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從未善待過誰,也從未針對過誰。
拼死拼活,這一年眼看著就到頭了。
回看這些日子,生活似乎沒有大的改變。
我依然在為工作頭疼,你依然在為學業煩心。
有人問,“是不是只有我,活得這么辛苦?”
我說,人的眼睛若是只看著自己,便會患得患失。
瞧瞧周遭的世界,都是蕓蕓眾生,誰還沒落下點傷痕呢。
凌晨的公交車,載著一位小伙子,奔往家的方向。
這一刻,是他十三年來最大的期盼。
3歲,他跟著做生意的爸媽來到北京。
10歲,因為家里經濟壓力太大,又被父母送回老家讀書。
臨走前,媽媽塞給他一百塊錢,十塊十塊地給了十張,還買了一小袋米餅。
可去了學校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帶零食,都帶一大包。
他難過得哭了一整個晚上。
從此,這條奔向家人的路,也變得漫長而艱辛。
別人每天都能看到爸媽,留守的孩子卻只有在寒暑假才能和父母相聚。
大學兼職,用人生的第一份工資請父母吃了頓飯。
那天,他在朋友圈寫下這段話: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世上最美好的事莫過于,我已經長大,你還未老;我有能力報答,你仍然健康。”
生活的壓力曾經將我們分開,填滿那無數個日夜的,是揪心的思念。
但沒關系,你可以遠遠地望著我,我來用盡全力奔向你。
因為,你所在的地方,才是我的家。
大雨滂沱的夜晚,一對小夫妻躺在吊椅上休息。
如果是十年前,他們會蹚著水回家,絕不可能在洗浴中心消磨時間。
那時候,他們剛剛大學畢業。
丈夫在內蒙找到了工作,妻子便決定放棄定好的單位,陪他離開。
然而,陌生的環境,孤獨的城市,還是讓妻子有些落寞。
丈夫于心不忍,小兩口又回到老家重新開始。
700塊的房租,4個小時的通勤,工資卻只有1750塊。
那時候,他們也遭遇過這樣的雨夜。
妻子望著小腿深的積水,正猶豫著。
丈夫卻說,“你別蹚了,我抱著你過去?!?/p>
如今歲月一晃,十年過去了。
曾經是小職員的丈夫有了自己的公司,妻子也在外企找到了不錯的工作。
一樣的雨天,這一次可以和身邊的人一起,休息到雨停再從容回家。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陪伴我走過十年歲月的你。
人生最大的歡喜,莫過于我的一片真心,換來了你的滿腔實意。
以后,淋雨也好,賞雨也罷,我都和你一起度過。
51歲,無業。
熱鬧的茶館里,這個獨坐的男人顯得有些特別。
20那年,突發腦科疾病導致的語言障礙,奪走了他的一切。
他從一名內燃機修理工,淪落為國家低保戶。
吃穿都受到限制,身上的衣服早就磨損得破舊。
至今未娶,無兒無女,他只能和年邁的父母相依為命。
這幾塊錢的一壺茶,已經是他娛樂生活的全部了。
記者問他,這輩子最想過什么樣的生活?
