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征信業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五周年,工商銀行五周年來認真執行條例的有關規定,為了加強大眾征信意識,我行在這里將對大眾進行一次征信宣講。
個人信用記錄通常以個人信用報告的形式表現,個人信用報告是征信機構出具的全面、客觀地記錄個人銀行借貸、履行合同及遵紀守法等情況的報告。
個人信用記錄記載了個人在以前的信用交易中的表現,可以幫助交易伙伴更好地了解信息主體,較快地作出是否繼續交易的決定。個人信用記錄正逐漸成為人們的“經濟身份證”。
個人信用記錄的使用主要集中于信貸領域,既有商業銀行提供的信貸服務,也有企業之間的貿易信用即商業性民間借貸。如果個人信用狀況良好,在商業銀行辦理貸款或信用卡時,可以帶來很多便利和優惠。而擁有不良信用記錄的個人卻很可能會被銀行信貸部門拒之門外
目前我國金融信用信息領域數據庫記錄主要包含以下三大類。第一是個人身份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居住信息,職業信息等。第二是信用交易信息,包括信用卡及貸款的還款信息,為他人貸款擔保信息。第三是個人非銀行信息,包括欠稅記錄,強制執行記錄,行政處罰記錄及電信欠費記錄等信息。
《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信息使用者應當按照與個人信息主體約定的用途使用個人信息,不得作約定以外的用途,不得未經個人信息主體同意向第三方提供。
采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本人同意不得采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信息除外。
注意:禁止征信機構采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禁止采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征信機構不得采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額信息。但是征信機構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提供該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書面同意的除外。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記錄呢?個人可以在所在地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查詢,也可通過互聯網提交查詢申請,并在第二天獲得信用報告。
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的規定,個人有權每年兩次免費獲取本人的信用報告,現場查詢每個人每年可免費查兩次,第三次始每次收費10元。互聯網查詢目前免費。
不良信用記錄通常指不良信息,是對信息主體信用狀況構成負面影響的信息。它包含了信息主體在借貸、賒購、擔保、租賃、保險、使用信用卡等活動中未按照合同履行義務的信息。
哪些行為會造成不良信用記錄呢:貸款沒有按期還款,信用卡逾期還款,為第三方提供擔保時,第三方沒有按時償還貸款,水、電、燃氣、通信費不按時交款或停用相關服務沒有辦理手續,導致欠費而形成逾期,法院部分經濟類判決,欠款等經濟糾紛,被人冒用身份證等。
良好的信用記錄好處多多,可以快速獲得貸款、信用卡。享受低利率貸款,享受更高貸款額度,享受更長貸款期限。
不良信用記錄讓信貸寸步難行。買車買房難,配偶申請貸款難,申辦信用卡難,經營的企業貸款難。
《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內,信息主體可以對不良信息作出說明,征信機構應當予以記載。
如何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呢?1、請您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2、請如實填寫信貸業務的申請表3、按照合同約定按時足額歸還貸款和信用卡等,養成良好的信用交易習慣4、個人通信方式、婚姻狀況等信息如有變更要及時告知信用交易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