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從播出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經(jīng)過18個年頭了,和《西游記》一樣,每個寒暑假都在不停地重播。
和其他偏向嚴肅偏紀錄片的戰(zhàn)爭片不同,《亮劍》從劇情接地氣,角色也特別的鮮活。
不僅老年人看得津津有味,年輕人也能從里面挖出不少的梗,可謂老少皆宜。
里面的角色都刻畫得十分生動,有血有肉。
比如善解人意、單純樸實的秀芹,她是李云龍的第一任妻子,和李云龍日常既搞笑又溫情的互動讓年輕網(wǎng)友大喊“嗑到了”!
到最后秀芹被俘,在民族大義前忘卻生死,讓李云龍向自己開炮。
那一段夫妻間的生離死別實在看得人揪心,無數(shù)觀眾都為秀芹巾幗不讓須眉的姿態(tài)而感動。
在《亮劍》中這樣有血有肉的角色很多,每一個演員的演技都十分“炸裂”。
那就讓我們評評各個演員在《亮劍》中的表現(xiàn)吧。
第四名:何政軍何政軍在《亮劍》中飾演的是獨立團政委趙剛。
和“大老粗”李云龍不同,趙剛其人性格隨和,身上有一股書生氣。
遇事不靠吼和罵,而是以理服人,在組織協(xié)調(diào)方面特別出色。
可以說是獨立團的“儒將”。
何政軍本人就特別適合這種儒雅的角色。
年輕扮演的古代書生就驚為天人。
但是書生氣卻不代表懦弱,何政軍扮演的趙剛特別有中國軍人的血性。
他會在馮楠問自己為什么投筆從戎去做一個殺戮無數(shù)的將軍時,回答自己正在追求一個公平的、合理的社會制度。
言下之意,是為了建立一個利于更多人的社會制度,他愿意背負殺戮的罵名去清除那些敵人。
戰(zhàn)爭結束后,部分干部把公家的錢拋到尋歡作樂之中,作風極其堪憂。
趙剛不畏懼這些人的身份權勢,要把他們的事捅到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去。
他非常嫉惡如仇,眼里不容半點沙子,不允許此等腐敗的人躺在自己戰(zhàn)友流血才護住的土地上盡情享樂。
趙剛不是一個外放的角色,喜悲哀怒沒辦法像李云龍那樣“吼”出來給觀眾看到。
但是作為觀眾的我們依然能共情,認識到這是一個頂天立地不怕犧牲的鐵血將軍。
內(nèi)斂角色演起來真的難,而何政軍做到了。
第三名:張桐
相信一直跟在李云龍身邊的警衛(wèi)員“和尚”,大家都特別熟悉了。
張桐當時也才23歲,正是這樣年輕的他把同樣年輕的和尚給演了出來。
這個又莽又憨的小伙子簡直是《亮劍》里的歡樂豆。
在李云龍收他做警衛(wèi)員的那一個片段中,他上一秒還禮禮貌貌地叫李云龍“長官”,下一秒就把李云龍打趴在地上了。
在聚仙樓刺殺日本軍官的劇情里,他被敵人一句“八嘎”的呵斥惹惱了,全然不覺得這是在敵窩,嘴里連肉都沒咽下去就和鬼子對罵。
在關鍵時刻,和尚也沒掉鏈子。
在李云龍重病無法突圍時,和尚不聽李云龍的命令,打暈李云龍硬背著他逃出了生天。
并且為了保護李云龍,和尚一人單挑十幾個鬼子。
可以說李云龍這條命是和尚在鬼門關里生生拉出來的。
但是就是這么重情重義的和尚最后死在了土匪的偷襲之下,引得無數(shù)觀眾為其落淚。
第二名:張光北
說起張光北相信大家想到的是“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的呂布。
張光北在《三國演義》里把呂布的好色、多變、魯莽、狠辣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但是作為一個好的演員,就該一人千面。
張光北在《亮劍》里反倒出演了一個具有英雄氣概,有勇有謀的楚云飛。
雖然與李云龍是對立的陣營,但是楚云飛對李云龍可謂是惺惺相惜,與李云龍是亦敵亦友的關系。
他會折服于李云龍的膽量氣魄,會佩服共產(chǎn)黨為國流血不怕犧牲的精神。
所以他會說出共產(chǎn)黨不是洪水猛獸,即使兩黨理念不和,但是維護國家主權獨立的心都是一樣的。
楚云飛憎恨叛徒,所以當自己曾經(jīng)的戰(zhàn)友選擇叛國他不會包庇縱容,而是親自堵在叛逃的路上一槍解決了他。
但是最后因為陣營不同,他最終還是要和李云龍兵戎相見。
但他沒有因為往日的情誼而不忍下手,只要領了軍令,一切都按軍令行事。
楚云飛和李云龍一樣,都是鐵骨錚錚的軍人。
只可惜他落到的是國民黨陣營,松散的政黨沒辦法讓他施展開自己的才華,完成自己的抱負。
最終捧著家鄉(xiāng)土壤以此與故土告別的他顯得無比悲壯凄涼。
第一名:李幼斌
李云龍是《亮劍》的靈魂人物,李幼斌塑造這個具有草莽痞氣的團長可謂是入木三分。
以至于現(xiàn)在大家一看到李幼斌就會想起那個大喊“二營長,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的李云龍。
剛才分析趙剛,說內(nèi)斂的角色不是很好演,但其實在外人看來很好演的莽漢其實也很容易演過了火。
像新版的《亮劍》真就演成了一個莽夫。
李云龍是桀驁不馴,不吐臟話就不會訓兵,身上帶著從草根爬上來的痞氣,被楚云飛說成是“泥腿子”。
對著敵人正面剛,敢于亮劍,一副要把敵人連鍋端的狂放自傲的勁兒。
但是其實他在行事上特別無賴狡猾,有自己在底層摸爬滾打參悟出來的處世之道和行事邏輯。
就比如說他借口扣下楚云飛物資。
雖然這里的謀劃不太光彩,而且是小計謀小聰明,但是也讓李云龍在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中,為軍隊攢下一箱箱手榴彈,節(jié)省了一大筆軍費。
所以說李云龍不是單純的莽將,他有勇有謀,具有多面性。
一旦把他只往“莽”的那方面演,那就把他的人物內(nèi)核給壓縮了,把一個立體的人給演平了。
所以說李幼斌老師的演繹特別出色,讓觀眾看到李云龍的多面性,讓觀眾感受到當時的中國軍人獨特魅力。
每一次看《亮劍》的感悟都不一樣,但是都無一不被當中大大小小角色體現(xiàn)出來的愛國精神和軍人品質(zhì)而感動。
你還對《亮劍》里哪些角色印象深刻呢?快來評論區(qū)留言互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