他說,想過庶人(百姓)的生活。
一日三餐,粗茶淡飯,妻兒相伴。
別人所抱怨的一地雞毛,卻是我這輩子求而不得、心向往之的。
也罷,一壺茶,一束光,聊以慰藉這欠缺的人生。
晚上十一點多,長街昏暗,行人零零散散。
男生逃離獨居的空房,坐在同樣孤單的長椅上發呆。
這些天,他一直在苦惱和父親的關系。
都說農村的牛犁田耕地,靠的是后頭揮鞭子的人。
而成長過程中,父親就扮演者這樣的角色。
“基本上我對小時候的記憶就是打,沒有其他的事情?!?/p>
直到有一年春節鬧矛盾,父親突然起身踢了兒子一腳。
兒子拍桌而起,父子倆大吵一架。
在那之后,父親外出打工,兒子離家求學,兩人好幾年沒有說過話了。
“其實現在想起來沒那么可怕,只是小時候的自己把它夸大了,造成現在的陰影面積變得越來越大。
他是想為我們好,但他角度不對。
比如說我們身上會癢,你應該撓這個地方的,他撓錯了地方,就很疼?!?/p>
男生說,看到別人和父母挽著手,眼睛總是會泛酸。
如今,他還在等一個契機,等這段冰冷的關系融化。
小時候,父親是一座城,又深又遠,令人捉摸不透。
長大后,歷經風雨,我才讀懂了你的古韻。
只是我們之間,欠了太多句「對不起」,太多句「我愛你」。
裁縫店里,老人定做了一身中式的棉襖棉褲。
1300塊,他沒還價,痛快地答應了。
因為這錢不花不行。
老人得過腦血栓,冬天一冷,半個身子都動彈不了。
以前老伴在的時候,衣裳都是她給置辦。
老伴走后,孩子們給買。
但尺寸不對,穿著總不合身。
平日里怕給孩子添麻煩,老人也從不提及。
后來,歲月帶走了農村里的老裁縫,舊的棉襖棉褲已經打滿了補丁。
二十多年來,老人都沒穿過合身舒適的衣裳。
“現在我也想開了,要不留著錢也沒用?!?/p>
人這一生,除了要對得起別人,還要對得起自己。
我忙忙碌碌大半輩子,為父母、為子女活,現在該為自己想想了。
今年,就過個溫暖的冬天吧。
凌晨四點多,一個中年男人剛剛下班,滿臉疲憊。
三年前,他還在老家務農,如今已經是北京的一名代駕司機。
這份工作雖然辛苦,作息上黑白顛倒,但好在掙得多些。
畢竟,家里還有三個孩子要養。
孩子們在私立學校讀書,生活費、學費,都要靠他油門剎車一點點踩出來。
但最難熬的,是對孩子的思念。
“哪個父母不想孩子?但你還得想辦法給他們掙錢,讓他們生活才行?!?/p>
工作累了,看看手機里孩子們的照片,生活就有動力。
他說,等孩子們開學,他要回家一趟。
“別人爸媽都去了,他們沒人管,我心里不舒服。”
成為父親之后,我的人生追求,就是盡力給你們最好的生活。
想起你稚嫩的笑臉,我的孤單、我的辛苦、我的思念,都有了意義。
在目送你的背影漸行漸遠之前,我想為你鋪好腳下的路。
晚上,一個男生在超市里挑選頭繩和卡子。
每天下班后,他都會走上街頭,給路人們免費編發。
不賺錢,還要倒貼點小成本。
男生卻笑著說,“我不差那三塊兩塊的?!?/p>
半年前,他自營的汽修店倒閉了。
可他不甘心。
后來,他進了一家美甲店做學徒工,還自學了一些編發技巧。
而街上的姑娘們,就是他練手的對象。
男生總想著,有一天要再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店鋪。
比起夢想,那幾塊錢的成本、下班后的休息時間,又算得了什么?
“一旦你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事情,就不需要在乎那么多事情。
沒有上進心,就像沒有翅膀的小鳥,它飛不起來了?!?/p>
這世上,哪有一帆風順的人,哪有觸手可得的夢想。
當生活試圖埋葬你,別忘了,你是一顆種子。
心里有一束光,種子就能發芽。
清晨的煙火氣,屬于早起鍛煉的老人們。
一位68歲的爺爺,這會剛剛早鍛煉完。
前些日子的車禍,讓他在醫院里躺了整整70天。
右肩換了關節打了鋼釘,飲食起居都要依靠護工幫忙。
康復后,他幾乎每天都會到這來鍛煉身體。
這不單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孩子。
幾年前,因為精神障礙,女兒失去了婚姻和工作。
老人心疼女兒,把她接回家照顧,一眨眼就是七八年的時光。
同齡的老人已經享上清福,他還在努力生活。
但他說,那是我的孩子,我當然要照顧她。
神知道自己并非無所不能,所以創造了父母。
這一生,愛情來來去去,朋友聚聚散散,爸媽的牽掛從始至終。
“孩子和父母都是互相依靠的。只要我們能動,就可以幫她?!?/span>
中午的自習館里,女孩坐在休息區里喝粥。
