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哲
胡明哲,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上海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藝委會副主任。
收藏: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美術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中國國家大劇院國際和國內友人。
━━━━━
胡明哲:中國巖彩繪畫課程展前言
“巖彩畫”是站在當代藝術語境中,采用國際慣例“以材質歸納繪畫種類”的分類方式,對于以天然巖石微粒進行繪畫的語言方式的一種稱謂。“巖彩畫”根植于深厚的中國的傳統繪畫;具備當代時空中多向延展的可能。一方面是傳承:有著一脈相承的內在的語言邏輯;一方面在生長:已經置身于全新的寬廣的闡釋空間。“巖彩畫”是一個獨特的完整的繪畫語言體系。
從“巖彩”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國繪畫歷史脈絡,可以找到一個塵封千年的傳統繪畫基因,可以傳承一些曾經失落的漢唐繪畫語匯。以“巖彩”的角度展開相關藝術思考,可以提交一個以回歸東方文明作為前提,立足本土地質和本土文脈,探尋本土繪畫當代新形態的可實施方案。以“巖彩”材質作為形式建構的基礎和形式轉換的通道,能夠自然而然的變異藝術創作的敘事方式:既可以延展中國傳統繪畫和東方審美意象;亦可以轉換為“材質物語”的當代創作思維,作為當代藝術的中國方式,以及當代創作的獨特視角。“巖彩”具有開放的多樣的未來空間。(2015 節選)
胡明哲創作日記
巖彩材質粗大關系復雜,不可能一次成形,往往還會出現意外,因此需要很強的整體構成能力。這體現在創作過程中一種心平氣和的對待意外,隨機應變的調整語言關系的能力。尤其是面對不協調因素,能不能順應畫面感覺,改變原始構想,變得十分重要。因為,當順應形,色,質的語法邏輯,將不協調變為協調之即,就是作品超越已有經驗,顯現新生美感之時。畫家與畫面互動,理性與感性交融,生成畫面并漸入佳境——正是這種整體構成的復雜性與隨機應變的創造性,使得巖彩創作充滿未知的神秘與期待的熱望。
━━━━━
代表作品
胡明哲《讀之一》巖彩
145x155cm 1997
胡明哲《讀之二》巖彩
198x133cm 1999
胡明哲《藍色空間》巖彩
194x133cm 1999,
,胡明哲《雨》巖彩
194x133cm 1999
,胡明哲《尋夢》巖彩
145x112cm 1998
胡明哲《漂浮之二 》巖彩
120x82cm 2005,
胡明哲《時光之二》巖彩
150x70cm 2006
胡明哲《都市幻影-彼岸》巖彩 箔
300x380cm 2011
胡明哲《都市幻影-高架》巖彩
320x400cm 2011
胡明哲《都市幻影-紅塵》巖彩
320x400cm 2010
胡明哲《都市掠影》巖彩
180x400cm 2011
胡明哲《都市幻影-錯位》巖彩 箔
350x450cm 2011
胡明哲《都市幻影-浮光》巖彩 箔
320x400cm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