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5 19:20:54| 分類: 典故由來 | 標簽: |字號大中小 訂閱
關(guān)于“東道主”的由來,還有一段歷史故事。
“東道國”是由“東道主”一詞演變而來的。春秋時期秦晉圍鄭,鄭派燭之武勸秦退軍。燭之武對秦穆公道:“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意思是:秦如果不滅掉鄭國,而讓它成為東方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來來往往,缺乏的資材食用,由鄭來供應(yīng),這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秦從其言撤軍。鄭在秦以東,故稱東方道上的主人。后來,“東道主”便成了一個固定名詞,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請客的人。其方位的含義便不復(fù)存在了。“東道國”就是以主人身份接待他國國賓的國家,或在國際活動中處于聚匯居停之所和主辦其事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