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子》劇照
作者:月滿天心
詩詞世界(ID:shicishijie)原創
題記:
陳阿嬌出身高貴,是堂邑夷侯與館陶長公主的女兒,館陶公主是竇太后唯一的親生女兒,漢景帝同母姐姐,館陶身份地位自然不一般。
作為她的女兒,阿嬌反而比真正的公主還受寵些,是名副其實的天之驕女。
館陶公主得寵,出入宮闈,弄權得勢,一心想著將女兒阿嬌安排一個好的歸宿。
當時的太子劉榮,是栗姬的兒子,館陶公主就向栗姬求親,想將阿嬌許配給太子,日后做大漢朝的皇后,保一生榮華富貴。
但是栗姬很討厭這位長公主,一口就回絕了。栗姬想,反正我兒子已經是太子了,你一個長公主,能奈太子何?
長公主被拒絕,一口悶氣出不來,十分憤怒。
《大漢天子》劇照
一日她帶著阿嬌到宮里來玩,遇到王美人所生之子劉徹,王美人不受寵,劉徹也幾乎是透明。長公主逗弄兩個孩子玩兒,問劉徹,你愿意娶阿嬌嗎?
劉徹說:我要是能娶阿嬌,我就造一座金屋給她住。
館陶公主為劉徹這句話所動,當下就跟王美人合計,將阿嬌許配劉徹,然后她再和王美人共同合謀,不久就將劉榮廢了,立劉徹為太子,栗姬見大勢已去,抑郁而終。
劉徹因為一句要給阿嬌造一座金屋,得到丈母娘的大力扶持,一個毫不起眼毫無希望的皇子一路青云直上,當上了太子,迎娶了阿嬌,又毫無懸念做了皇帝,封阿嬌為皇后。
一切似乎都是圓滿的,館陶長公主的意愿是寶貝女兒要做皇后,誰對女兒好,她就扶持誰做皇帝!
《大漢天子》劇照
漢武帝劉徹最初登基那幾年日子并不好過,好在內有竇太后,外有長公主一力扶持,而她們扶持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位掌上明珠——陳阿嬌。
阿嬌生在侯府,幾乎就是在皇宮里長大的,有竇太后愛護,有母親庇護,有劉徹寵愛,她相貌極美,性格飛揚,驕橫跋扈。她得到的太多了,誤以為可以永久,她又錯誤地以為劉徹的愛,會像外祖母和母親一樣包容和無私。
然而漢武帝推行君主專制,廢黜百家,是一位雷厲風行的皇帝,在漸漸坐穩了皇帝寶座之后,就已經不是當初說要寵愛阿嬌一生,給她修建金屋居住的那個小小少年了。
阿嬌獨寵多年,穩居后位,突然有一天,出門游玩的劉徹帶回了一個叫衛子夫的女人,從此百般寵愛,將她冷落在深宮。
阿嬌哪里受過這種委屈,醋意與妒忌的作用下,她將皇宮鬧的天翻地覆。阿嬌生活環境簡單,身份尊貴,雖然脾氣大,卻并無城府,她的成長經歷不需要城府,就這樣敗在了衛子夫面前。幾次大鬧之后,劉徹就厭煩了她。
漢武帝是個驕奢淫逸的皇帝,他號稱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無婦人,漢宮內成千上萬的美人,這些美人,得寵的衛子夫,讓阿嬌怒火中燒,妒意洶涌。
后來,就傳出陳皇后行巫蠱之術,被廢,移居長門冷宮,此時阿嬌不但失去寵愛,還失去了自由。
《大漢天子》劇照
阿嬌千尊萬貴,哪里受過這種侮辱與懲罰,她最開始哭鬧,砸碎宮里的東西,然而長日漫漫,長夜寂寂,皇宮深處的歌舞升平中,誰又會聽到她的悲聲呢?
長門宮太冷清了,冷清到一片樹葉落地都能聽到心碎的聲音,此時外祖母和母親已經無法撼動劉徹的皇權。
阿嬌把最后一絲希望寄托在愛情上,寄托在曾經寵愛和需要她的劉徹身上,她花千金請當時炙手可熱的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寫了一篇賦,希望自己的境遇與曾經的恩愛情深能喚起劉徹的愛和憐憫,放她出這苦海。
司馬相如不愧是大才子,《長門賦》洋洋灑灑,凄凄哀哀,文辭華美,情深意重,成為了千古名賦,然而此賦打動了無數人,卻并沒有打動劉徹的心。
《長門賦》之后,阿嬌再無指望,后半生猶如一片風干的葉子,在長門宮凄然終老,到死,她都沒有再見過劉徹的面。
阿嬌不明白,那個曾經拉著你的裙帶爬上來的男人,在最風光的時候,最不想看見的就是她,因為她見過他太多的卑微。
在愛情婚姻中,扶持一個男人很正常,但你要在最開始就認清這就是一場賭博,而不是投資。賭了也許會贏,但一旦輸了就會血本無歸。
陳阿嬌輸了,輸的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