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是一名《肝博士》雜志的讀者,我有一個問題······”站在我面前的小伙子說話聲速快、音調高,看上去還有一些激動,我請他坐下來慢慢說。
他拭了拭頭上汗珠,接著往下講:“有一位慢性乙肝患者按照醫生指示,規范地服用了抗病毒藥物,療程4年半,HBV DNA轉陰,用你們醫生的話說,叫做'持續性病毒學應答’,轉氨酶正常了,癥狀當然早就消失了??墒?,停藥后卻得了肝癌。錢白花了不說,還讓肝癌找上門來,現在,他,他走了······”
他的嘴唇哆嗦幾下,眼里含著淚珠,我讓他鎮靜一會兒再說。“他,其實就是我父親,剛剛退休就拋下我們走了呀!”他突然拉住我的手:“醫生,這得有一個說法吧?我很信任您,難道說我們就要認倒霉?有關醫院和我們講了很多大理論,搞得我們云里霧里的,再問,人家不理你了,難道說非要逼我們到法院去起訴?”
我安慰他,也說了不少同情、理解他的話,但他還是面帶慍色,不知嘴里小聲嘟囔著什么。醫患之間最需要的是相互尊重和溝通,醫患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這二條。我以極大的耐心和真誠傾聽這個小伙子的講述。他手中還攥著一本《肝博士》,其中夾著他父親的病歷資料,我輕輕地翻開并反反復復地閱讀,治療用藥的確很規范,沒有發現大問題。
我給他倒了一杯水,緩緩說道:“小伙子,我特別同情你,你看,治療4年多,卻是人財兩空,拿人心比自心,誰都很難接受??墒?,每個人身體都有不同之處······”我從如下幾方面問題給他解釋。
1、我們應當了解乙肝抗病毒治療的目標是什么?
2019年更新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說,抗病毒治療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乙肝病毒(HBV)復制(就是抑制HBV的繁殖),減輕肝細胞炎性壞死及肝纖維化,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癌及其它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
其實慢性乙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發癥,即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治療目標就是“延緩和減少”這些并發癥的發生,并不是也不可能徹底地杜絕這些并發癥的發生,怎樣才能達到這一目標呢?
主要措施就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復制”,那么,我們又怎樣才能實現這一措施呢?就是要正確的、規范的在??漆t生指導下長期應用抗病毒藥物。只要認認真真地這樣做了,就能“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癌及其它并發癥的發生?!?/span>
為什么不能絕對地杜絕這些并發癥(肝硬化、肝癌等)的發生呢?
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現有的抗病毒藥物還只是“抑制”HBV的復制,不能徹底清除HBV,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出現了能夠徹底殺滅HBV的藥物,將其從人體內“滅絕蹤跡”,那么,與HBV相關的肝硬化、肝癌等并發癥可降到極低,甚至為零。但還是不能說“絕對杜絕”的話,因為一個人感染HBV的時間很長,在沒有應用抗病毒藥物之前,可能已處于肝癌的潛伏期了,況且,沒有感染HBV的人也會患肝癌,肝癌發生的原因并不只是HBV一個,其它如酒精、黃曲霉毒素等等。
回到小伙子父親并發肝癌的話題,我們很細致地看了他帶來的病歷資料,他父親是e抗原陰性慢性乙肝,雖然HBV DNA轉陰了(<104拷貝/毫升),但HBV并沒有徹底被清除,其中HBsAg(表面抗原)定量仍然很高(≥1000 IU/ml),其定量越高,越增加發生肝癌的風險。
他父親的抗病毒治療并沒有達到“理想終點”,只能算“滿意終點”,還應堅持用藥。現代治療,除要求HBV DNA定量檢測不到外,還要求HBsAg也檢測不到,或者降到最低,這兩個指標都達標了,就是臨床治愈,到那時發生肝硬化、肝癌的風險才會極大減少。
2、還有必要應用抗病毒藥物嗎?
“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復制”并不能徹底杜絕肝癌等并發癥的發生,人們一定會問,應用抗病毒藥物還有什么意義?
我們應當知道,現代慢性乙肝治療的“革命性進步”就是抗HBV藥物的應用,或者說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措施是現代肝病治療學上的一大突破。過去沒有抗病毒藥物時代(無干擾素類和核苷酸類藥物),HBV橫行無阻,肆無忌憚,醫生只能給予“保肝藥”維持,雖然暫時降低了患者的轉氨酶,或者也可能使病情得到一些緩解,但沒有“治本”的辦法,眼看著患者慢慢走向肝硬化,甚至肝癌。
《指南》在“自然史”一段中指出,慢性乙肝如不加以干預,每年肝硬化發生率高達2%~10%,按我國有9000萬慢性乙肝估算,每年就有40萬~200萬人發生肝硬化,多年累積起來,乙肝并發肝硬化的病例將是一個更加龐大數字。一旦發生肝硬化,而又疏于干預,導致乙肝相關的肝癌也會猛增(肝癌年發生率達3%~6%),即使無肝硬化,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癌的年發生率仍然有0·5%~1%。因此,對HBV不干預不得了,對慢性乙肝患者不抗病毒不得了。事實是,自應用抗病毒藥物以來,乙肝患者并發肝硬化已大幅度減少,HBV相關的肝衰竭銳減,HBV相關肝癌也出現明顯減少態勢,抗病毒藥物立了大功,這是絕對不可否認的。
本文介紹的小伙子父親發生肝癌僅僅是個別病例,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因噎廢食,全世界的專家早已達成共識,慢性乙肝患者,只要存在適應癥,就要毫無疑義地、及時地在??漆t生指導下應用《指南》推薦的抗病毒藥物(沒有推薦的,堅決不用),不能猶豫,不能觀望,不能懷疑,你要拒絕肝硬化嗎?你要遠離肝癌嗎?你想結束慢性乙肝的困擾嗎?那么,就請你快點應用抗病毒藥物吧。
3、哪些慢乙肝患者距離肝硬化、肝癌更近一些?
醫生要學習《指南》,患者和有關家屬也有必要了解《指南》中的一些知識?!吨改稀氛J為,慢性乙肝患者發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險因素相似,也就是說,患者存在下列“危險因素”越多,距離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就越近一些,但并不是說,你有一兩條“危險因素”就肯定會發生肝硬化、肝癌;“危險因素”多一些,也不是必然會得肝硬化、肝癌,羅列這些“危險因素”只是讓你提高警惕罷了。危險因素有:
1、年齡大,男性,發生HBeAg轉換時的年齡>40歲。
2、ALT持續升高。
3、病毒HBV DNA>2000 IU/ml(相當于>104拷貝/ml),HBeAg持續陽性。
4、HBeAg陰性乙肝,雖然HBV DNA低水平(<2000IU/ml),但B或C基因型感染者,HBsAg為高水平(≥1000 IU/ml),也有發生肝癌的風險(本文介紹的病例就是這樣患者)。這也提示,慢性乙肝患者要爭取檢測HBV的基因型。
5、HBV基因分型為C型。
6、HBV感染又合并丙肝病毒(HCV)、丁肝病毒(HDV)或艾滋病毒(HIV)感染。
7、嗜酒或肥胖。
8、進展為肝硬化(包括代償性肝硬化和失代償性肝硬化)。
9、乙肝患者有糖尿病或直系親屬有肝癌病史。接觸黃曲霉毒素。
小伙子由激動到安靜,臨走時他握著我的手微笑著說:“謝謝,今天我們之間的溝通太必要了,太好了。說實話,當年我父親停藥并沒有取得醫生的同意,這真是教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