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罰,是對犯罪者施加肉體損傷、破壞,甚至毀滅的諸多手段的總稱,它的出現,大大震懾和打擊了犯罪分子。而刑罰的歷史,也和人類歷史一樣漫長,自夏朝開始,往后歷朝歷代,都有相關法典和各種各樣的刑罰手段。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滿清十大酷刑”,其中每一種,都令人不忍直視。
【清朝酷刑:跪鏈】
跪鏈,出現于清朝,是一種用來逼供的常見刑罰,照片中的犯人,正在遭受這一酷刑,光看照片,恐怕大家不能理解跪鏈有何可怕,事實上,犯人膝蓋下面的鐵鏈,已經被燒得通紅,所以跪鏈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跪火鏈”,犯人經此折磨后,通常會落下腿部殘疾,甚至死亡。
【像狗一樣被牽著的犯人】
這張照片拍攝于1895年8月,此時福建省古田縣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大案,該縣“齋會”的100多名成員,突襲附近的英國傳教士,導致11人死亡,5人受傷,史稱“古田教案”,英國人得知此事后無比憤怒,當時便派兵來到福建沿海示威,頂著巨大的壓力,光緒帝立刻下旨嚴辦此案,很快,200多名涉案成員被捕,并立刻斬首示眾,以熄列強怒火。照片中的這個男人,就是當年主犯之一,他像狗一樣被牽著,并對著鏡頭露出可怕的眼神,讓人看了后背發涼。
【唐朝酷刑:枷刑】
對枷刑不了解的朋友,恐怕會覺得,不過是戴上了木枷,如何能算酷刑?其實非也,枷刑遠比斬首還要恐怖。根據《舊唐書》記載:“作大枷,凡有十號:一曰定百脈,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即承,五曰失魂膽,六曰實同反,七曰反是實,八曰死豬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光是看這些文字,就足以令人膽寒。
那么當年酷吏們是如何利用木枷折磨犯人的呢?武則天時期的酷吏索元禮發明了一招“玉女登梯”,即先讓犯人站在高高的石磚上,然后將其項上的木枷調轉方向,把長的一端朝后,那么犯人必然身體要前傾,脖子就會勒得更緊,這時候他再一塊一塊撤走石磚,讓犯人感受“脖子被越勒越緊的痛苦”,最后將犯人放在太陽下,經歷風吹日曬,最后活活被耗死,故而許多犯人你寧可直接被斬首,也不愿遭此酷刑,這也無怪乎照片中的這個犯人,會露出這樣恐懼的眼神。
【清朝酷刑:墪鎖刑】
這種刑罰,出現于清朝末年外蒙地區,因為此地監獄資源匱乏,便發明了這種“方便”的刑具,它的制作方式很簡單,就是一個窄小的木箱,犯了錯的人身體會被塞進木箱里,頭和手臂則卡在側面的洞里,整個人無法動彈,吃喝拉撒全在木箱里,最后被活活耗死。
【浸豬籠】
關于這項刑罰的出處,已不可考究,但可以知道,它的出現時間很早。浸豬籠,顧名思義,將犯人放進豬籠中,并在開口處捆以繩索,吊起來,最后放進江河里淹浸,之所以選擇將他們放進豬籠,就是在詛咒犯罪者下輩子投胎不得為人。而通常被施以該刑的,都是偷情之人,女子遭到浸豬籠,男子則被亂棒打死。照片中的女子表情絕望,即將被塞進豬籠淹浸而亡。
參考資料:《舊唐書》《唐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