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社會工作在中國發展迅速,其中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是推動專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社會工作是產生于西方社會文化環境中的外來事物,與我國的政治、社會及文化環境不相匹配,因此在發展過程中會遭遇很多問題及阻礙。目前揚州市社會工作發展主要依靠公益創投,也就是政府出資購買服務,社區社會組織或社工機構通過競標的方式來承接項目,但在項目具體運作的過程中,社工會面臨一系列的倫理沖突,因此社工深刻而敏銳地察覺到社會工作實踐中遭遇的倫理沖突便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旨在探討公益創投項目運作過程中社工遭遇的倫理沖突,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希望能更好地促進專業社會工作在社區內的發展。
關鍵詞 社會工作 項目化 公益創投 倫理沖突
作者簡介:冒穎異,揚州大學,碩士,研究方向:社區社會工作。
中圖分類號:D66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301
社會工作作為一種“舶來品”在中國發展日漸成熟,其中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是推動專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幾年揚州大力推行公益創投項目,也就是政府投資立項,社區社會組織或社工機構通過競標的方式來承接公益項目,這一舉措讓社會工作作為一種新型職業開始蓬勃發展。然而,由于社會工作是產生于西方社會文化環境中的外來事物,在中國的發展仍然處于萌芽階段,尚未形成健全的工作體系,并且經驗豐富的社工少之又少,本土化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國外先進經驗與本國國情之間的矛盾沖突。 作為在西方已經發展成熟的學科和職業,社會工作具有很強的職業守則和專業倫理要求,而在中國政府購買服務為主的項目化運行方式下,社工常常遭遇如何平衡服務對象與政府之間的利益關系,如何在項目周期內為服務對象提供持續性的服務等倫理沖突。在本文中,筆者將以揚州市X社區社會組織為例,分析在公益創投項目運行的背景下,社工所遭遇的倫理沖突,并探索解決倫理沖突的有效措施。
(一)社工服務持續性與項目周期性的倫理沖突
目前揚州市公益創投項目的服務周期多為一年,以X社區社會組織為例,其承接了揚州市第四屆和第五屆公益創投項目。其中第四屆公益創投項目是以貧困家庭青少年情商培養為目的,但是由于青少年學業與活動安排時間沖突,在項目周期內只完成了四次成長互助小組及四次親子互動小組的活動,又由于小組活動之間的時間間隔過長,活動效果并不理想,也沒有完全實現項目目標。而第五屆創投項目為了迎合揚州市頤養社區建設的規劃,X社區社會組織申報了關愛老年人的項目,兩屆公益創投項目之間并未有任何的銜接與關聯,第四屆創投項目的服務對象的需求并沒有妥善解決,社工也因為項目的結束及政府資金的中斷而不得不撤出該服務項目,去實施新的服務項目,這就可能造成服務對象在社工介入后實際情況得到了改善,又因為社工服務的草草撤出而又回到最初的狀態。社會工作實踐的根本目的是幫助服務對象度過難關,促進其長遠發展。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政府作為購買方,與社區社會組織簽訂了為期一年的項目合同,社工在一年的時間內需要完成接觸服務對象、評估服務需求、細化服務方案、執行服務、評估服務,因此在社區社會組織內從事一線服務的社工必須縮短與服務對象接觸的時間成本,快速與服務對象建立信任關系來開展服務,遺憾的是,由于項目周期的限制及社區的一些行政指標要求制約了社工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的渠道,無法為服務對象開展持續性的服務,使得服務效果弱化,達不到社會工作所強調的“助人自助”的目標。
(二)服務對象需求與政府期望的倫理沖突
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主要依靠政府購買服務,揚州市公益創投項目也是政府購買服務的一種方式。盡管“政府購買服務”被稱作是20世紀后半葉在公共服務領域最重要的發展,但它也受到了許多質疑。 其中一個不斷被反復提及的問題就是“非營利組織處于獨立與受制于政府控制的兩難困境。” 從目前X社區社會組織的運作方式來看,X社區所處的街道對成功申報創投項目的社區有考評加分,因此X社區社會組織為了完成上級單位的指標,迎合政府對社區建設的規劃而撰寫項目書,其背后反映的并不是社區居民的真實需求,而可能是政府的要求或期望。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從事一線的社工常常面對了服務對象、政府、社區等多種系統,政府作為“出資方”自然希望看到項目直接的成效,而社會工作的專業性讓社工不能簡單的以表面成效作為目標,這往往就造成了社工職業倫理上的沖突。專業倫理守則要求社工在一般情況下要優先服務對象的利益,然而政府作為項目購買方,提供了資金來源,因此在服務開展的過程中社工又不得不去滿足政府的要求。筆者在X社區社會組織實習的過程中,曾被安排去信訪部門處理上訪事件,然而上訪者曾是筆者的服務對象,雖然深知這與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相違背也不得不對服務對象進行疏導,將服務對象帶離信訪部門,達到政府維穩的目標。另外,筆者在開展服務項目的同時也常常被社區或上級單位要求處理一些行政性的工作而分散了時間和精力,無法及時挖掘服務對象的動態需求,相對忽視了服務對象的利益,使得專業社會工作無法長遠發展。
(三)社工角色定位與社區主體系統觀念的倫理沖突
