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經常在吃的“一級致癌物”,世界衛生...
你可能經常在吃的“一級致癌物”,世界衛生組織已公布,別大意
很多癌癥在早期基本上都沒有太明顯的癥狀,而一旦出現明顯的癥狀時,通常都已到了中晚期,患病者要面臨痛苦的化療和放療,還要承受死亡的恐懼,甚至在治療過程中耗盡了家財,最終導致家破人亡的例子也不少。在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某某又患上了某種癌癥,心生憐憫之余也會感到戚戚焉,生怕自己哪一天也要經歷這樣的悲劇。
而研究表明,約80%的癌癥發生都與我們身處的環境以及各種生活習慣密切相關,世衛組織更是因此公布了一些致癌物的名單,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遠離這些物質。
世衛組織公布的“一級致癌物”,很多人天天吃,甚至給小孩吃
所謂的“一級致癌物”就是有科學研究證實,有明確證據顯示能致癌的物質,而且風險較高。
一:中式咸魚
咸魚在我國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魚香茄子、咸魚茄子煲也是比較出名的菜式,尤其在沿海地區,很多家庭會將咸魚作為調味料,烹飪時使用咸魚的頻率非常高。
然而,在世衛組織公布的“一級致癌物”名單中,我們赫然能夠發現“中式咸魚”竟然名列其中。為何這種很多家庭經常都食用的食物,竟然變成了一級致癌物呢?
原來,魚在腌制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又可以與腌制品中的蛋白質分解物胺類反應形成亞硝胺,亞硝胺就是一種強致癌物。據科學家對動物的實驗發現,一次性攝入過量或長期攝入亞硝胺可以引發癌癥,例如鼻咽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等都與亞硝胺有關系。
很多看到這里已經聞之色變了,不說以前吃了的,難道以后都不能吃咸魚了?首先,咸魚當然要少吃。另外,在烹飪之前,需要先將咸魚浸泡1個小時,然后焯水5分鐘,這樣可以有效去除咸魚中的亞硝酸鹽成分。
二:檳榔
檳榔從馬來西亞來到了我們神州大地后一炮而紅,尤其在海南、湖南、臺灣等地更是不管男女,都有咀嚼檳榔的習慣,甚至連幾歲的小孩子都會嚼檳榔。人們之所以會對檳榔著迷甚至產生依賴性,是因為檳榔中的檳榔素可以使人上癮,從而欲罷不能,這也增加了檳榔的危害性。
而世衛組織早在2003年就將檳榔定為一級致癌物,醫學界認為,長期嚼食檳榔可以造成口腔潰瘍、口腔粘膜纖維化、牙齦蛻變,最終演變為口腔癌,研究表明,長期嚼食檳榔可以導致口腔癌的風險上升8.4~9.9倍。
據湖南某知名口腔醫院透露的數據顯示,該醫院目前治療的45位口腔癌患者,其中44位有長期和大量嚼食檳榔史,“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的描述可謂是恰如其分。
對于檳榔的危害,連央視都曾經報道過。因此,還在嚼檳榔的朋友可要注意了。
三:加工肉類
加工肉類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食物,例如火腿、培根、熏肉、腌肉、香腸、熱狗等等,很多家庭一年四季可能都離不開這些食物,甚至天天吃。
然而,在2015年,世衛組織將加工肉類列為一級致癌物。據相關報告稱,基于足夠的證據,一天內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就會提高18%。
當然了,雖然有證據證明加工肉類具有致癌作用,但致癌嚴重性還是比較低的,可以偶爾適量食用。
四:煙酒
煙酒是世衛組織的“老通緝犯”,它們是生活中的致癌大戶,每年全世界有超過一千萬人因吸煙喝酒而死亡。
長期吸煙可以誘發肺癌、喉癌、鼻咽癌、宮頸癌、胃癌、胰腺癌、腎癌等,除此之外,它還對心血管具有非常嚴重的危害。而飲酒可以引發肝癌、胃癌、喉癌等癌癥,對心血管也有很大的危害。
另外,煙酒都屬于致癮性強的癮品,戒除率非常低,危害性極大。在我國,肺癌是患病人數最多的癌癥,肝癌排行第三,其中男性的肺癌罹患率要比女性高5%,肝癌的罹患率要比女性高6%,這和男人愛吸煙喝酒有很大的關系。
對于致癌物,大家還是要慎重對待,像煙、酒、檳榔這種不僅無法為身體提供營養,反而會威脅身體健康的“致癌明星”,一定要堅決杜絕。像咸魚、加工肉類這些能為身體提供營養的食物,可以適量食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