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炒股的朋友跟我吐槽,行情差的時候賺不到錢,行情好的時候也賺不到錢。
炒股真的好難賺到錢。這是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為什么不選擇ETF呢?我反問道。
你如果仔細去看,配置好ETF,收益并不比股票的收益差,而且風險相對來說,也小很多。
我這里分享一個ETF投資的策略,主要分為債券、股票、黃金三大類。
債券30%、股票60%、黃金10%
1、債券30%
國債ETF(511010)15%、企債ETF(511210)15%。
配置債券有三個目的:
一是對沖。債券指數與股票指數負相關,可以對沖股票的波動。注意是債券指數而不是主動型的債券基金!據測算主動型債券基金與股票正相關,系數可達0.6,相關度已經很高了,意味著主動型債券基金大體上會和股票市場走勢同漲同跌。
二是收息。債券收取固定利息,可以為組合提供流動性,方便再平衡。
三是儲備。30%份額的債券,作為組合的蓄水池比較適合,可以隨時調節資金。
A股債券ETF種類稀少,這里選擇國債ETF和企債ETF,理論上可以配置短期國債、中長期債券、五年期企債,以及垃圾債券等等。
2、股票60%
分為國內股票30%和海外股票30%
(1) 國內30%
分為大盤股、小盤股、策略配置三類,比例分別為10%、10%、10%。
具體是:
大盤H股ETF(510900)5%
大盤300ETF(510300)5%
小盤股500ETF(510500)10%
策略配置紅利ETF(510880)10%。
H股雖然在香港交易,成分股與上證50相近,但是估值更低,更加便宜。如果將來H股指數估值高于上證50指數,那么可以換一下,這樣輪動操作的收益完全可以覆蓋交易手續費。
300etf,成分股是滬深兩市前300名公司,今年300etf走出了一波上升趨勢。
小盤股選擇500ETF,因為500ETF跟蹤中證500指數,比創業板指數、中小板指數更具有代表性。
策略部分選擇了上證紅利指數。股利是長期投資者最好的朋友,股利再投資獲取復利效益,這是長期股票投資收益的主要來源。可惜,上證紅利指數不包括深圳市場的股票,缺少了一大塊高紅利的上市公司。中證紅利指數是更好的選擇,但是沒有場內交易的ETF基金,可以用場外交易的大成中證紅利指數基金(090010)替代。
(2)海外30%。
由于A股ETF產品不豐富,這一塊幾乎沒有可選擇的余地。
配置是:
恒生ETF(159920)10%
標普500ETF(513500)10%
德國30ETF(513030)10%。
恒生ETF成分股,除了H股中同質化較大的金融、地產、石油之外,還包含騰訊、匯豐、友邦、移動、長和、港交所、長實、新鴻基等。
市場里還有個納斯達克100指數ETF,因為標普500指數更具代表性,就沒有選擇納100。
這一塊等A股投資標的豐富了再調整,比如將德國30調整為能覆蓋歐洲市場的指數,降低恒生和標普的比重,增加拉美、亞太等市場。
3、黃金10%
選擇黃金ETF(518880)。
黃金走勢相對獨立,與股票、債券都不太相關。
在全球信用貨幣濫發的情況下,黃金這個野蠻時代的遺留物,依舊更讓人類感到放心。年初以來黃金走出了一波較大的上升趨勢,現在進入了調整,作為長期資產配置是不能少的。
以上是ETF投資的一個建議。
來源|公眾號:蠶豆財經(ID:Mr-cando)
作者|蠶豆先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