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
一個41歲老板,3年前因為蛋白尿、高血壓住院,當時尿蛋白定量1.8g/d(正常<0.15g/d=,血肌酐略有升高170μmo1/L,沒有貧血,腎穿確診為局灶增生型IgA腎病,見圖。
IgA腎病,尿蛋白定量超過1g/d,而且腎功能下降,根據診療指南,他這種情況應該使用激素或者聯合免疫抑制劑治療,同時使用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等藥治療。
但是,他拒絕使用激素,也拒絕用免疫抑制劑,無論我們怎么做工作也不用,而只同意使用降壓藥治療。最后,我們給他用代文(纈沙坦) 絡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
出院半年后復查,病情還算穩定,見圖。
這下可好,他的生活可就放開了。降壓藥基本上也停了,可能想起來就吃一片絡活喜,不再用代文,至于什么時候想起了,那就不好說了。飲食無節制,該吃吃、該喝喝。從沒有停止過喝酒,此次病重后我問他出院后喝過酒嗎?他說,有一個禮拜不喝了。出院三年,只有最近一個禮拜沒有喝,從這句話大家就會知道他的飲食狀態。
出院一年后又復查一次,病情也還穩定,見圖。
他以為萬事大吉了,此后,就再也沒復查。
一周前,他自覺疲乏無力,下肢水腫,惡心,沒有食欲,于是來院復查,你猜怎么著?血壓160/100mmHg,血肌酐1800μmo1/L,血紅蛋白62g/L,而且有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已經是尿毒癥了,同時合并有嚴重的腎性貧血、心衰等,見圖。
三年就發展到尿毒癥,真的太可惜了!
IgA腎病是個什么病?為什么說他太可惜了?
一、什么是IgA腎病?
說IgA腎病,先說IgA。
IgA是一種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呼吸道粘膜、消化道粘膜和尿道粘膜等。免疫球蛋白相當于人體的'軍隊',而IgA類似于'邊防軍',主要負責人體防御的第一道防線。
呼吸道、消化道、尿道等部位反復的感染,比如慢性扁桃體炎等,IgA就和細菌等'入侵者'同歸于盡,形成大量含有IgA的感染復合物。
感染復合物隨血液循環流到腎臟,因復合物的分子量較大,無法通過腎小球的濾過膜而沉積在那里,人體的免疫系統在清除這些復合物的同時,誤傷了腎小球濾過膜。
所以,呼吸道、腸道、尿道等粘膜反復炎癥可誘發IgA腎病。不過,造成腎損傷的不是細菌感染直接導致的損傷,而是自身免疫性損傷,是自身的免疫系統損害了自己的正常組織。
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可以抑制這種損傷,保護未受到損傷的腎小球免于傷害。這就是為什么IgA腎病患者要使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劑的原因。
IgA腎病是我國最常見的一種腎小球腎炎,約占我國腎小球腎炎的一半,也是目前我國尿毒癥的主要原因。據統計,大約20% 的IgA腎病在10 年內發展為慢性腎衰竭。
IgA腎病多發于年輕人,常于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或者尿路感染后發病,主要表現為血尿、蛋白尿、高血壓等,大約40%~50%的患者表現為發作性肉眼血尿。
相比其他類型的腎小球腎炎,IgA腎病的進展比較快,容易發展到腎衰、尿毒癥,所以IgA腎病一定要積極治療。
IgA腎病的診斷往往需要腎穿、腎組織病理學檢查。
常用的治療措施是激素+免疫抑制劑,目的是抑制免疫,避免更多的腎小球硬化、壞死,同時還要使用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治療,控制或者延緩腎病進展。
二、IgA腎病如何治療?
