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老師最喜歡說的一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養(yǎng)生也一樣。
去年立秋的時候,我寫過:你春夏收獲九成陽,化生九成陰;收獲三分陽,就只有三分陰。
在立冬的時候,我寫過,你藏陽越足越深,春天生發(fā)才有力!
大白話就是:你冬天藏陽三分,春天就只有三分陽可用,那么你的肉體就只能被風寒暑濕燥火“盤”了!
驚 蟄
2019年3月6日
農(nóng)歷正月三十 星期三
小動起于驚蟄
大動須過春分
驚蟄是個重要節(jié)氣。
世間萬物都會從“驚雷”中蘇醒,進入“生”的狀態(tài),人當然也進入了“生”的快車道!
你氣血能量想要上升,想讓氣血多起來,從什么時候開始?就是從驚蟄開始!
此時是天地給人體升發(fā)陽氣的好時機,機體新陳代謝活躍起來,使陽氣升發(fā)順暢,不受阻礙。
春應肝主筋,人體的筋也驚蟄時完全舒張,心臟、血管內(nèi)膜都屬于筋的范疇,那么有高血壓、心臟問題的艾友都會開始緩解,當然如果肝氣生發(fā)過旺,處理不好,也會有加重的情況出現(xiàn)。頸肩腰腿關節(jié)痛都會開始緩解。
艾灸小兒長個從驚蟄開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明天寫。
“小動起于驚蟄,大動須過春分”,中醫(yī)認為“動能生陽,也能耗陽”如果你運動到大汗淋漓就是耗傷陽氣。一直有一個女性艾友問:老師什么時候可以汗蒸?
驚蟄后你可以汗蒸一下,最好進去一段時間,流點汗就出來休息!
中醫(yī)養(yǎng)生的核心:順天時!
要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時序的變化。
春生,生什么?
當然是生發(fā)“五臟六腑的陽氣”。
驚蟄早睡就尤為重要!因為,氣血在晚上11點到第二天3點流注于膽、肝,進行膽汁和肝血的新陳代謝;而肝膽是人體陽氣能量的始發(fā),帶動其它臟器陽氣的生發(fā)。
膽經(jīng)上容易瘀堵的穴位
要讓肝膽之氣生發(fā)有力,就要保證肝膽經(jīng)的通暢,我們可以順著肝膽經(jīng)的走向,慢慢按揉,探查有無瘀堵疼痛點,如果有,一定要采用相應辦法將其疏通。
肝經(jīng)上容易瘀堵的穴位
驚蟄之時,人體經(jīng)脈完全舒張,早上起床時,我們推腹;手臂伸直,腿伸直,腳腕繃緊,拉拉筋再坐起來(相當于伸懶腰),然后十指梳頭50下,這些都是舒經(jīng)升陽的好方法。
最近的文章,我們講過很多疏肝理氣的方法:十指梳頭、推腹、搓肋骨、敲腋窩、敲大腿內(nèi)側段。
早睡養(yǎng)肝血,早起舒肝氣!
疏 肝 利 膽
疏肝利膽穴:
章門穴屬肝經(jīng),也是脾的募穴;八會穴之臟會;又是肝經(jīng)、膽經(jīng)的交會穴。艾灸章門穴不僅能夠起到疏肝利膽的作用,還有調(diào)五臟之氣血,健脾的作用。
陽陵泉屬膽經(jīng),也是膽經(jīng)的合穴,八會穴之筋會,有專解肝膽之郁的功效。
健 脾 祛 濕
從雨水開始,外濕明顯增加,很多艾友這時也會有身體濕重的反應:頭身困重、四肢酸楚等,那么這時我們就要通過增加脾臟的功能,加快運化痰濕的能力。
健脾我還是推薦艾灸,因為簡單直接有效!
健脾穴:中脘、足三里、太白等;脾經(jīng)上的穴位都有健脾的功能,只是著重點不同。
驚 蟄 艾 灸
腎俞穴30分鐘;足三里、三陰交、太溪穴每次每穴左右各20分鐘,太沖穴、太白穴每次每穴左右各10分鐘。
艾灸1-2天休一天;
查 穴 位
(點擊上面查穴位)
這樣取穴艾灸簡單,更適合中年女性艾灸!就是我不了解你,這樣艾灸也不會上火!
章門穴、陽陵泉需不需要灸呢?當然可以,只要你有時間。
春的氣息越來越濃了,再過一段時間就要春游踏青了;多室外活動,令身心放松,與自然發(fā)陳相合。
驚蟄丨升陽理氣好時機,理肝膽,健脾胃,做不好虧一年!