她是外地一所醫科大學的畢業生,來這里修改畢業論文。
眼看著就要拿到碩士學位了,可她一點也不高興。
女生本科讀的是影像專業,考研時換了臨床專業。
但踏入社會才發現,很多醫院要求本科與碩士必須專業一致。
她既不能進入影像科,也無法轉去臨床。
奔波了數十天,簡歷一份份往外投,卻沒有收到好消息。
壓力一天比一天大,女生忍不住在鏡頭前掉下眼淚。
“我三年前肯定是預見不到現在的樣子,我以為學歷越高越好,想不到讀研之后,找工作反而會是這個樣子。”
可事已至此,眼下能做的就是準備好論文,順利地畢業。
人生,無非是一個坎坷接一個坎坷。
你永遠不知道,路的盡頭是一馬平川,還是萬丈深淵。
如果過去太遲,未來太遠,那就活在當下吧。
59歲的阿姨,在店里選了一條粉紅色的絲巾。
過去,她常常來這里給婆婆做衣裳。
自從結婚后的三十多年來,她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
傳統婆婆的架勢,對也是她對,錯也是她對。
阿姨事事忍讓,伺候著公婆到終老。
臨了時,婆婆留下這么一句話:你比我自己養活的都強。
這么多年來,阿姨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還得受委屈。
可她看得開。
“累是累,但是你要是心情舒暢,就覺得沒白付出,因為你給孩子做了榜樣?!?/p>
如今,給公婆養老送終的任務已經完成,阿姨成了家里最大的寵兒。
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總有些東西是無論如何也躲不過的。
既然喪著氣過也是一天,提著神過也是一天,何不看開些呢?
不過現在,我要開始好好愛自己了。
布料店里,一對夫妻來定做被罩。
按中國的婚齡算,他們現在已經是珊瑚婚了。
*注:結婚35年為珊瑚婚
和那個年代的大多數人一樣,這對夫妻是通過熟人介紹認識的。
走過小半輩子,他們依然恩愛如初。
2002年,丈夫腦溢血,妻子在病床邊陪著,寸步不離。
“她要抱我起身坐著,力氣小抱不起來,我就抱著她脖子,她死命往上起,我才能坐起來?!?/p>
摟著她脖子的那一刻,丈夫就知道,他們這輩子是要一起走到老的。
不久,妻子也因為腦梗導致本身不遂。
丈夫陪著她一步步康復,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到了今天。
“秤桿離不開秤砣了,老頭離不開老婆了。”
小時候,愛情是驚心動魄的浪漫;長大后,愛情是相濡以沫的溫柔。
那些銘記一生的細枝末節,是陽光下抖落的金粉。
而遇見你,就是我生命中最大的福分。
老太太今年76歲了,打扮卻很時髦,還燙了一頭卷發。
她說,自己要好好活著,開心地活著。
四年前,一起生活了五十多年的老伴得了癌癥。
從確診到離世,中間才一個多月。
老太太接受不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整整哭了三年。
“每一件他摸過的東西,我見了都掉淚。
尤其一到進廚房,我就嘩嘩地眼淚不住地流,拿起刀來我就自己哭。”
年輕那會,老太太忙著工作,家務都交給老伴打理。
每天,老伴都會做好飯等著婆婆回家。
她吃夠了,自己才動筷子。
“我連交費、銀行取錢都不會,以前全是他在管理,我這四年剛學會。”
老伴把她寵得什么都不會做,卻又先撒手而去。
現在,老太太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
她學著如何照顧自己,帶著對老伴的思念好好活下去。
老頭子,你先走了,可我得好好活著。
從一日三餐,到四季衣裳,讓失去溫度的生活慢慢回暖。
畢竟,這世上總得有個人記得你的一切。
所有的理想世界都不理想,再悲慘的世界也有它的溫暖。
故事的主人公們,有家境殷實的,有一貧如洗的,有身體康健的,也有飽受病痛的。
可生活從來沒有善待過誰,他們都有各自的苦;
生活也從來沒有針對過誰,他們都有各自的樂。
崩潰大哭的不止你一個,凌晨失眠的人一抓一大把。
只有熬過這一刻的心力交瘁,才能享受下一秒心花怒放。
生活實苦,誰還不是在努力活著?
資料來源:《紀實72小時》(中國版)第二季
/今日作者/
圖片來源于《紀實72小時》(中國版)第二季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原創,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