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居髎穴與環跳穴(骨之始)
居髎穴從章門穴直下八點三寸或八點五寸,摸到了肌肉中間。下環跳時,要病人坐著腿彎起來,整個大腿骨,摸到骨頭的盡端,用手指頭點,點到后會比較痛,針直下進去,一般不留針。采用三呼三吸補瀉手法,用三寸針,扎到骨頭旁邊到關節處,感覺針碰到關節,腿一定要彎起來才有環跳,左右捻一捻,引到氣感到酸,叫病人吸氣,吸的時候針拔起來,他一邊吸我們一邊拔,拔到皮膚表面,然后叫病人吐氣,吐氣時不要動針,等他吐完,再把針慢慢推到穴道,這樣連續做三下,這是補的手法。
環跳是骨之始,骨頭開始成長的地方。所以骨頭開始生病的時候,一定是從環跳開始有痛。新的骨細胞是每一個人每二年換一套全新的骨骼。初始的地方是在環跳,終點是在手指頭跟腳趾頭。環跳痛,可能是單純的經絡痛(扎一次針,痛就去掉了),也可能有骨癌,也可能骨頭有損傷。肩髃(剛好是上肢的末端)對環跳(剛好是下肢的末端),肩髃痛就扎對側的環跳,但如果是骨癌,或骨有病,或其它的問題時,這痛去不掉。
環跳是中風有名的穴道。半身不遂可以在環跳下針。
13、風市穴(中風癱瘓大穴)
在大腿外側,從膝蓋交接的縫這里直上七寸的地方是風市穴。是治療中風、癱瘓的大穴。
風市、環跳都是中風的大穴,腳、膝蓋麻木不仁,都可以下針。下風市的時候采用深針,用三寸針,下去要碰到骨頭才有效果。膝蓋沒有力,在風市跟陰市下針。
從風市下二寸是中瀆穴。中瀆穴是少陽的一個別絡。治癥是增加風市的效果。
14、陽關穴、陽陵泉穴
腳側面兩個膝蓋縫頭,膝關節彎曲的中間是陽關穴。陽關穴很淺,用一寸針。近取穴治療風濕闗節炎、痛風、紅腫。
膝下面側面有兩條骨頭,把這兩個骨頭畫一條線,心里把它對到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交接點稱為陽陵泉,為合穴。
筋會陽陵。是中風的大穴。陽陵泉透陰陵泉對治膝蓋風濕非常好。膝蓋不得屈伸、抽筋,所有筋的病,通通可以陽陵泉下針。
15、奇穴:膽石點
從陽陵泉正下差不多一寸的距離,有個奇穴,叫膽石點。治療膽結石,去膽結石的痛,用一寸半下進去,可以配合膽募日月和膽俞。
16、陽交穴至外丘穴(治犬咬傷)
從外踝裸直上七寸為外丘穴。
從外丘往后一寸,是陽交穴。陽交是陽維脈的郄穴。可治發狂奔走、抽筋、腳痛,無所謂虛實。
猘犬咬傷(即被瘋狗咬到)、蛇咬傷、黑蜘蛛咬傷、貓咬傷等,先把生姜切片打洞,放到咬傷的地方,用隔姜灸,艾本身是純陽的,是解毒的。灸完被咬傷的地方,同時灸外丘。
外丘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絡穴,絡到肝經,膽跟肝經表里。因為它是絡穴,肝又是解毒的,一灸外丘穴,人體解毒的力量就會加強,無所謂虛實寒熱。
17、光明、陽輔與懸鐘穴
光明穴在外踝裸上五寸,是眼睛大放光明的意思。光明穴是足少陽的絡,別走厥陰。大部分是用在眼科的治癥。下針用直下。虛癥實癥都可以下針。
從外踝上四寸為陽輔。陽輔穴是膽經的經穴,屬木,是膽經的子穴,膽經的實癥在這下針。下陽輔穴時是逆的下針,迎著經絡的走向下針,在陽輔穴下半寸針刺進去,才會扎到陽輔穴。
外踝裸一般上三寸,叫懸鐘,又叫絕骨穴。髓會絕骨。骨髓的髓,髓生病的時候,在絕骨穴上治療。手按到外踝,順著外踝沿著骨頭一路上往上推,推到上不去而陷下去的地方,那個陷下去的地方就是絕骨。
如果絕骨穴很高,就表示很聰明。如果絕骨穴很短,就是比較笨。一般標準,是二寸。髓會絕骨,腦為髓之海。
18、八會穴介紹
骨會大杼(膀胱經上),筋會陽陵(膽經上),血會膈俞(在第七椎外開),氣會膻中,脈會太淵,臟會章門(肝經上),腑會中脘,髓會絕骨。
絕骨穴也是治療中風的大穴。中風時,在腿上下風市、陽陵泉、絕骨。如果中絡就會肌膚不仁,因只在肌膚表面,針就下得比較淺。如果中風中臟(最深的叫臟)時,比如不能講話就是中臟,用三寸針扎風市、陽陵泉透陰陵泉、絕骨透三陰交。任何骨髓有問題、筋骨的問題,統統可以在絕骨穴上下針。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