原創(chuàng): 汪子朝 艾灸5555 昨天
讀書時,老師最喜歡說的一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養(yǎng)生也一樣。
去年立秋的時候,我寫過:你春夏收獲九成陽,化生九成陰;收獲三分陽,就只有三分陰。
在立冬的時候,我寫過,你藏陽越足越深,春天生發(fā)才有力!
大白話就是:你冬天藏陽三分,春天就只有三分陽可用,那么你的肉體就只能被風寒暑濕燥火“盤”了!
驚 蟄
2019年3月6日
農(nóng)歷正月三十 星期三
小動起于驚蟄
大動須過春分
驚蟄是個重要節(jié)氣。
世間萬物都會從“驚雷”中蘇醒,進入“生”的狀態(tài),人當然也進入了“生”的快車道!
你氣血能量想要上升,想讓氣血多起來,從什么時候開始?就是從驚蟄開始!
此時是天地給人體升發(fā)陽氣的好時機,機體新陳代謝活躍起來,使陽氣升發(fā)順暢,不受阻礙。
春應肝主筋,人體的筋也驚蟄時完全舒張,心臟、血管內(nèi)膜都屬于筋的范疇,那么有高血壓、心臟問題的艾友都會開始緩解,當然如果肝氣生發(fā)過旺,處理不好,也會有加重的情況出現(xiàn)。頸肩腰腿關節(jié)痛都會開始緩解。
艾灸小兒長個從驚蟄開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明天寫。
“小動起于驚蟄,大動須過春分”,中醫(yī)認為“動能生陽,也能耗陽”如果你運動到大汗淋漓就是耗傷陽氣。一直有一個女性艾友問:老師什么時候可以汗蒸?
驚蟄后你可以汗蒸一下,最好進去一段時間,流點汗就出來休息!
中醫(yī)養(yǎng)生的核心:順天時!
要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時序的變化。
春生,生什么?
當然是生發(fā)“五臟六腑的陽氣”。
驚蟄早睡就尤為重要!因為,氣血在晚上11點到第二天3點流注于膽、肝,進行膽汁和肝血的新陳代謝;而肝膽是人體陽氣能量的始發(fā),帶動其它臟器陽氣的生發(fā)。
膽經(jīng)上容易瘀堵的穴位
要讓肝膽之氣生發(fā)有力,就要保證肝膽經(jīng)的通暢,我們可以順著肝膽經(jīng)的走向,慢慢按揉,探查有無瘀堵疼痛點,如果有,一定要采用相應辦法將其疏通。
肝經(jīng)上容易瘀堵的穴位
驚蟄之時,人體經(jīng)脈完全舒張,早上起床時,我們推腹;手臂伸直,腿伸直,腳腕繃緊,拉拉筋再坐起來(相當于伸懶腰),然后十指梳頭50下,這些都是舒經(jīng)升陽的好方法。
最近的文章,我們講過很多疏肝理氣的方法:十指梳頭、推腹、搓肋骨、敲腋窩、敲大腿內(nèi)側段。
早睡養(yǎng)肝血,早起舒肝氣!
疏 肝 利 膽
疏肝利膽穴:
章門穴屬肝經(jīng),也是脾的募穴;八會穴之臟會;又是肝經(jīng)、膽經(jīng)的交會穴。艾灸章門穴不僅能夠起到疏肝利膽的作用,還有調(diào)五臟之氣血,健脾的作用。
陽陵泉屬膽經(jīng),也是膽經(jīng)的合穴,八會穴之筋會,有專解肝膽之郁的功效。
健 脾 祛 濕
從雨水開始,外濕明顯增加,很多艾友這時也會有身體濕重的反應:頭身困重、四肢酸楚等,那么這時我們就要通過增加脾臟的功能,加快運化痰濕的能力。
健脾我還是推薦艾灸,因為簡單直接有效!
健脾穴:中脘、足三里、太白等;脾經(jīng)上的穴位都有健脾的功能,只是著重點不同。
驚 蟄 艾 灸
腎俞穴30分鐘;足三里、三陰交、太溪穴每次每穴左右各20分鐘,太沖穴、太白穴每次每穴左右各10分鐘。
艾灸1-2天休一天;
查 穴 位
(點擊上面查穴位)
這樣取穴艾灸簡單,更適合中年女性艾灸!就是我不了解你,這樣艾灸也不會上火!
章門穴、陽陵泉需不需要灸呢?當然可以,只要你有時間。
春的氣息越來越濃了,再過一段時間就要春游踏青了;多室外活動,令身心放松,與自然發(fā)陳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