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東北有一種野菜,不用花錢買,燉魚時放些它,味道清香,魚不腥
在東北有一種山野菜,叫“把蒿”把蒿這東西在東北農村,房前屋后就有,種一次年年串根就再也不用種了,稀松平常的很,燉魚的時候往里面往里面放點把蒿葉,去腥味兒,魚燉出來特鮮,一點也不腥,風味獨特,是一道東北農家特色菜,在東北聞名的“慶嶺活魚”“得莫利燉魚”都有放它。還可以生食蘸醬吃,可以腌咸菜。
把蒿學名:藿香,也叫貓把蒿,貓把虎,野蘇子,是一種中藥材,祛暑化濕,和胃止嘔,行氣,把蒿也是一種十分好的天然調味品。是一種芳香調味品,把蒿多生長于山坡、路旁或地頭,多為叢生,一墩的根就能長出一大撲拉的把蒿來,遇到野生的把蒿,連根移栽到自家院子里,很快就能成活,想吃的時候,掐上一點,也可以把它嗮干了,燉魚時放上一些,味道也一樣好。
今天分享一道鯽魚的做法,加入了把蒿一起燉,風味獨特,味道鮮美,做法也簡單,下面分享下做法:
【把蒿燉鯽魚】所需材料:鯽魚1條、把蒿1把、油鹽適量、蔥1段、姜2片、大蒜2瓣、干辣椒2個、紅燒醬油1湯匙、
做法步驟:
1.把鯽魚去鱗去內臟和魚鰓,洗凈,尤其魚腹內的黑膜要清洗干凈,把魚表面的水擦凈,把蒿洗凈。
2.把鯽魚放在案板上,再魚的兩面各劃三刀,這樣魚容易入味
3.鍋加油燒熱,下入鯽魚煎制,將鯽魚兩面煎制金黃
4.下入蔥段,姜片,蒜粒,干辣椒爆香
5.加入熱水,水量到魚的一半就可以了,淋入醬油,加入鹽,下入把蒿,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入味
6.燉至剩少許湯汁,湯汁變得粘稠,關火,盛出裝盤即可。
小貼士:魚腹內的黑膜要清洗干凈,腥味比較大,把鍋燒熱,用生姜片把鍋內擦上一層姜汁,然后再倒入油,待油熱后, 煎魚,魚皮不破,也不會粘鍋。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贊、收藏、轉發,也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分享您的做法,歡迎關注:冬至雪夜,每天都會發布原創家常美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