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2日報道 據埃菲社報道,根據6月2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巴西土壤中吸收并儲存的二氧化碳相當于該國7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尤其是在亞馬孫地區,這對于這個南美大國來說可能是非常積極的,但也可能會變成嚴重威脅。
報道稱,根據巴西“生物量地圖”項目進行的這一研究得出的主要結論,如果森林亂砍濫伐或不適當的土地利用等做法繼續增加,該國在具有穩定的原生植被覆蓋的地區儲存的土壤有機碳(SOC)可能會被釋放到大氣中并成為溫室氣體。
據報道,“生物量地圖”項目的參與者包括非政府組織、大學和科技公司,該項目利用衛星圖像分析土地利用情況。
報道稱,上述研究分析了1985年至2021年間巴西不同土地覆蓋和土地利用地區的SOC儲存動態,得出的結論是“有必要保護巴西生物群落的原生植被”,以幫助遏制甲烷或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
據報道,根據“生物量地圖”項目的數據,2021年,巴西沉積了超過37吉噸(Gt)的土壤有機碳SOC,其中約2/3儲存在“穩定的原生植被覆蓋”下。
報道稱,數據顯示,森林覆蓋土壤中儲存的碳量從1985年的26.8Gt下降到2021年的23.6Gt,損失了3.2Gt,相當于近6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這種碳被釋放到大氣中時就是一種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當它以有機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時,卻是土壤的肥力、蓄水能力和產生生命的能力的主要來源。”這項研究的協調員之一塔西亞拉·茲博羅夫斯基·霍斯特教授指出。
據報道,如果儲存有機碳的土壤處于退化狀態,就會以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形式釋放到大氣中,從而加速氣候危機。
因此,專家指出,在氣候危機的背景下,土壤既可以是威脅,也可以是解決方案。
霍斯特指出:“如果繼續采用不當的土地管理做法,數百萬噸碳可能會離開土壤并最終進入大氣中?!?/p>
報道稱,另一方面,如果推動重新造林和可持續農業、進行適當的廢物管理,則可以扭轉這種情況,消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以土壤有機碳的形式儲存它。
據報道,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編制的全球土壤碳儲量圖,在采取土地利用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巴西是土壤碳固存潛力最大的國家。(編譯/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