下達,繼隆就得了病。宋真宗親臨繼隆家中探視,并給繼隆的弟弟、時任并、代二州鈐轄的李繼和下詔,特許繼和走驛道從速趕回京城看望哥哥。二月初五,繼隆逝世,享年五十六歲。宋真宗親自前往繼隆家中吊祭,痛哭,身穿喪服為繼隆發哀,又為他輟朝五日,追贈他“中書令”榮譽職銜,追謚“忠武”;錄用繼隆之子李昭慶為洛苑使、侄昭囗、昭遜為侍衛“內殿崇班”,同時錄用繼隆門客二十余人。宋仁宗天圣初年(1023,《宋史》記為宋真宗乾興初年,誤),宋仁宗下詔,繼隆與宋真宗朝的著名宰相李沆、王旦一同“配享”真宗廟庭,即在宋真宗的神廟陪同宋真宗接受后人的祭祀。

《宋史》附傳最后記,繼隆出身貴家,善于騎射,通曉音律;自我感慨有才能,因之亦能自我造就,深沉有城府,嚴于御下;好讀《春秋左氏傳》,喜名望、聲譽,總是以對待客人的禮儀接待儒士;繼隆宋太宗一朝受到特別的親近、信任,宋太宗每次出征,必把機要之事委托給繼隆,宋真宗因為繼隆是“元舅”之親,不愿意繼隆軍旅勞苦,讓他在京城近地做節度使,悠游享受,恩禮深厚,但繼隆對此卻很理性,能謙虛謹慎地做人做事,以保全身家,明德皇太后病重,想見繼隆,宋真宗催繼隆趕快到皇太后居住的萬安宮見面,繼隆卻只是在宮門前寫了拜表送進去,沒有進入后宮,宋真宗曾讓自己的兒子到繼隆家拜望,繼隆連茶都沒有為各位皇子準備,而是讓皇子的隨從用皇子自己的茶爐烹煮。

《宋史》傳后之“論”對繼隆沒有做評價。但王稱在《東都事略》中評價:澶淵之役,石保吉與李繼隆不自以有功為傲,二人在宋真宗面前互相推讓,保吉說:“布列戰陳,指授方略,都出于繼隆。”繼隆說:“效力用心,親率將士作戰,臣不如保吉。”二人的做法值得贊嘆,真是賢良!臺灣三軍大學編著的《中國歷代戰爭史》在總結滿城之戰時,認為此戰顯示出李繼隆和另一名宋將趙延進對于軍事頗有見地,而二人“倘有喪師,獨當其責”的負責精神尤其可貴。

我則覺得,《東都事略》、《中國歷代戰爭史》對繼隆的評價都缺了一點:繼隆出身貴家,妹妹是皇后,自身為國家屢立大功,卻能謹慎自處;身為將門之子,自身又做武將,卻能禮敬文人,學習、通曉音律,都是皇權時代皇親、武將難得的作風,應該得到后世之人特別的贊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宋與遼的那些事
宋真宗趙恒的故事
解讀大宋王朝趙匡胤的“建隆之治”
宋太祖為什么說他得寇準好比唐太宗得魏征呢?
真實歷史:佘太君和穆桂英根本不存在
揚威北宋的“楊家將”,其實僅區區四人?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延川县| 桐柏县| 德阳市| 诸暨市| 永善县| 鄂托克前旗| 宁明县| 黑龙江省| 嘉禾县| 喀喇| 嘉荫县| 阿坝县| 英吉沙县| 龙泉市| 忻城县| 潞西市| 临漳县| 淮北市| 巴东县| 定边县| 武清区| 长丰县| 陈巴尔虎旗| 六安市| 如皋市| 桦川县| 五寨县| 邹平县| 大埔县| 兴文县| 冷水江市| 米林县| 宁陕县| 驻马店市| 崇左市| 温州市| 芮城县| 阜城县| 时尚| 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