IgA腎病的治療措施包括抑制免疫,嚴格控制血壓,減低蛋白尿,延緩腎臟病進展等。
1、抑制免疫:
由于自身免疫是導致腎損害的主要原因,所以IgA腎病常需要免疫抑制治療。
IgA腎病的疾病進展較快,更容易出現腎功能受損,所以抑制免疫治療應該更積極。一般建議,尿蛋白定量≥1g/d,或者病理出現新月體,就應該使用激素治療。
激素的使用劑量為潑尼松1 mg/kg/d,或者甲潑尼龍以0.8 mg/kg/d,足量治療一個月后劑量遞減,總療程6~12個月。
積極的使用激素治療,可延緩IgA腎病的進展。
根據相關診療指南,腎功能不全的IgA腎病患者,如果血肌酐130~260 μmo1/L,病理以活動性病變為主的,應使用糖皮質激素+環磷酰胺治療。
他3年前的病情符合這種情況,但是他拒絕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
2、嚴格控制血壓、降尿蛋白治療:
IgA腎病以及其他慢性腎臟病大多會出現高血壓,我們稱腎性高血壓。高血壓本來是腎炎的結果,但如果不控制的話,又會反過來加速腎病進展,加速腎衰竭的發生。所以,控制血壓是各種腎臟病最核心的治療措施之一,應貫穿于腎病治療的始終。
指南明確要求,將慢性腎臟病的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首選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
降壓治療既可抑制高血壓對腎小球的損傷,又可顯著延緩腎病的進展,而且普利類或者沙坦類降壓藥還具有明確的降尿蛋白作用。
此外,多數患者需服用2種或多種藥物來控制血壓,常聯合的藥物有長效鈣拮抗劑,以及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和其他降壓藥等。
大劑量使用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積極的控制血壓,可延緩IgA腎病的進展。
3、消腫:
給予噻嗪類利尿劑或者袢利尿劑,可排除體內多余的液體,有助于控制血壓,與ACEI或ARB聯合使用可增加降壓療效。
4、抗感染:
對同時存在的細菌感染,可使用抗菌素抗感染治療。
5、飲食控制:
對腎功能下降的患者,還要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飲食,以減輕腎臟負擔,延緩腎病進展。
嚴格的飲食控制,也能延緩腎病進展。
三、三大失誤導致了他尿毒癥的發生
IgA腎病盡管相對較重、進展較快,但卻是可控的。如果治療及時得當的話,很少發展到重度腎衰。也就是說,只有極少數IgA腎病患者發展到尿毒癥。
但是,醫生給他制定的治療措施,他幾乎都沒有執行。
1、拒絕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
2、沒有監測和控制血壓;
3、缺乏自我管理,飲食不控制,沒有定期復查。
這三大失誤是他發展到腎衰的最主要原因。
而如果做得好的話,這些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疏忽大意,放任疾病的發展,讓他不得不吞下苦果。
疾病的危害大,放任疾病的危害更大。
四、題外話
這個病例看似是一個偶然現象,但卻是許多人普遍存在的健康誤區在他身上的集中反映:
1、不信任醫生:總是對醫生的建議持懷疑態度,自己不知道怎么辦,又不聽專業人員對建議,最后受害的是自己。
2、妖魔化激素:臨床上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一說用激素,還沒有解釋用法,病人便一口回絕。激素的確有許多副作用,但激素的作用任何藥都不能取代。其實,患者應該掂量掂量,是激素的副作用大,還是疾病的危害大?再者說,醫生使用激素,是有一定的規范要求的,而規范的制定是依據大數據的。
3、急功近利:浮躁的社會,許多人急功近利,反映在疾病治療上,就是總幻想有某一種神奇的'秘方'、'偏方'、'特效藥'藥到病除,一勞永逸,而忽視對疾病的長期控制和自我管理。慢性腎炎是終身性疾病,其實,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疾病,同樣是終身性疾病,這些慢性病都需要終身控制和醫患雙方的共同管理,哪有'根治'的好事。如果你真相信有'除根'的方法,那你離上當不遠了。
早期腫瘤都是可以有效治療的,關鍵是定期體檢早發現,根據規范正規治療。
不要再讓誤區誤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