近幾年社會工作在揚州發展迅速,也出現了一些民辦的社會工作機構,但是就目前公益創投項目運作的情況來看,大多都是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實施的。許多在社區長期從事民政、文體等工作的社區工作者在通過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考試后,成為社區開展服務的一線社工。當項目運作時,這一部分社工既要負責處理社區事務,又要開展服務項目,也就是一個人承擔了兩份既繁瑣又重要的工作,社工的兼職化讓社工缺乏對自身角色的認知,從而降低了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筆者在X社區實踐時主要負責社區的文化宣傳及公益創投項目,社區內事務型職能與社會工作實踐無法有效分開使得筆者常常分身乏術,對自己的身份感到迷茫。
同時,就社區的普通居民來說,他們對社會工作的認知度并不高,筆者在實習過程中,為了快速與服務對象建立信任關系,動員服務對象參與活動,常常借著社區工作人員的名義向服務對象宣傳服務項目,并且在活動開展期間,社區工作人員在向服務對象介紹筆者時一般只強調社區角色而忽略專業角色的介紹,因此筆者也往往被服務對象認為是為社區活動“打下手”的,與社區工作人員甚至志愿者畫上了等號。而作為行政主體的社區認為社工只需要在社區服務中扮演好服務提供者的角色,配合社區完成政府的項目,并不需要社工獨立地開展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社工的角色定位與所處的客觀環境是互動的、雙向的過程,就目前社區及居民的認知下,社工自身的角色定位與社區及社區居民或服務對象的觀念形成了沖突,容易導致社工對自己的角色定位產生迷茫,影響社會工作的專業化開展。
(一)社工提升自身專業知識和實務能力
在公益創投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社工的職責是為服務對象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這就要求社工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能,尤其是在項目有時限性這樣的背景下,社工更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在掌握社會工作專業理論的情況下,可以了解一些心理學知識、項目管理知識等等,這樣才能在服務中盡快發現服務對象的需求并為服務對象提供精準的專業化服務。在具體的項目實踐中,社工要做好每一項服務計劃并及時總結反思,為下一次的服務積累經驗。同時,社工的專業技能和實務能力越強,那么在政府購買服務的環境里也能擁有更多一點的自主性,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也會變小,可以充分發揮社會工作的專業作用,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達到服務項目的既定目標,最終實現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要求。
(二)明確社工的角色定位
社工的定位直接影響所參與項目的服務質量和效果。社工要找準自己在服務中的角色定位,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因此社工必須明確自己專業助人者的身份,充分將自己的所學運用到實務中,并且社工要樹立正確的工作和服務態度,澄清自己的角色期望,保持工作時的激情和活力。同時,在面對不同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求時,社工要靈活轉變角色,運用不同的專業方法和技巧,解決服務對象的問題,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促進服務對象長遠發展。
(三)提高社區主體系統對社工的認識
社區日漸成為社工主要工作和服務的場所,因此作為社區一方有必要對社會工作和社工有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為社區居民或是服務對象更好地介紹專業社會工作及社工,只有在社區及社工雙方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社會工作的服務才能更好地開展。同時,社工也要積極地進行自我宣傳,在每一次的項目活動中展示社工的專業化和職業化面貌,傳達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情懷,不斷擴大社會工作在社區內影響力,提升社區居民對社會工作的認同感,這樣的話,一些潛在的服務對象在遇到問題時也能夠及時向社工求助,推動社會工作的發展。
社會工作是一門具有強烈價值導向的學科,倫理問題也成了社會工作實踐成敗的關鍵。社會工作作為西方文明的產物,想要在中國發展就必須要跨越中西文化和社會制度的差異。在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大背景下,社工也遭遇了種種倫理沖突,也許上述的建議和對策并不是解決這些倫理沖突的最優方案,但也能讓每一位社工反思和審慎自己的專業倫理,澄清自己的價值觀,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熟悉專業的倫理守則,這樣才能在實踐中更好地運用助人技巧與優勢,協助服務對象解決問題,促進社會工作的發展。
注釋:
許蕓.從政府包辦到政府購買——中國社會福利服務供給的新路徑.南京社會科學.2009(7).
KARGER D,MIDGLEY J.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social policy. Boston: Allyn & Bacon.1994.111-117.
WEDEL R KENNETH . Government contracting for Purchase of Service. Social Work,1976(2).101-105.
參考文獻:
[1]王思斌.中國社會工作的嵌入性發展.社會科學戰線.2011(2).
[2]張曉紅.社會工作本土化實踐中的倫理困境——以廣州市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模式為例.社會工作與管理.2015,15(4).
[3]郭亞楠.社工機構項目運作過程中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安徽大學.2017.
[4]黃蕾曄.社會工作本土化的路徑探索.南京大學.2017.